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零六十九戰略參謀四杰

  最后經過商議,朱慈烺同意了軍部抽調十個師的莫臥兒靖安軍進入非洲維持常規治安的計劃。

  靖安軍師和大明正規軍師是不一樣的,大明正規軍師一個師是三萬五千人,五個團,一個騎兵團,一個炮兵團,兩個步兵團,一個后勤團,每個團五千人。

  靖安軍師一個師是一萬人,也是五個團的編制,一個騎兵團,一個炮兵團,兩個步兵團,一個后勤團。只不過靖安軍一個團只有兩千人。

  所以十個靖安軍師只有十萬人的規模。前面剛說后勤支撐不了,后面就派了十萬靖安軍是不是前后矛盾呢?

  實際上并不是,十萬人的靖安軍其消耗還沒有大明一個正規師的消耗大。

  首先是日常飲食,靖安軍吃的都是莫臥兒當地的特色食物,非洲這邊離得近,再加上非洲也不是沒有吃的。大多數的可以從非洲替代。

  而大明正規軍每個月,要吃多少米,多少面,多少雜糧,雞鴨魚肉等等都要按照標準,如果當地沒有,就要從大明采購運過去。

  軍裝等,靖安軍用的也是當地土布和大明常規機織布的軍裝,這個成本也很低。到了非洲用這邊的土布也能做軍裝。

  而大明正規軍,除了一年四套常服之外,還有四套作訓服,還有一套軍禮服,鞋子也是牛皮鞋,就是擦槍布都是從松江府專門訂購的上好松江棉步。

  再說武器,靖安軍使用的是燧發滑膛槍,火炮的口徑都是小口徑常規彈藥。而且靖安軍參加的都是維穩工作,幾乎沒有高烈度的作戰任務,所以這彈藥消耗就非常小了。

  這些東西特點就是量大,生產成本底,一船能運一個師的軍火還有剩余空間,這種需求,十萬人的部隊,估計只需要五條后勤船只就能供應。

  而大明的正規軍,不僅武器彈藥型號多,槍支火炮還有使用次數限制,就像火槍,一般是三百發的使用極限。

  這個數據不要說打仗了,就是光訓練,火槍也只能用一年半到兩年,如果有仗要打,一般火槍只能使用一年甚至更短。

  火炮也是一樣,炮管變形了,就不用了,要換新的,這來來回回的光拉這些替換的武器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總之靖安軍大多數東西要么在非洲能夠替代,要么就是從莫臥兒就能發貨,跟大明正規軍完全不一樣。

  不僅消耗更低,工資還更低呢。

  靖安軍平常日常維護治安的軍餉一個月就一兩多銀子,即使去了非洲加一點,一年總軍餉也不過二十兩銀子左右。

  而正規軍就不一樣了,在非洲作戰的這些每年軍餉開支已經超過了百兩銀子,加上各種補貼,一年甚至達到一百八到兩百。

  這十萬人才花兩百萬兩銀子的軍餉,而大明一個師在非洲,一年光軍餉就需要六百萬多兩銀子。

  正常軍餉肯定沒有這么高,高的是各種補貼,反正大明的用兵原則就是離大明越遠,環境越惡劣,戰爭越頻繁的地區補貼越高。

  而非洲戰場,恰恰這三個條件基本上都滿足了,各種補貼都是拉滿的,各種補給也都是拉滿,所以才壓力大到大明支撐不起的地步。

  原本以為這種妥協之后,軍部就消停了,莫臥兒的總兵力減少了,靖安軍的規模也降低了,非洲地區兵力匱乏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但還是誰能想到,因為這軍部那邊吵的更厲害了,吵到了朱慈烺都不得不親自過問的地步。

  常言說‘理越辯越明’既然誰也不能說服誰,就搞大辯論唄,讓兩方暢所欲言唄。

  結果辯論會一開始朱慈烺就被惡心到了,正方認為可以派兵,主辯手是賽信,沒錯這就是賽伯溫的侄子。

  這家伙靠著賽伯溫的名額進入皇家軍事大學學習,以前都很低調,但是今年他叔從首相位置上退下來之后,他就開始活躍起來。

  這家伙對于參謀上面確實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擅長的也是戰略謀劃,為人方毅,制定戰略的時候大開大合,喜歡以惶惶大勢碾壓對手。被同期學員認為是皇家軍事大學‘戰略參謀四杰’。

  其余三杰是楊繼德,這位是楊嗣昌的第三子,完全承襲了他父親的特點,也是戰略見長,但是這家伙善用陰謀,布局長遠,一旦這些陰謀爆掉,立刻能收到扭轉戰局的奇效。

  楊繼德往往能以弱勝強,但是朱慈烺對于這家伙的名字真的無力吐槽,繼承德行完全沒有看到,而且這家伙,人送外號‘楊陰險’。

  這只有取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果然是父子一脈相承。

  第三位就是王復旺,這位是王再晉的孫子,說道王再晉就不得不提一下這一位跟孫承宗的矛盾了。

  當年王再晉經略遼東的時候,因為薩爾滸之戰之后遼東崩壞速度太快,王再晉就提出了把關外的人力物力都撤回關內。

  理由很簡單,關外沒有地方守,硬守只能損失人又損失錢。不如把人撤回山海關內,以山海關防守,積蓄實力等待機會在一舉消滅建奴。

  這位還提出了花錢從林丹汗那邊買建奴的人頭,這個策略初期效果不錯,但是孫承宗上臺之后給取消了。

  王再晉提出加強山海關防御,修新城和舊城兩關,如果新城失手在依托舊城防守,兩關之間輔以河流天險和地雷等防御。

  向朝廷申請二十萬兩資金,這個計劃遭到袁崇煥等人的反對,所以朝廷就派當時的帝師孫承宗去遼東看看。

  當時王再晉因為救援十三山的十萬難民失敗,讓孫承宗非常生氣,就否決了他重修新關的提議。

  回京之后孫承宗可是沒有少給王再晉上眼藥,認為他太保守,那時候沒有人覺得大明會打不過建奴,失敗只是一時的,只要大明重整旗鼓,一定很快能平定遼東。

  所以王再晉直接被調到金陵吏部任職,又遷金陵兵部,然后王再晉和孫承宗的仇就算結下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