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03章 暗示連連心存疑慮

  明天就是除夕,張延早早來到宮門外等著上朝的鐘聲。

  陸陸續續的到了不少人,張延跟他們點頭問好。難得上一次朝,心情竟然有些激動。飛絮般的雪花半空中飄了下來,落在大家的帽子上、肩上、胡子上。

  “張大人,下雪了,四品以下的是不是讓他們先回去?反正不過是個意思,他們又不能進大殿,雪里站壞了身子,這年也不用過了。”

  劉永棠隔著兩個人,直接問站在最前面的張延。

  一聽禮部尚書都這樣說,品級低些的大臣紛紛應和:必須附議啊!

  張延側過身來,看了一眼劉永棠,說到:“皇上在,你也敢這么說嗎?”

  “皇上?皇上都沒見過,就拿皇上壓我們......”劉永棠小聲嘀咕道。

  張延暗暗嘆了口氣,他說的也是實話,太子登基也有三個多月了,也沒有召他去順天府。當初是自己要求留下來,也不知是對是錯。

  過了金水橋往大殿上走的時候,地面似乎抖了一下,張延以為是自己沒踩穩,很多人甚至沒有覺察,只有劉永棠和趙羾暗暗吃驚:

  是地動!

  照慣例,秦公公宣讀了,皇上祝賀大家正旦節喜樂安康的圣旨,又按品級發放了年節賞賜,各部有事沒事都找了幾句喜慶話說說,春假前的早朝就算結束了。

  張延是最后一個走出大殿的,這時腳下又晃了一下,挑檐邊上的積雪撲簌簌的往下掉,走在前面的大臣,不知誰喊了一句:“地動啦!”

  不管是有沒有感受到的,都拼命往宮外跑起來。

  張延剛才因為雪落停了一下,正打算往外走,忽然挑檐上掉了一塊瓦下來,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他面前,“啪”的一聲,摔得粉碎。

  這一下,張延的臉色都變了,趕緊加快了腳步往外走。

  大殿落瓦,這可不是吉兆。最近都在瘋傳,一個花大師預言皇上登基不足年而亡,說他之前,已經準確預言先帝北伐亡于歸途。

  這連坐守京城的太子,都是先皇殯天一月方知,這花大師竟然在八個月前,還因此預言入獄,傳得真是神乎其神。

  張延走得急,當然沒有看到,大殿頂上趴著個人,見他走了,也跳到地上,閃身不見了。

  除夕午夜的鞭炮好像還沒完全停下來,大年初一卯時的鞭炮又響了起來。

  張延帶著妻子到承恩寺燒香祈福,這也是他們家多年來的規矩。

  寺里的和尚替他們點燃了香,張延將三支香高舉過頭,對著佛像鞠了三個躬,正準備上前插香,他手中的三支香竟然齊齊斷了!

  旁邊的和尚看見,趕緊又給他換了三根,這次連鞠躬都沒鞠完,香又斷了,落下來的香頭,還燒了他的手。

  張延與夫人面面相覷:佛祖不受他的香,也就是他求的事,是被佛祖拒絕的。

  剛好他心中想著昨天大殿檐上落瓦的事,求的是朝廷祥和,國泰民安,難道......真要有什么變故?

  他交代和尚千萬不要說與人知,自己待著妻兒匆匆離開了承恩寺。

  “老爺,這是怎么了?”張夫人不安的問道。走得急,連香火錢都忘了留下,她不知道是不是該提醒老爺一下。

  四姑娘張宛如也挺遺憾的,自己和趙瑩說好了,吃齋飯的時候兩人碰頭,現在可好,只燒了個香,父親匆匆忙忙就帶著一家人走了。

  張延心里生出了點點疑慮:先皇遷都第二年,北京師皇宮三大殿遭雷擊起火,今天是洪熙帝更年號的第一天,自己為國運祈福,菩薩竟然不受自己的香火......

  難道這就是大家私下里傳的:正位還朝?

  大年初一寺里燒香的人不少,街上卻冷冷清清,許多酒樓飯莊都歇業了。

  以前花蕎和呼延錦愛去的那條街上,也沒了往日的熱鬧。

  張樾一個人走在街上,他已經趕到應天府三天了,可既沒有找到太子、呼延錦,也沒法往京師里去信打探。

  聯系了一下南京錦衣衛,他才發現,已經沒幾個人了。也對,年輕好用的,當初都往北京師里帶,留下來的,一半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半是歪瓜裂棗。

  北風將張樾的大氅吹得獵獵作響,他卻連扯都懶得扯一下,只把酒囊湊到嘴邊,仰頭喝了一大口。

  真是憋屈!要來找太子報信,來到應天府人找不到,整個城防松松垮垮,十八個外城門形同虛設,看上去一派祥和,其實都是垃圾!

  前天晚上他悄悄走了一趟漢王府,沒想到,漢王府里戒備森嚴,憑自己的輕功都差點被發現。還好榮國公府離漢王府不遠,張樾幾個起落回了家。

  過去的魏府,早就被易呈錦改成了易府,雖說在同一條街上,可一東一西,走起來距離并不近。

  張樾待了幾天沒什么進展,只好等皇太子、呼延錦到了再說。

  他又想起被自己扔在半路上的花蕎,早知道是這樣,何必狠心拋下她?

  張樾與張延的馬車擦身而過,張延有些奇怪:這不是河間王張玉的兒子張樾嗎?他的皇上身邊的錦衣衛,他怎么會出現在應天府?

  洪熙帝登基以后,將一批被先皇下了大獄、貶為庶人,或是褫奪爵位的大臣王侯,都官復原職、恢復封號,一些有功之臣還進了爵。

  已故的榮國公張玉,就被封為河間王。他的兩個兒子都封了公侯,就連最小的張樾,也升了錦衣衛指揮使同知。

  他們早已舉家遷往順天府,不知何事回來?

  張延放下窗簾,輕輕嘆了口氣。洪熙帝性善,做個守成之君綽綽有余,為何會有天譴?

  馬車上的張延疑慮重重,走在路上的張樾卻停了下來。

  “蘭姑娘,昨天派車到度春山去接你,你卻推說熱感風寒,嗓子不能唱,今日卻抱著琴,主動出去投懷送抱,你總得給本侯爺一個解釋吧?”

  張樾望去,只見一個肥頭大耳,穿著一身裘皮,裹得像頭熊一樣的男人,攔著一輛精致的小馬車。這種小馬車,車軸比一般馬車要窄一些,為的是可以直接走到院子里,在二門下車,不被外人見。

  真武侯?靖難時戰死的將軍,拿命換來的世襲爵位,排第一的就是張樾的父親張玉。

  這個真武侯,已經襲了第三代,卻是個貨真價實的酒囊飯袋。

  車里的姑娘道:“趙侯爺言重了。度春山里的姑娘一不賣身二不上門,這是多年的規矩。今天是大年初一,我這是上朋友家做客,又不收資費,哪里算得上是上門?”

  趙侯爺腳踩在馬車踏板上,笑嘻嘻的說:“那還不容易?蘭姑娘就當本侯爺是朋友,不就成了?”

  說著他伸手去拉馬車里的姑娘,自己肥胖的身軀還趁勢外里擠。馬車本來就小,里面的姑娘驚叫起來。

  “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張樾將手里已經喝了一半的酒囊向找侯爺背上砸去。

  酒囊里的酒立刻“汩汩”的流在趙侯爺的裘皮大衣上。

  “誰敢打本侯?!”

  “你爺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