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六章投機取巧野豬皮

  李九華、魏平安、李讓三人正在船倉中喝酒,邊上李定國幫他們倒酒。

  李九華是崇禎七年的進士,授福建安南知縣,因為任上疏鴛鴦浦以通溪潮,筑錦亭隘,增設戍兵,修學宮,建金雞橋。

  戶部考評‘知兵’被推薦入京。本來準備升任兵部主事。

  不過朱慈烺看到這個人之后想到了當年經過獲鹿看到的那個取義祠里的故事:

  崇禎十一年九月,定州有警,朝廷主兵者悉令所有保衛畿南的部隊北上保衛京都。李九華委托其妻劉氏守城,自己親自率師北上,敵人見獲鹿城內無備,便趁虛而急攻,劉氏督兵民登城死守。此時,獲鹿被圍得水池不通,李九華又因定州防衛所牽,不能返援。

  劉氏無奈,便咬破手指以血書募敢死隊進京請求援兵。敢死隊冒死沿繩索從城垛上滑下,覓間道突圍急奔京城請援。然而,援兵始終未至,八天后獲鹿被攻破,劉氏向北再拜,然后率子李亮生引火;李九華妾張氏。懷抱才五個月的兒子李囊生投井自盡。獲鹿婦女從劉氏而死者數十人。李亮生已聘尚未成婚的妻子蔡氏,年方十五歲,當在家鄉聽到噩耗時,七日不食而死。

  家中男人怎么樣朱慈烺不知道,但是女子確稱得上忠烈。

  正好倭國理藩院院正還沒有合適人選,朱慈烺就把他叫了過來。

  通過聊天,朱慈烺覺得這人還不錯,雖然僅僅在泉州安南干了三年,但是對海洋確有著自己的看法,很多地方都能講的頭頭是道。

  所以正式確定人選,進行培訓。

  倭國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國家,雖然號稱是大明屬國,但是他們并不像高麗越南那樣視大明如父母。

  從太祖朱元璋時期,他們就敢殺大明使臣,后來雖然稱為藩屬,但是確是為了互市利益而已。

  到后來倭國戰國時代,大批倭寇騷擾大明沿海,大明應對失據,大大的丟了一把臉。

  之后倭國對大明更加輕視以至于豐臣秀吉生出了借高麗為踏板入侵大明的野心。

  之后萬歷發動支援高麗的戰爭,這一戰過程曲折,雖然大明和朝鮮最終取得了勝利,但是大明多次以議和為誘餌欺詐對方。

  所以倭國覺得大明勝利靠的不是實力,而是計謀,更何況因為對倭國戰爭,大明失去了遼東。

  看著是勝利了,但是因為與倭國戰爭,大明遼東軍隊傷亡慘重,失去遼東兵力優勢,被困七年,坐看努爾哈赤做大。

  最后整個關外土地都丟失,還導致京畿數次被襲擾,可謂是丟了大臉。

  消息到了倭國,倭國就覺得努爾哈赤的后金能取得這個成就,完全是因為他們消耗了大明國力。

  大明丟失比倭國總面積都大幾倍的國土,看著是勝利了,但是勝利的代價太大,跟失敗也相差不多。

  事實上野豬皮能安穩的發展到威脅到大明的地步,并不是大明朝上下都是一群豬。

  我們之所以能對其進行各種批判,不過是站在后世的眼光去看待歷史。

  歷史并不是一個個獨立的事件,它是很多事件的集合體,困在局中跟局外去看完全不同。

  以當初的形式來看,單說當時的豐臣秀吉,如果讓他入侵高麗成功,那么造成的威脅可比建奴還要大。

  建奴才幾十萬人口,倭國可是幾百萬上千萬,而且統一的倭國戰爭潛力絕對不是當時還未統一女真的建奴能比的。

  不過按下葫蘆浮起瓢,大明國力衰退,對關外的不重視不可避免的使建奴做大。

  所以雖然倭國戰敗了,但是在倭國看來,大明并沒有討到便宜,反而比倭國損失還大,這樣的大明怎么能讓他們尊重?

  所以在倭國設立理藩院,除了需要出色的文治能力,還需要一定的軍事素養。

  李九華這個進士出身,又知兵的知縣被啟用。

  魏平安自從那次爭權事件之后,一直被朱慈烺不喜,朱慈烺可不希望自己身邊再出一個魏忠賢。

  特別是他的年齡小,很多事情都不能親力親為,這就使得對手下的控制尤為重要。

  所以魏平安不能姑息!

  幸虧朱慈烺實在無人可用,山西漢奸晉商被抓之后,魏平安負責處理山西事物。

  這次做事還算用心,朱慈烺才給了他這么一個機會,擔任皇明商號駐倭國大使。

  李讓就是當初趙安東手下的那個李讓,他很幸運的活了下來,并且再次進入講武堂學習更高深的軍事技術。

  上次培訓,那是百戶級的課程,這次學習的則是千戶級,這確實要大用了!

  選定駐倭國武官的時候,朱慈烺看到了這個曾經在演武中找鞋子的士卒,調出資料一看,他沒有想到當初的一個小兵短短兩年時間就成長到了這個地步。

  所以朱慈烺就定下他為駐日新軍指揮使,而恰巧選兵的時候,曾經作為張獻忠部降兵的李定國成績優異,被李讓選為親兵。

  這才有了這次四人同處一個船艙喝酒的事情。

  李九華夾起一塊霉豆腐放進嘴里:“嗯,不錯,有五分家鄉風味,謝謝李親衛了,有心了。”

  李定國連忙客氣:“小的也是聽您偶爾提前想念家鄉的小菜,問了江西的士卒,讓廚子做出來的,”

  李讓得意的說道:“我這個親衛做事穩妥,有勇有謀,當真是一塊良才,等下次考評我準備推薦他去講武堂深造一番,你們可要幫我署名評優啊!”

  李九華哈哈一笑:“小事!小事!”

  李定國連忙拱手:“謝李指揮使抬愛,謝李院長幫襯。”

  客套過后,李九華問道:“這次不知道李指揮使讓我倆過來有何事要商量?”

  李讓放下酒杯看了一眼魏平安:“魏公公,是您說還是我說?”

  魏平安翹起嘴角:“咱家這次就是來做生意的,太子殿下交代了,軍事民政的事情咱家不許插手,你還是自己說吧!”

  李讓拱拱手:“魏公公您客氣,這里面就您離太子最近,太子殿下的想法也就您最清楚,我們全指望您提攜指導才不至于犯錯。”

  李九華倒是沒有說什么,他不會跟李讓一樣去捧魏平安的臭腳,大家雖然在一起做事,但是他畢竟是進士出身,有文人風骨的!

  李讓嘆口氣:“還不是因為倭國這個島原之亂,我心里不知道該怎么處置,所以著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