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奕親王戰死

  使館區內被圍者約3000人,當中2000人為尋求保護之華人,外國男性400人,女性147人,兒童76人。

  保護使館的包括409名外國水兵及陸戰隊員,配備三支機關槍及四門小火炮。

  使館內有足夠水井及糧食。英使館內更有小馬150匹可供食用。

  6月11日,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領八國聯軍2000多人強占火車由天津駛往北京。

  帝國主義的征華戰爭,激起義和團堅決抵抗。

  6月12日,義和團與清軍董福祥、聶士成部聯合作戰,切斷侵略軍與天津的聯系。

  6月14日至18日聯軍被義和團群眾包圍在廊坊、落岱、楊村一帶,面對用近代槍炮武裝的聯軍,義和團奮勇殺敵,視死如歸,以血肉之軀與敵人拼搏,

  表現出極大的勇氣和愛國熱情,打死打傷敵軍300余名,西摩爾潰不成軍,被迫沿北運河退回天津,義和團粉碎了八國聯軍進犯北京的計劃。

  6月中旬,侵華帝國主義海軍在沙俄海軍將領指揮下,聯合進攻大沽口炮臺,遭到守軍堅決抵抗,清軍共擊傷擊沉敵艦6艘,斃傷敵軍200余名。

  正當戰事激烈時,守將羅榮光中彈犧牲,清軍失去指揮,大沽炮臺失守。

  同日,慈禧召開御前會議后,發出解散義和團民的上諭。

  但一天后慈禧接到手下守舊派大臣偽造八國出兵實際是要求她退位讓光緒復位的情報后,憤怒之下讓守舊派奕親王統領義和團。

  在此前后,日本使館書記生在前往永定門接應西摩爾聯軍時被清兵當作間諜處死,德駐華公使克林德在東單牌樓被守軍擊斃,

  21日,清政府向各國“宣戰”。并且在北京貼出賞文懸賞殺洋人。

  大沽口失陷后,俄、英、德、美援軍數千人,闖入天津海河西岸紫竹林租界,對天津城及其外圍發動猛攻,義和團奮起投入天津保衛戰。

  董福祥率義和團一部進攻老龍頭火車站,斃傷俄軍500余名,數度占領車站。

  張德成率義和團及清軍一部圍攻紫竹林,以“火牛陣”踏平雷區,沖入租界。聶士成部清軍堅守城南海光寺一帶。

  7月,八里臺一戰,聶士成身中7彈,腹破腸流仍堅持戰斗,直至血竭而亡。

  14日,聯軍付出傷亡900余人的代價,并發射毒氣炮后,攻陷天津。

  8月中旬,聯軍2萬余人由天津進犯北京。8月中從天津進至北京的部隊其實只有七國(當中兩國只為象征式的掌旗兵)約一萬六千人,

  分別為:日軍八千人,俄軍四千八百人,英軍三千人,美軍二千一百人,法軍八百人,奧軍五十人,意軍五十三人。

  次日,進抵北倉,受到奕親王帶領的親衛隊和義和團頑強阻擊,再次施放毒氣,才攻占北倉。

  但聯軍付出死傷635人的代價,毒氣炮(“列低炮”)也被擊毀。

  13日,聯軍進至北京城下,進攻東便門、朝陽門、東直門,慈禧得知后和光緒皇帝倉皇出逃。

  奕親王身披鎧甲,手持長槍,帶著所有義和團剩余以及王府高手,神手敖白、花拳王步亭、快腿白龍飛和王府侍衛等千余人,

  向快要攻破京城城門的八國聯軍發起了死亡般的沖鋒,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寧愿戰死沙場,馬革裹尸,不愿茍且逃生,

  “我乃大清王朝奕親王是也!諸位將士隨我殺洋人,保國家!殺!殺!殺!”

  奕親王一聲暴喝,一夾神俊的黑色戰馬,率先朝著兩萬多的八國聯軍和無數的槍林彈雨沖了過去!

  然而八國聯軍手中的步槍,不管是射程還是威力,都遠遠不是跟在奕親王沖鋒的義和團手中,所用的滑膛燧石火槍可以比擬的,

  再加上八國聯軍手中的大炮,所以奕親王帶領的一千多人,還沒沖到八國聯軍面前,就已經被大炮轟死了一大批,

  緊接著因為射程的差距,又被八國聯軍射殺了一部分,

  等到真正能對八國聯軍造成傷害時,奕親王這邊就僅剩下不到兩百多人了,

  而到了真正的短兵相接之時,僅有那么二十多個人好存活著,每一個都是功夫不弱的高手,

  “殺!殺!殺!”

  奕親王在八國聯軍中瘋狂的沖殺著,敖白和步亭等二十多人護在他的四周,

  頓時上百個八國聯軍的士兵被奕親王等人砍倒在地,

  然而還沒等奕親王等人擴大戰果,十幾臺機槍已經對準了他們,在八國聯軍指揮官的一聲令下,風暴一般的金屬子彈向奕親王等人籠罩過去,

  任奕親王等人功夫再高,一邊閃躲,一邊用手中武器格擋了不少子彈,最后依舊被打成了篩子,

  渾身冒著鮮血的奕親王最后舉著長刀怒吼了一聲:“我大清王朝是不會滅亡的!”

  然后瞪著雙眼倒在了血泊之中,至此清王朝在京城的勢力跑的跑,死的死,再無他人。

  “沒想到他竟然沒有和慈禧他們一起逃離京城,而是選擇留下來死戰!”

  此時站在城頭的王五看到奕親王倒在血泊中,有些敬佩的對一旁的譚嗣同說道。

  譚嗣同有些感慨的答道:“這個世界從來都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是立場不同罷了!

  五哥,這么久了,還沒有阿南的消息嗎?”

  王五眼神暗淡了一下道:“沒有,還是沒找到,云兒現在整天都是失魂落魄的,

  先不說這個了,宋先生那邊有消息了嗎?”

  譚嗣同此刻也收起了感嘆正色道:

  “宋先生那邊傳來消息,孫先生聯合十三省代表,集合了一萬兵馬來援京城,如果時間不錯的話,今天應該要到了!”

  王五嘆了口氣道:“可惜奕親王等人不愿與我等合作,寧愿玉碎也不愿與我等共守城墻,等待強援!”

  “看來慈禧等守舊派逃離京城的做法,讓這位王爺失望透頂,再加上我們在他眼中其實也是亂臣賊子,所以他才會這樣選擇吧。”

  譚嗣同同樣嘆氣道。

  要是奕親王和他手下的一千多號義和團的人能夠與他們合作,那么還是有很大幾率暫時守住城門,等到援軍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