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五百章知足者常樂

  杜遠圖看著這個縣長搖晃著帶著酒過來:“地瓜燒,這可是十年前福建產的老地瓜燒,說起來咱大明所有的地瓜可都是從這邊引的種。”

  一邊的吳百戶點頭:“這事我知道,我還參與了呢,當年太子殿下一聲令下,我們這些人就南下收集地瓜和玉米運往北方試種。

  靠著這個功勞我這代百戶職位才升級成百戶。”

  杜遠圖有些意外:“您十年前就是百戶了?怎么這些年都沒有升職么?”

  吳百戶搖搖頭:“后來我就在這邊負責引種育種的活,雖然也有功勞,但再也沒有大的升遷。”

  村長翻翻白眼:“得了吧,要不是你自己喝酒誤事,當初數次選拔都沒有通過,怎么會到今天還只是一個百戶?

  說到底還是自己慫,沒有進取心。

  我們何嘗不都是如此,這人啊要懂得知足,知足者常樂嘛,那錦衣衛指揮使只有一個,大明有幾十萬錦衣衛。

  人人都想當,那也只有一個,有人當就有人當不上。

  像我們這樣當個普通人就挺好。”

  吳百戶搖搖頭:“是啊,當初的時候想著自己人到中年了,老婆兩個,孩子五六個,我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孩子怎么辦,婆娘還不跟人跑了。

  所以自愿留下來干這農民的活。

  后來上面說到這邊每值班一年能給一個學院名額,我這不是咬咬牙來了,雖然自己這輩子沒有希望了,能給兒孫留幾個進情報學院的名額也是好事。”

  村長也點點頭:“誰說不是呢。”

  這個名額獎勵杜遠圖還是第一次聽說,其余九個人也都看了過來:“這個是怎么說,為什么有名額獎勵?”

  吳百戶疑惑的看著這群人:“你們都不知道么?

  就是我們這些軍官在這邊值班,每一年可以獲得一個推薦名額,相當于勛爵待遇,下面的基礎士卒每完成三年的駐防也會獲得一個。

  這個是陛下的恩賜獎勵,同時也是對大家的拉攏,你懂的。”

  杜遠圖大概明白,所謂的拉攏意思就是這種給兒孫的好處,那自然要建立在大明越來越好的基礎上,同時這個父輩也不能有什么污點。

  這不就相當于是對人員的另一種約束了,為了子孫也不能干違背大明利益的事情了。

  顯然要是有這么個好處,那么還有人試圖背叛,那么這個人要么就是沒有傳承家業的孩子,要么就是家族的孩子太多大明給予的這種好處落不到自己孩子身上。

  杜遠圖打量著吳百戶:“既然有這么大的好處,那吳百戶為什么要離開海島呢?這種機會可不多啊。”

  吳百戶搖搖頭:“主要是我們家現在已經有四個名額了,不僅夠用還有富余。其次在這島上駐守了四年,家都沒有回過。

  我也不想等明年回去,家里媳婦給我生個三歲的大胖小子。”

  離家五年老婆給生個三歲的大胖小子,這是錦衣衛常見的調侃話語。

  據說當年新軍成立的時候,還出現過因為士卒長時間沒有回家,家里把士兵的媳婦跟小叔子接種好傳宗接代的事情。

  后來大明軍人事務部逐漸完善,講究的是活要見人,死要見尸,每年都要跟家屬通一封信,哪怕是保密部門,不能泄露自己的位置和工作,也可能聊聊家常抱抱平安。

  不過吳百戶這個擔心就沒有辦法了,報平安是報平安,老婆出軌是出軌,這事是避免不了的。

  因為大明軍中和錦衣衛的軍餉都非常高,基本上一人軍餉養活一家子完全沒有問題,這就導致有一部分女子不事生產,每天吃喝玩樂。

  所以錦衣衛每年都要協助軍部處置一批這樣的涉及軍人的案件,也有一部分是涉及錦衣衛的。

  雖然陛下明確規定這種事是犯罪,要坐牢,但總有人喜歡用下半身思考。

  吳百戶的擔心成立,調離的理由也充分且經得起推敲。

  只不過作為一個百戶把自家的私生活放在一大幫人的正式場合上說,怎么看都有一種刻意的感覺。

  難道他是故意這么說的?為什么?既然沒有心虛,又何必爆出這么大的料?

  吳百戶的話引起下面的人一陣唏噓,尤其是那些離家久的,心里難免戚戚然。

  好在這個時代的子女多跟父母生活在一起,而且貞潔觀念也是深入人心,有爸媽幫忙看著,出問題的還是少數。

  村長拍了拍吳百戶:“這有啥,你這是解脫了,回去之后找個縣當個做堂百戶,然后剩下的十幾年等著退休就是了。

  我這老頭子這輩子就跟這島耗上了,一開始還激情慢慢,但是現在,老頭子也是感覺寂寞啊!”

  吳百戶哈哈一笑:“你家你婆娘和你大兒子都是實驗室的人員,那都是科學家,咱們羨慕想生一個還生不出來呢!

  你這就是嘚瑟!咱們這么多人待在外面,更多人在外圍提供后勤保障和安全保護,大明除了皇宮就你們這些搞研究的保護規格最高。

  這是身份是地位,要不然怎么輪到你當這村長。

  你家人都在這,急個啥,每月不是還有兩個月的旅游假期么,就算是在愛我,你也不能天天出去玩吧?”

  村長擺擺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看著我們家都是搞科研的,實際上他們的危險你們想象不到。

  算了,不說也罷,以前我也有雄心壯志,但是現在年齡大了,我也就看開了。

  記得報紙上說過,人這一輩子要接受三個平凡,這樣才能獲得知足。

  小時候要接受父母的平凡,長大了要接受自己的平凡,年紀大了要接受兒女的平凡,這就是中庸之道。

  以前讀的時候感覺這些話暮氣太深,現在真的到了這個年齡再讀的時候,竟然頗有一種知道太晚的感覺。”

  吳百戶也嘆了一口氣:“是啊,人最難接受的就是平凡,誰都以為自己是出將入相的料,但是到最后要不是托陛下的福,咱們更多人怕是連吃飽飯都困難。

  我們有幸生在盛世的大明,哪怕只是當個普通人一樣是豐衣足食,比起亂離時期的貴人還要舒坦,該知足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