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590【掌控朝堂】

  華貴的馬車隊伍,漸漸駛出城門。

  皇帝行人帶隊,錦衣侍衛相從,護送楊廷和告老歸鄉。

  楊慎、楊惇兄弟倆,騎馬跟在旁邊,他們要把父親送到城外水驛碼頭,那里還有大量官員等著送別呢。

  而在馬車之內,除了楊廷和,還有王淵。

  王淵給足面子,不但讓復古派文人,寫詩作詞夸耀楊廷和政績,今天更是親自禮送楊廷和還鄉。

  楊廷和已經病得不輕,坐在馬車里搖搖晃晃,問道:“令郎真的欲尚公主?”

  王淵說道:“不是謠言。”

  “何必呢?”楊廷和嘆息道。

  王淵微笑:“先帝遺命如此,誰還能反對不成?”

  楊廷和說:“此事違制。”

  王淵說道:“但沒有違反太祖、太宗之制。”

  楊廷和說:“若虛欲改革弊政,應當戰戰兢兢,怎能因此小事而壞大事?不但斷送令郎前程,也給自身招來非議啊。”

  王淵笑道:“我讓長子赴海外,又讓次子尚公主,還不能表明心跡嗎?陛下聰慧,必然明白。”

  “唉。”楊廷和一聲嘆息。

  朱元璋、朱棣當皇帝的時候,駙馬多為權貴之子,而且可以擁有實權。

  文官集團漸漸壯大,駙馬人選轉向民間,不拘出身,長得帥就行。但實權卻被剝奪,只能代天子祭祀,或者掌控宗人府之類。而且,還有一種潛規則,駙馬的父親若有官職,必須辭職以避嫌。

  按照這種潛規則,王素娶了公主,王淵必須辭官!

  朱厚照慣會破壞規矩,挑選駙馬時自然懶得理會。而王淵也順水推舟,讓長子遠赴海外,又讓次子迎娶公主,明擺著不讓兒子們當大官,以此來表明自己不會長期霸占朝堂,更不會讓兒子也身居高位。

  駙馬之父必須辭官?

  呵呵,老子要恢復祖制,太祖、太宗可沒這種規定。

  王淵直接說道:“老先生回鄉,希望能主動清丈楊家田畝,改革之時我不會對任何人徇私。便是太后的兄弟,也逃不過清丈令,如此方可震懾士紳豪右。”

  楊廷和笑道:“楊家世代書香,不至于隱瞞田畝。”

  “但愿吧。”王淵也不爭辯。

  楊廷和的笑容有些尷尬,就在兩年前,楊家被金罍狠狠參了一本。雖沒有直接殘害百姓,卻借災荒、兵事、徭役,不斷低價兼并土地。楊家看上的良田,都不需要自己出面,自有地方官征召徭役,逼得田主賣地自保。而且,接受投獻無數,瞞報巨額田賦!

  這事兒沒有公開處理,卻也傳遍朝野上下,楊廷和被搞得灰頭土臉,他很想把主持族務的楊廷儀親手掐死。

  楊廷和當初丁憂三年,花費銀兩修橋鋪路,在家鄉攢下的美名,全被自己的兄弟給毀了!

  馬車很快出城,數十位官員士子早已等候多時。

  卻見馬車停下,居然是王淵先露面,跟楊慎一起攙扶著楊廷和下車。

  人們紛紛贊嘆,兩代輔臣如此和諧,真乃社稷之幸也。

  河畔柳樹遭了秧,送別官員攀折柳枝,這是嚴重違法行為,因為運河兩岸的柳枝屬于戰略物資。

  好吧,就不要苛刻了,免得煞了風景,畢竟折柳送別乃風雅之事。

  王淵遙望官船離去,也不禁有些感慨。

  不論楊廷和有多少缺點,至少正德朝的政局,一直是他在支撐,功過是非很難評說。

  楊廷和飄然遠走,官員們紛紛轉向王淵,態度熱情的請他帶頭回城:“王相請!”

  楊廷和離京了,蔣冕也離京了,朝堂局面再度大變。

  王淵越過武英殿、文華殿,被皇帝升授謹身殿大學士,直接搖身變成了首輔。全部官職為:右柱國正一品勛階,光祿大夫從一品散階,太子少保正二品,禮部尚書正二品虛職,謹身殿大學士正五品,首輔,翰林院學士正五品虛職。

  內閣大臣:王淵、毛紀、王瓊、汪俊、廖紀、王憲、汪鋐。

翰林學士兼掌制敕房:王廷相吏部尚書:何瑭兵部尚書:李承勛戶部尚書:嚴嵩禮部尚書:羅欽順刑部尚書:顏頤壽工部尚書:趙璜左都御史:陳雍  王淵一口氣拉了好幾個入閣,除了刑部尚書顏頤壽,其他關鍵部門的主官全換成自己人。

  就這權勢,楊廷和一輩子都沒做到。

  因為楊廷和頭上始終有朱厚照,皇帝一直在六部摻沙子,或者江彬等權臣在摻沙子。而王淵頭上是個小皇帝,又得顧太后信任,他做首輔的起點就是一手遮天。

  刑部尚書顏頤壽,是楊廷和留下的黨羽,但這人做官還算不錯,因此沒有被王淵挪窩。

  但是,如果顏頤壽今后不配合,或者在關鍵時候留一手,王淵不介意送他去南京那邊養老。

  陳雍算是熬出頭了,他被王淵忽悠著在江西清田,得罪了一大堆清流中人。不但幾次面臨生命危險,還被貶職閑置數年,如今終于得掌都察院。

  誰都有可能背叛王淵,陳雍絕對不會。他得罪的人太多,只能跟著王淵走到黑,由他掌控都察院再合適不過。

  至于張璁,因為修筑鐵路有功,這次晉升禮部右侍郎。

  夏言巡按順天府有功,擢升都察院經歷連升兩級,他的仕途正往大噴子發展。

  王淵掌控朝廷之后,還是沒進行地方改革,一邊讓復古派文人造勢,一邊整頓朝廷吏治。

  在朱載堻大婚前幾天,朝廷頒布考成法。

  從今往后,京官的工作內容,都會受到六科兼管。每過一段時間,各部門都要接受檢查,哪個部門沒按時完成工作,哪個部門工作做得很好,全都記錄下來,作為該部門主官的政績評判依據。部門主官也要記錄下來,各自部門的下屬官員工作情況。

  官員考成薄分為三本,由六科統計編撰,一本轉交內閣,一本轉交司禮監,一本轉交都察院。

  今后,京官們別想再摸魚,都將記錄在冊,官職升降以工作政績為標準。

  六科權力大漲的同時,批駁之權被取消。也即,六科老老實實做秘書、審計、監督工作,不得再干擾內閣和六部事務,免得許多政令因六科而陷入扯皮。

  這也跟張居正的做法有很大不同,在張居正手里,六科變成“內閣錦衣衛”,借此收攏六部大權。

  而王淵不需如此,因為他的起點太高,一做首輔立即掌控六部。

  沒了六科做錦衣衛,正常情況下,內閣無法一手遮天。即便王淵哪天遠離朝堂,六部也不會被內閣徹底玩弄,就算繼任首輔要反攻倒算,那也得看六部尚書同不同意。

  今后的首輔若想破壞改革成果,至少得同時掌控吏部、戶部、刑部才行!

  突然頒布考成法,給京官戴上緊箍咒,怎么可能沒人反對?

  王淵正等著呢,反對者當中的楊黨,正好被借機清洗。

  王淵的手段沒那么低級,不搞什么排除異己,一切按照規矩行事。

  楊黨主導裁剪冗余,收回皇莊皇店,怎么可能不趁機漁利?而派去輔助的王黨之人,手里掌握著大量黑材料!

  讓刑部尚書顏頤壽負責調查,讓這位楊黨去審理楊黨,弄翻多少人都跟王淵無關。如果顏頤壽敢徇私留情,那正好將其踢去南京,王淵可以順勢掌控刑部。如果顏頤壽秉公辦理,絕對會被楊黨視為叛徒,從此跟著王淵一條路走到黑。

  楊黨被處理了一堆,那些不是楊黨的反對者,自然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前途。

  這不就沒人反對了嗎?

  考成法由此順利頒布推行,算是王淵送給天子大婚的禮物。

  請:m.vipxs.la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