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百八十八章 靜氣

  既然起了心思,林烴第二日起對錢淵的態度就有了微妙的變化,他倒是定過親,五年前林庭機替其定親同鄉趙氏女,不過三年前女方夭折。

  不過錢淵沒怎么搭理林烴,雖然孫鋌那邊已然步入正軌,寧海趙大河也大都妥當,但堆積在心頭的煩心事還有一大堆。

  “張三說得對,王義的事你別管,也別泄露出去。”錢淵在心里嘆息感慨王義的抉擇,思索片刻后低聲道“彭峰已然先行入京,接下來鎮海和隨園密信來往都由你負責。”

  梁生躬身應是,“定不負少爺所托。”

  “你給少爺我留點神。”錢淵冷笑道“出了差錯你擔當不起,要不是楊文留在軍中,張三、周澤、王義還在江西,也不會用你!”

  梁生有點委屈,“少爺,小的沒犯過錯……”

  “沒犯錯?”錢淵哼了聲,“你這張嘴巴!”

  “小的投入少爺門下,這也是跟少爺學的。”

  錢淵也是無語了,揮揮袖袍,選了根毛筆,“磨墨!”

  在心里打了打腹稿,錢淵一揮而就,戚繼光考慮的問題值得執行,鎮海修了那么多戰船,還鑄炮數十門,但從未上過戰場,南下入閩磨礪一番,恰逢其時。

  不過這件事不能由自己起頭,可使浙江巡撫譚綸上奏,同時戚繼光上書兵部,東南水師分為兩部,一部在吳淞總兵董邦政麾下,另一部也是主力水師在臺州指揮使葛浩麾下。

  而葛浩是譚綸舊部,讓譚綸提出還算合適。

  錢淵不由在心里琢磨,蘇松一帶如今大抵平靜下來,如果浙江總兵一直出缺,董邦政倒是個合適人選……一方面自己和董邦政早就交好,另一方面董邦政是東南諸將最早以鳥銃為主力的將領。

  想了好一會兒,錢淵嘆了口氣,很多事只能想當然,真正操作……難度太大,自己還想讓戚繼光留在東南呢,這一世的戚家軍依舊戰力無雙,堪稱倭寇克星,但戰功是沒有原時空多的。

  但即使如此,倭患平息后,戚繼光也很難留在東南……錢淵也曾經考慮過養賊自重,但實在太過弄險。

  就連戚繼美,錢淵都不敢保證……他并不知道,歷史上,東南倭亂平息之后,戚繼光調任薊門總兵,戚繼美也撈了個總兵官,但卻是云南總兵。

  “少爺。”

  梁生的提醒打斷了錢淵的思緒,他轉頭看去,林烴在屋外行禮。

  “貞耀來了。”錢淵笑著起身延手,心想倒是心思敏捷,才兩日就想通了。

  林烴看起來有點靦腆,雙手捧著一疊文稿,“晚輩昔日涂鴉,還請龍泉公指點一二。”

  錢淵臉色一變,接過文稿一看,全都是八股文……自從會試之后,錢淵再也再也沒寫過八股,看到這玩意就腦子發暈,就想起當年在陸樹聲棍下過的暗無天日的歲月。

  悄悄咽了口唾沫,錢淵隨意看了幾頁,雖然有些目眩眼花,但好歹是科場里殺出來的,不過片刻工夫,他就已經看出……比自己強多了!

  梁生這貨雖然嘴快,但心思靈敏,知道林烴這是在討好錢淵呢……身為兩榜進士,還是從松江府、南直隸殺出來的,隨園中多有以文才揚名的浙江士子,嘖嘖,按常理來說,林烴這一招應該是撓到癢處。

  可惜了。

  梁生拼命忍著狂笑的沖動,他記得清清楚楚,去年鄉試前,唐順之、孫丕揚百忙之中巡視鎮海縣學,錢淵也在場。

  有多名生員慕錢淵威名,向其請教……梁生倒是沒聽懂,但他能分辨出好壞,從唐順之的臉色中分辨。

  出了縣學,唐順之倒是沒斥責錢淵學藝不精,而是吩咐左右尋鏡片送給筠泉公。

  梁生知道鏡片就是眼鏡,通商后鎮海也偶爾能看到,被視為珍品,但筠泉公……后來他找了個機會問了張三才知道,那是指禮部尚書吳山。

  合起來,唐順之是在說,嘉靖三十五年會試主考官吳山眼瞎。

  “嘿嘿,秦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八股?”錢淵輕描淡寫道“八股不過是敲門磚而已,過了會試,八股無用,不過貞耀……此科理應上榜。”

  林烴恭恭敬敬道“父兄皆言晚輩制藝尚缺火候,龍泉公選為庶吉士,還請指點一二。”

  呃,一般來說,選庶吉士的標準是二,其一經義,其二年歲,但寧缺毋濫,所以每一科的庶吉士的數量總是不同的。

  所以,選為庶吉士,制藝水平都是頂尖的。

  一旁的梁生終于忍不住撲哧樂出來了。

  “出去!”錢淵狠狠瞪了眼梁生,才黑著臉說“當日館選,陛下欽點錢某庶吉士,李時言便是因此斥錢某幸進,難道你沒聽他說過?”

  林烴一下子慌了,還有這種事?

  事實比錢淵說的更慘,內閣、六部尚書并翰林學士每個人心里都清楚,以錢淵經義水平,同進士已經是撞大運了,選庶吉士那是扯淡……錢淵實際上憑的是之前幾番擊倭有功,又得嘉靖帝寵信,李默是唯一反對的那個。

  “拿回去吧,制藝的確不是錢某所擅。”錢淵盡量平靜的說“當年前輩曾言三立……”

  “創制垂法,博施濟眾,立德非今人能為;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此非錢某所長……”

  林烴不由自主接道“拯厄除難,功濟于時,龍泉公已然立功。”

  場面總算穩住了,這小子也算會湊趣……錢淵松了口氣,心里哭笑不得,小子,要討好我,也應該搜集必要的情報。

  這么大的鎮海不會夸嗎?

  那么大的變化不會夸嗎?

  甬江化為“銀江”不會夸嗎?

  非要捧著一堆八股文來討教!

  錢淵看面前的少年郎一副手腳都不知往哪兒放的模樣,換了個話題問起閩縣諸事,又問起戚繼光剿倭,最后問“那事兒想的如何了?”

  林烴猶豫道“此事晚輩也思慮良久,龍泉公是……”

  話說到一半,外間急促的腳步聲響起,梁生疾步進來,神色肅穆,附在錢淵耳邊低聲道“劉洪來了。”

  “什么?”錢淵不由霍然起身,低呼一聲。

  出了什么事,讓總理京城諸事的劉洪突然南下,錢淵心思急轉,難道是自己一直期盼的那件事來了……

  “貞耀你先回去,明日再談。”錢淵緩緩坐下,曲起手指敲敲桌面,“把人帶進來。”

  林烴離去的時候,看見一個單臂中年漢子疾步而來,他突然覺得李默有一句話說得對,錢淵此人,慣于暗中謀事,隱秘甚多。

  劉洪單膝跪下,單手托著信封,梁生按例檢查火漆,才交給錢淵。

  親自拆開信封,錢淵一邊取出信紙,一邊示意劉洪起身,看了眼只有一個數字的信紙,蹙眉問“可有口信。”

  “是那首詩。”劉洪的回答簡明扼要,“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錢淵笑著接了后兩句,笑道“到底發生何事了?”

  “分宜得保,但賊軍破安福縣城,刑部尚書歐陽大人兩弟,次子、三子皆沒于賊手。”劉洪輕聲道“軍報入京,歐陽老夫人聞訊暈厥,御醫亦無功而返。”

  錢淵拿著信紙的手微微有些顫抖,他在提醒自己,每逢大事有靜氣。

  不能隨意做決定,但也不能不做決定。

  如何選擇時機?

  在如今,分寸感是最重要的。

  信紙上只有一個數字,“十五。”

  用不著費神猜測,歐陽氏估摸只有半個月的性命,她一死,嚴世蕃就必須扶棺歸鄉,守孝三年。

  大幕已然拉開,接下來,各色人物將粉墨登場,錢淵很清楚,徐階有著一套完整的計劃。

  而接下來錢淵要做的是,打亂徐階的節奏感。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考慮,錢淵和徐階不可能再和睦共存。

  錢淵舉起信紙,梁生立即打開燈罩,火苗舔上信紙一角,很快一團火焰變成一團灰。

  “京中交付彭峰?”

  “是。”

  錢淵閉上眼睛,“等。”

  獲取更優質的閱讀體驗請訪問手機版網址/book/5271/

。全本書免費全本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