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128章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這句話放在健力寶極其管理團隊身上同樣適用。

  從表面上看,健力寶的一年不如一年,是外部競爭的原因,可實際上,卻跟另一件事有關,那就是地方國企的國退民進改制。

  在90年代的中后期,隨著一些國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顯現出“體力不支”,政府開始嘗試“國退民進”的政策,國有資本將從競爭性領域逐漸退出,經營者被允許以各種方式購買企業的資產。

  這一政策,在粵省也有了多個成功的案例。

  1996年底,知名家電企業tcl的創辦人李東生與惠州市政府簽訂了放權經營協議,根據約定,李東生團隊每年確保國有資產增值10%,政府則承諾經營管理層可以按一定的比例購買增值部分的企業股權。

  同一年,在三水附近的順德市北滘鎮,生產小家電的美的集團則被整體出售給了它的創辦人何享健及其團隊。

  這兩大成功案例,讓健力寶的管理團隊意識到,他們的機會來了,因為飲料行業無疑是百分之百的競爭性領域,將健力寶的產權明晰化是完全符合政策的。

  為啥管理團隊這么渴望國退民進,將健力寶的產權明晰化?

  原因就在于地方國企過于死板的獎勵機制。

  從表明上看,健力寶是三水地方政府投資的,并且以政策大力扶持的,可它在從事運動飲料之前,本質上就只是一家小小的地方酒廠,總資產才幾百萬,當時的賬面余額才區區幾十萬。

  因此,毫不夸張地說,健力寶之所以能從一家小小的廠家,發展到了一家國內頂尖的飲料廠,一度可以在國內抗衡外資品牌知名飲料,以李經緯為首的管理團隊所起的作用才是至關重要的。

  可他們的付出得到了什么?

  僅僅是比普通工人稍稍好一點的福利待遇,股權分紅啥的毛都沒有。

  而究其原因,就在于健力寶的國企性質,從名義上來說,管理團隊是代表地方政府及老百姓在行使權利,而政府則代表全民對他們行使監管的權利。

  這么一來,按照政策,政府是不能給予管理團隊高額獎勵的,因為這樣會有國有資產流失的嫌疑,很容易被人抓把柄。

  對此,管理團隊心里極為不平衡。

  要知道,假若是民企,一旦管理團隊能將一家公司從初創到騰飛,并成功上市的話,管理團隊所獲得的回報,起碼是數千萬甚至以億計。

  于是乎,國進民退,將健力寶產權明晰化就成為了管理團隊的目標,在1997年,當健力寶銷售額登頂時,他們向三水市政府提出了去港上市的申請。

  那時的管理團隊還是純潔的,他們雖然提出了管理層持股的要求,但還是愿意為此付出一定的代價,比如說個人去借資來持有公司原始股。

  可這一要求,竟然被政府以一個根本就上不了臺面的理由給拒絕,最終弄得上市計劃流產,管理團隊跟三水地方的矛盾也因此產生,甚至到了難以調和的程度。

  為此,以李經緯為首的管理團隊,做出了投資10億在南粵建立健力寶大廈,把公司總部從偏遠且關系復雜的三水遷出的決定。

  而這一決定,則更是激化了管理團隊跟三水地方的矛盾。

  接下來該怎么辦?

  關鍵時刻,神秘的國際大鱷出現了,他們派人找到了管理團隊中的關鍵人物,提出了收購健力寶的意愿,并且承諾,一旦管理團隊配合收購,等收購成功后,視管理團隊的貢獻程度給予不同程度的回報。

  回報既包括健力寶的股份,也包括豐厚的現金獎勵。

  當然,回報的多少,得看最終的收購價,價高則回報少,價低則回報高。

  很明顯,這是一個損公肥私的方案,不可對外言說。

  可是在利益的驅使下,管理團隊中的那一關鍵人物還是開始了對團隊其他成員進行游說,并且最終得到了包括李經緯以及李德志在內的幾乎所有人的認可。

  如何才能降低收購價格?

  想把豬肉賣成白菜價,甚至是潲水價,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控制健力寶的成長速度,并且想方設法將公司賬目往資不抵債方向弄。

  這對管理團隊來說,難度并不大,控制成長速度簡單,把生產速度減緩就是了;把賬目往資不抵債方向弄,那也簡單,多花錢,銷售回籠資金推遲收回入帳,各種應收未收款放在銷售商那里不收……

  這才是最近幾年健力寶銷售額逐年下降的真正原因。

  這也正是為啥理想一發邀請,健力寶就大手筆花錢來參加節目的原因之一,錢花了,廣告也打了,但生產速度照樣控制,不用擔心成長速度控制不住。

  一舉兩得!

  只是這樣的事,又怎能跟人言說?

  因此哪怕跟李經緯關系極好的李老板,也不知道這一秘密。

  而現在,這一秘密竟然有被andy揭穿的風險,這怎能不讓李德志心慌?

  “哈哈,沒有的事,你別瞎猜。”

  他即刻矢口否認。

  為了不暴露不該暴露的秘密,此時的李德志,已經徹底熄了繼續找某位高人來為健力寶開方子的心思。

  余老板也送了一口氣。

  說實在的,若是李德志愿意將某些事說出來,那他可能又會動惻隱之心,來拯救這幫人一把,而不是在幾年之后,眼睜睜地看著這幫人被一起送進監獄。

  是的,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據他所知,在健力寶沉淪事件上,幾乎沒有哪一方是安了好心的。

  國際資本大鱷那一塊,要的是弄垮健力寶,至于要不要低價撿便宜,其實沒那么重要,因此,所謂的收購后給重報,其實就是空頭支票一張,根本就沒有兌現的可能。

  而管理團隊這邊,貪心不足蛇吞象,受人挑唆,竟然動了損公肥私的心思,因此最終落到一個凄慘的下場也是活該。

  至于三水那邊,就更是干了很多不得人心之事,先是滅了管理團隊mbo這一合情合理的請求,后又不經核實,將健力寶低價賣給了一個騙子,最終導致了健力寶的沉淪。

  這樣的一灘渾水,他又哪愿意淌進去?

  好自為之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