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887章 舉賢不避親

  第二天一早,西山來客的預約又來了。

  在經過一晚上的商量之后,西山來客們一致決定,先把農機廠的投資意向也敲定再說,于是又通過梁如松向余老板和老任發起了繼續洽談的邀約。

  按照余老板一貫的風格,是這事在明確可投意向之后,是打算丟給老任去談了的,但為了滿足老余同志的逆襲夢,他決定再次參與一下。

  這次洽談的地點就改在了華為江陵研究院的小會議室,參與的人員與昨天相比,少了焦子秋和李一誠,多了老余同志一個。

  老余同志自然是余老板臨時拉過來的。

  為了讓老爸順利地實現逆襲夢,余老板打算讓老余同志開始全程參與此事了,至于參與的身份,既可以是農機廠的職工代表,也可以是資方代表,靈活得很。

  甚至于說,余老板都懶得就老余同志的出現做任何解釋。

  “既然西山這邊有合作意向,那我們今天就把一些原則性的事情給敲定吧。”

  余老板又理所當然地掌握了話語權。

  “第一個問題,關于合作企業投資額度及股份比例的問題。”

  他延續了一如既往的風格,一談起正事,絕不拐彎抹角,而是直接了當。

  按照正常程序,一個商業投資項目的合作,是從商業規劃開始的,然后還涉及到原有項目資產評估、資金需求、股份分配等,只不過這是一個倉促開始的項目,連最起碼的商業規劃都沒有,所以余老板干脆換一種思路來談。

  “咱們先從農機廠現有的資產評估入手,由西山市政府,農機廠代表,再加上華為的人共同組成聯合工作組,聘請專業的公司來對農機廠做資產清算。”

  一場商業洽談,在余老板的霸道風格之下,竟然變成了一項單方面的工作安排,然后奇怪的是,竟然沒人對此提出質疑,原因就在于余老板的安排完全稱得上是公平合理。

  余老板的意思很明確,關于農機廠的資產這一塊,包括現有的債務、地皮、新廠地址、設備,以及部分可用的無形資產等,全部請專業的公司來進行清點、評估,誰也不占誰便宜,華為這邊也不會趁火打劫進行壓價。

  然后就是合作公司的定位問題。

  大的定位是明確的,合資公司成立后,將會轉型生產汽車零部件,但汽車零部件所涵蓋的范圍相當大,想通吃肯定是不現實的,那有一步也是少不了的,那就是做充分的市場調研,再結合農機廠現有的技術儲備,最終來確定即將生產的零部件主要品類。

  資產清點完,定位一明確,就可以做效益預測和資金預算了,然后由此來確定各方在合作公司的股份比例了。

  余老板的思路就是這么清晰。

  清晰得讓西山來客們極為驚訝,他們也總算見識到了余老板的厲害之處,不得不感慨:余老板的成功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一安排很快就得到了雙方的認可。

  原則性的問題一確定,那接下來就好辦了,哪怕是西山來客們回西山之后,這事也不會再有變故,只需那邊做好準備后,即刻就可以啟動合作前期準備流程。

  當然,一個數額巨大的合作投資項目的洽談,要談的遠不止這么一些,還包括很多很多細節方面的問題,比如說人事任命等關鍵問題。

  “人事任命這一塊,原則上由各方根據股份比例多少按比例委派代表組成董事會,再由董事會來決定新公司的具體人事任命。”

  這一問題的主導權還是掌握在余老板手里,他很快又提出了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意見。

  按照昨天的原則,合作公司的股東將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西山市政府、職工代表以及華為,這一原則也就決定了,新公司的人事任命將不會再掌握在西山市政府手里。

  對此,西山市政府也無異議,畢竟農機廠能不能起死回生,數千職工能不能不遭受下崗的命運,西山市能不能新增一稅收大戶,關鍵還是取決于華為愿不愿意投資,若是連這樣的合理要求都不答應的話,那這事根本就沒得談了。

  “那就這樣吧,先動起來再說,把前期的資產評估、市場調研等工作做細,咱們再來談具體的投資額度的問題,繼續保持聯系就是了。”

  余老板又開始說結束語了。

  一場原本可能需要延續半天甚至一整天的投資洽談,在他的快速梳理之下,竟然只花了不到一個小時就搞定,然后又送走了滿意而去的西山來客。

  很快,余老板的辦公室里只剩下了老任和老余,再加上他自己。

  三人準備再就農機廠投資的事深入溝通一番。

  “老任,我爸一聽說你有投資農機廠的打算,立刻就上心了,覺得自己還年輕,想來為你做點貢獻,怎么樣,要不要給個機會?”

  余老板笑著向老任開口了。

  為幫老爸實現逆襲夢,他舉賢不避親,開始向老任推薦起老余同志來了。

  “那敢情好啊。”

  老任先是客套了一句。

  因為對老余的了解僅限于農機廠技術高工的程度,他也只能是看在余文鋼的份上客套。

  可他很快就有了意外的收獲。

  對他來說,盡管接了余文鋼的鍋,可是對待汽車零部件生產這一陌生的新行業,他還是一頭霧水,只能抱著走一步算一步的打算去摸索。

  可老余的出現,很快就為他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關于汽車制造的大門。

  別看拖拉機和農用三輪車比汽車要簡陋很多,可是在原理上卻是相同的,而老余這種老牌的工農兵大學生出聲的工程師,又屬于特有鉆研精神的那種,因此面對老任,一說起農機廠的現狀,以及轉型生產汽車零部件的可能性、優勢,很快又講得條條是道。

  老任很快就聽得茅塞頓開。

  “文鋼,你老爸這水平可以啊,比你強多了。”

  他忍不住贊了一句。

  這一句是真心的。

  之所以說老余比小余要強,是因為老余除了技術功底確實扎實以外,還比小余有耐心多了,老任有啥疑惑,他都能詳詳細細地解釋清楚,不像小余那么不靠譜。

  “這下我在這個項目上可以省事多了。”

  老任又加了一句。

  確實省事多了,因為有老余在,就相當于在農機廠那邊發展了一個內線,有啥情況很快就能通過老余摸個一清二楚。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