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909章 錢太多怎么辦?

  Pony馬抵達江陵時,理想這邊,正好剛送走合作談判順利結束的貝佐斯等一行人,于是,當他在見到余老板跟吳鷹時,余老板問他的第一句話便是:“Pony,咋樣,現在錢還夠花嗎?”

  那肯定是夠花的啊!

  要知道,理想的上一筆投資到手也就一個月左右,按照Pony馬的計劃,這兩千萬起碼是得花上個兩三年的,這才過去那么短一會,哪會不夠花?

  “夠花的,起碼還能花上兩三年吧。”

  Pony頗為實誠地回道。

  誰知,當他剛說完,余老板的第二句緊跟著又來了:“你們這樣可不行啊,錢必須得大膽花,得用錢來換發展速度。”

  這一句,立即就把Pony給說懵了。

  錢必須得大膽花?

  難不成三兩個月就把那兩千萬給花完,然后接下來喝西北風?

  對于窮怕了的騰訊人來說,還真難理解余老板這句話的意思,畢竟在過去的一個多月時間里,到手了理想那兩千萬之后,也只不過是花錢采購了服務器,然后把欠員工的工資補足,然后又少量招了一些人……

  僅此而已。

  “真不敢花啊,萬一花完了怎么辦?”

  Pony頗為擔憂地回道。

  他的擔憂是很有道理的,要知道,現在可是納斯達克的互聯網泡沫期,從五月份開始,幾乎所有的風險投資商都已經暫停了對互聯網項目的投資。

  在這種大背景下,騰訊還能得到理想的兩千萬投資,Pony已經謝天謝地了,他哪敢再大手筆地去花錢,要是這些錢花完了,而互聯網泡沫期還沒過的話,那他還不得哭死?

  “錢花完了沒事,理想這邊有的事,都多得花不完了,你們再幫我花掉一點啊。”

  余老板的第三句緊跟著又來了。

  Pony再次蒙圈。

  理想的錢都多得花不完了!

  對于這一信息,他是有所預知的,因為他也聽說了亞馬遜跟理想合作的事,并且也通過吳鷹知道,前幾天貝佐斯又帶人過來談合作了。

  這么說來,合作應該是談定了,理想應該是很快能進賬五億美金。

  可問題是,理想錢再多,又關騰訊什么事?哪有自己花不完就求著別家幫忙去花的?

  Pony確實搞不懂其中的邏輯。

  要知道,理想和騰訊之間,屬于正兒八經的風險投資,而并非理想的子公司。

  于是,他只好發愣,不知該如何接話。

  然后余老板的第四句話來了:“要不這樣吧,我再給你一千萬美金,你們再讓出10的股份給理想如何?”

  這下Pony徹底蒙圈了。

  什么?

  一千萬美金換騰訊10的股份?

  這么算來……騰訊豈不是可以估值一億美金了?

  而在一個多月之前,理想可是用兩千萬人民幣換了騰訊40的股份,算起來,騰訊估值應該五千萬人民幣。

  這才一個多月過去,騰訊基本啥大動作都沒有,就升值了近二十倍?

  他快速在腦海里算起了賬。

  然后很快得出了一個結論:暴發后的余老板是不是突然變得人多錢傻了?

  這么想的不止是Pony,還包括陪在一邊的吳鷹。

  此時他也只有一個想法:老板是不是傻了?哪有這樣糟蹋錢的?

  沒錯,理想和亞馬孫的合作確實是正式談定并且簽署了合作協議,只等亞馬遜那邊再次發通告后,就可以把五億美金給轉過來,并且啟動合作公司的籌建。

  這么一來,理想確實是不缺錢了,而且還會多得花不完。

  可問題是,就算錢再多,也得遵守商業原則好吧,哪有這樣亂甩錢的?這樣甩的話,五億美金又能甩多久?

  驚訝之下,他不解地看向了余文鋼。

  此時的余文鋼臉上卻浮現出了一絲讓人無法理解的笑容。

  應該說,他人難以理解的應該是他這一突兀的決定,能理解的可能只有他自己。

  他為啥要這么做?

  很簡單,他想盡可能將騰訊的發展軌跡推回原有的軌道。

  前世騰訊的融資軌跡是啥樣子的?

  2000年上半年,IDG和盈科數碼共同向騰訊投資220萬美元,各獲得了騰訊20的股份。

  2001年6月,南非MIH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為騰訊估值6000萬美金,并且以1260萬美元的價格從盈科數碼收購了騰訊20的股權,并且又從IDG手中收購12.8的騰訊股份。

  2002年6月,MIH集團再度從騰訊除Pony之外創始人手中購得13.5的股權,此時騰訊股權結構變為騰訊及其合作創業者占據46.3、MIH占據46.5、IDG占7.2。

  2003年8月,出于上市方面的原因,騰訊進行股權結構調整,在將IDG手中7.2股權悉數回收的同時,同時從MIH手中回購少量股權,此時控股結構變成騰訊與MIH各持50的局面。

  2004年,騰訊IPO上市,通過稀釋原石股的方式發行了4.2億股公眾股,最終騰訊的控股結構變成了創使人團隊37.5、MIH集團37.5、公眾股25。

  也就是說,騰訊真正融資的過程是三次,第一次是IDG和盈科數碼投,第二次是2002年6月MIH集團花錢收購,第三次是上市融資。

  而理想這邊投資騰訊,余文鋼是沒想過改變前世的原有軌跡的,于是花了兩千萬換了騰訊40的股份。

  正常來說,他短期內是不會再有動作,以免過度干涉騰訊的原有發展軌跡的,可奈何外界的變化實在是有點快。

  這一變化就來自于移動夢網的提前啟動。

  移動夢網被譽為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救星,這名號真不是吹的,包括三大門戶在內的不少互聯網企業借此打了個大翻身仗,而比三大門戶受益更大的,則是騰訊。

  毫不夸張地說,在前世,自打移動夢網業務出現后,騰訊就再也沒缺過前了,就算是2002年6月的那一次融資,也只不過是為了快速擴張完畢準備上市而已。

  甚至于到了上市之前,騰訊還有了多余的錢從MIH集團回購股份,以實現創始人團隊和MIH集團之間的股份平衡。

  這才是余文鋼做出這一突兀決定的真正緣由。

  移動夢網一啟動,騰訊馬上就不會缺錢了。

  可問題是,2002年6月MIH集團那筆為上市做準備的資金由誰來補充?

  除了他還能是誰?

  他很清楚,騰訊的創始人團隊是打心里不愿意失去控股權的,而快速擴張又必須要足夠的資本,于是他就只好吃點虧了,再花1000萬美金去換騰訊10的股份。

  誰叫他現在錢多得花不完了呢?

  有錢就是這么豪。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