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328 學霸的反擊30

  “這就是成天衣的手藝……”杜奶奶專注地盯著那道金光。

  蘭疏影腦中靈光一閃,很快抓出了跟這個詞有關的記憶,很自然地接口道:“我知道這個人,民國時候全國頂尖的古玩大師,修補古董是把好手,聽說……他也擅長造假騙人。”

  前幾天,她刷手機的時候正好看過一篇關于成天衣生平事跡的文章,成天衣是后來改的名字,天衣這兩字,取自“天衣無縫”。

  他有一雙“鬼手”,任何殘損的古董他都能修復,修復到什么程度呢?就連寶貝的原主人都看不出來東西跟破損之前有什么差別。

  所以說,這塊神龜玉曾經果然是兩半,經過成天衣的手,修補成現在這個樣子。

  蘭疏影說著,忍不住又湊近了點,疑惑道:“奶奶,不是說天衣無縫嘛,您看這玉,痕跡好像太明顯了。”

  杜奶奶呵呵兩聲,將神龜玉在手掌里翻來覆去倒騰了幾下,再遞到光底下讓她看。

  這個時候,那道細縫又怎么都找不出來了,整塊玉渾然一體,毫無瑕疵。

  “咦?”

  “成天衣跟咱家是姻親,其實吧,他也算是入贅進杜家的。后來他落難的時候就是躲在我們村子里,因為他是被自己帶了好多年的徒弟出賣,再也信不過其他徒弟了,就怕死了之后絕活失傳,所以啊,他生前就把技法陸續記在咱家那本書上……你應該是沒注意看。”

  杜奶奶耐心解釋道。

  蘭疏影聽了先是無語,繼而連連點頭,附和著老人家的話說:“……嗯嗯,應該是。”

  她覺得,杜奶奶這樣的人,真的是很貼心了。

  要不是老人家遇到事情都會先腦補,然后全給她解釋得好好的,她這個假杜嫻君,還真的有可能掉馬甲。

  “奶奶小的時候,聽阿爹講過一個故事,本來沒想過這事跟咱家有關系,后來他喝醉酒說漏了嘴,我才知道。”

  老太太拉她到床沿坐下,開始講述。

  “我們老杜家往前推個百多年,有一位清代的祖先考了兩回科舉,都沒中,那年,老太后過壽,朝廷選狀元竟然不管考生的文采,挑了個名字討喜的人給太后報上去,那不是瞎鬧嗎?祖先一生氣,說不考了,打算回家賣豆腐。”

  她娓娓講述。

  “他回鄉的路上救了一個人,姓馮,是被追殺逃難出來的,被砍了好多刀,已經快不行了。”

  蘭疏影眼睛一亮,接了一句:“這個人該不會就是‘馮九王’?”

  杜奶奶點點頭,“就是他。”

  “這么說,我們兩家還有一份救命的情分。”

  “這么說是沒錯,不過后來好像還清了。”杜奶奶撓撓頭,“這故事,我猜著應該是幾代人口頭傳下來的,有些地方含糊得很,說咱們那位祖先帶著馮九王一起回家,不知怎么地,兩人還一起拜了個挺厲害的師父,學功夫。”

  “就是咱家櫥柜里那本?”

  “嗯,就是那本。他們不止是當了師兄弟,后來還差點當上親家。馮九王志向大,他是被大戶人家除名了掃出去的落難少爺,學成之后,在容縣招了一幫人,先干鏢行,然后做其他買賣,沒幾年就發達了。咱家祖先就不好那些,全把那身功夫拿來磨豆腐,也不怎么出山。”

  蘭疏影看這話題有點偏離的意思,趕緊插了一句嘴:“奶奶,還沒說這塊玉的事呢。”

  她指著杜奶奶手上的神龜玉。

  “這就說到了,你別急啊。神龜玉呢,是他倆那位師父從山里挖出來的,說是能益壽延年,強身健體,反正好處挺多。玉就這一塊,留給他們師兄弟兩個,一人分一半,你看看,切得挺勻稱吧?”杜奶奶指著那道透金光的縫隙說。

  “這寶貝就成了他倆定親的信物。那年祖先剛有了第一個兒子,又過幾年,馮九王也有后代了,正好是個閨女。”

  蘭疏影想到剛才說的是“差點”成親家,下意識猜測道:“結果馮家悔婚了?”

  一邊是盤踞一方、民間稱王的巨富,一邊是隱居山村的豆腐坊老板,且不論貧富差距吧,只看這師兄弟兩個追求的東西就不一樣,恐怕是合不來的。

  杜奶奶搖頭:“不是,是馮家那個女兒死了。”

  這是一出紅顏命薄的悲劇。

  杜家祖先的長子跟馮家小姐本來是情投意合的一對,馮九王也沒有悔婚的意思,然而,還沒等這女孩出嫁,洋人先鬧了起來。

  當時的朝廷亂成一團,有個官員盯上了馮九王手底下的錢財和勢力,想趁機請兵把他給剿了,將他的積蓄搜刮過來,補軍餉的空缺!

  馮九王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他依著山勢建起一座易守難攻的寨子,硬是跟清軍磕了好幾年。

  那個杜家長子自幼習武,一身蠻力,成了馮九王麾下的一員猛將,他怕戰時成親會委屈了心愛的姑娘,婚禮就一直沒辦。

  好事不禁拖,官員收買了馮家寨子里的人,數次陷害杜家長子,馮九王漸漸對他起疑,反而看中了另一名俊杰。俊杰看起來同樣對馮小姐有意思,兩個年輕人斗來斗去,旁人以為是為情,其實不然。

  蘭疏影若有所思,“聽起來,這人像個奸細。”

  “他是那個官員的庶子。”

  杜奶奶說到這里,卻停住了。

  蘭疏影只好再猜:“是他殺害了馮小姐?”

  老太太撇嘴,有點膩味這個人的樣子,“那就不清楚了,反正跟他肯定脫不了關系,馮小姐也可憐,年紀輕輕就沒了,而且……”

  而且這個鍋又讓杜家長子背了。

  蘭疏影感慨,那個長子要不是真傻,就是憨厚過了頭。

  總之,馮九王受人挑撥,又“眼見為實”,跟這小子過不去,引出杜家祖宗找上寨子,師兄弟之間打了一架,兩敗俱傷。清軍官員那邊則撿了便宜,繼續讓奸細在里面攪風攪雨,就這樣,不可一世的馮九王,因為多疑把自己玩死了。

  馮家自此樹倒猢猻散,有忠心馮九王的下人把他的尸體弄出來,填進了馮家母女倆合葬的墓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