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零七節 危卵(3)

  淵圣太子道:“已跟燕王談妥。朝廷先封他廣東之地,待滅金大功告成,再封廣西。”

  李慢侯要滅金,河北土豪的鄉兵很重要,現在已經全部動員起來,加緊訓練,雖然這些鄉兵上戰場的機會不大,但依然給他們人人配鎧甲,讓他們萬一遭遇女真正兵攻擊的時候,不至于被屠殺殆盡,而是可以做到結陣自保,等待援兵。如果這些將來押送糧草的鄉兵都可以纏住女真人的話,大戰就容易多了。

  可趙鼎卻憂慮起來:“萬一先封了燕王廣東,他不肯異地又該如何?”

  淵圣太子道:“那就當做救駕之功封給他罷。以燕王之功,封廣東之地,并不為過。”

  趙鼎心里其實也明白,這幾年燕王已經封無可封,不斷寇掠女真人已經不算功勞,可這次救回三圣的功勞,卻無法封賞。爵位上,他已經是親王,無法再高,官職上,什么太尉、太保這樣的三公頭銜也都給了他,大宋朝祖制之內的功勛,燕王已經封遍,再封就只能封土地了。

  “若滅金之后,燕王愿意易地。以兩路換兩路,似乎不足以酬功?”

  那是易地,不是封賞。

  淵圣太子道:“封妻蔭子。燕王世子可繼承燕王王爵,其余兩子卻無封地。李靖已近成年,朝廷大可封其廣南鎮撫,讓其幫燕王鎮撫嶺南,趙相以為如何?”

  推恩令?

  趙鼎更滿意了,看來這太子,不但有雄主的氣質,還有深沉的心機。

  但他還是提醒道:“此時不可操之過急,以免有七王之亂!”

  燕王作亂,可不可小覷,這不是一個簡簡單單清君側誅晁錯能解決的,萬一燕王不認可這種推恩令,他是敢清君的。

  太子道:“這點本王自然有計較。燕王至少也過了知天命的年紀,本王還年輕!”

  趙鼎點點頭,看來是打算燕王死后才動手了,這當然最穩妥。燕王幾個兒子還未成年,燕王已經年邁,沒人知道燕王的年紀,雖然看起來就四十出頭,可燕王自己上報的年紀,卻有五十歲。往寬了算,他再活三十年,那時候淵圣太子不過五十多歲,正是一個君王最好的時間,將燕王的封地,分給他幾個兒子,也就削弱了燕藩。削藩,最好的方法,還是漢武帝的推恩令,除此以外,就沒有成功的例子。

  之后趙鼎跟淵圣太子說了鎮守開封北伐的事宜,他也全部同意。唯一不同的是,他決定讓韓世忠直接參與北伐,而不是留在開封護駕,護駕一個劉琦就足夠了。楊沂中部則留在臨安,看來趙構還是很小心,不愿意最信任的楊沂中離他太遠。

  趙鼎又問關于繼位的問題,淵圣太子表示,他決定奉詔繼位,以皇帝身份北伐。給趙構的,則是一個文憲高圣太上皇帝的封號,封地杭州,也就是現在的臨安府,作為封地,降為州,先例是平江府降為蘇州。

  皇帝趙構、太子趙諶顯然已經商量好了,他這個宰相現在要做的,就是保證這種利益交易順利進行,壓制官僚集團的異議。

  跟趙構已經溝通過了,趙諶這里也沒有意見,一切就按照計劃按部就班的進行。

  很快經過激烈的朝議后,趙鼎奏請淵圣太子鎮守開封,負責北伐事宜,盡管有很多反對意見,最后皇帝圣裁,太子得以啟程。

  燕王配合,不久奏請剛剛抵達開封的太子為北伐統帥,負責全權籌劃北伐事宜。

  皇帝準奏。太子則奏請燕王為副帥,全權負責前線攻守。皇帝準奏。太子又為燕王軍請軍費。皇帝準奏。

  這才是李慢侯讓步的原因,朝廷愿意掏軍費換名義,何樂不為。

  更何況廣東很快就要到手了,在沒什么比這個讓他興奮的。珠江水系,這時代的海船甚至可以逆流而上直達廣西的梧州,這是一條覆蓋極廣的水系,可以讓廣東擁有龐大的經濟腹地,大航海時代具有得天獨厚的開發價值。

  明清兩朝,甚至歷朝歷代對海貿的態度都比較消極,其實最大的原因還是地緣原因。嶺南的兩廣自稱一個地理版塊,有珠江水系溝通,發展海洋經濟十分適合。但越發展,就越外向,在中央權力不足以滲透這里之前,嶺南越向外發展,就越難控制。因此唐宋兩朝,寧可開發福建,以泉州為中心,也不愿意大力開發光州。這是有深層政治原理的。人類歷史上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比如巴西,是沿海地盾構型,越發展內陸,則越脫離沿海中心,所以巴西腹地開發,一直到很晚才開始。

  這些地緣道理,文官們或許不理解,但他們會采取一系列政策,符合這種原理。

  現在已經不存在這些問題了,藩王難制,哪怕用嶺南徹底分裂的代價,換取收回燕王手里的河北,也是十分劃算的。

  李慢侯已經往廣東派遣了官員,不過目前還只是做預備工作,因為這里還沒法立馬交到他手里,他必須先立下一些功勛,才能讓朝臣為他請功,在太子、宰相和皇帝運作下,廣東才會到他手里,這是一個過場,但必須走。現在能做的,只是派人先去了解情況,做好接手廣東的準備。

  這一切都是談妥的,李慢侯更關心的,還是戰局。

  作為李慢侯的對手,兀術不可能不關心,他已經感覺到大難臨頭的氛圍了。

  南朝光明正大的做北伐準備,根本就沒有任何隱藏,反而讓他明白,這是一場生死存亡之戰,沒有任何取巧的可能,只能正面迎戰。

  兀術最大的困難,依然不是軍事上。通過一次次屠戮權貴,他實際上將朝廷軍政大權完全掌握在手里。現在整個金國境內,上上下下的猛安謀克,基本上都是擁護他的,原因很簡單,燕王要滅完顏氏全族的陰影,讓這些人只能選擇跟兀術一起。通過猛安謀克制,完顏氏其實控制了所有生女真部族,尤其是猛安一級,幾乎都是完顏氏子弟。除非他們想滅族,就只能支持兀術。

  通過這些出自完顏氏族的猛安,兀術控制著整個生女真人口。但這些完顏氏猛安,且無法給兀術帶來經濟力量,反而需要兀術貼補他們,否則很多猛安就會破產。猛安謀克制,本來是軍政一體,廉價養兵的一種體制。不需要發軍餉,通過劫掠來維持。阿骨打時代,他們不斷取勝,可以不斷發展。如今他們依然不斷取勝,卻無法劫掠。落后的管理體系在生產上的弊端暴露無疑,基于奴隸制的半耕半牧,積累的財富越來越少。關鍵是連這種積累,都無法穩定進行。

  接連四五年,動蕩不安。混同江一帶的生產,被補奴隊騷擾的時候,還能繼續維持,略有積蓄。但前年開始,補奴隊大舉入侵,東藩奇襲五國城,雖然都被打敗,可脆弱的生產體系崩潰了。聲勢浩大的奴隸起義跟契丹人叛亂聯合起來,不但又鬧了一年,徹底讓脆弱的生產崩潰。今年開始,各地爆發了饑荒。朝廷救援不到位的邊緣,甚至出現了政治崩盤。五國尾城率先反叛,剖阿里部的謀克們密謀殺了完顏氏猛安,竟然投降了東藩的蘇濱路制置使。

  兀術擔心產生邊緣部落的效仿,決定采取強力鎮壓的措施。派出大軍猛攻剖阿里部,最后成功將伯力城拿下,將蘇濱路東藩軍擊退。之后將剖阿里部被俘的大量人口貶為奴隸,震懾其他部族。

  通過雷霆手段滅了剖阿里部之后,接著將五國部其他四部全部內遷,遷到了會寧府,然后將更可靠的完顏部猛安派去五國城。之后將鐵驪、達魯古部全部內遷到會寧府周邊,將完顏部遷到他們那里。連僅剩的契丹部族,涅刺拏古部與突呂不室韋部也內遷了。這兩個契丹部落,是遼國的邊緣契丹人,跟女真部為鄰,習性相同,也是最早投靠女真的契丹部落。從阿骨打時期,也將他們作為女真人看待,同樣是完顏氏控制的猛安謀克,但現在來其他女真部都無法放心,這些契丹部自然也就不可信了。

  經過這么一番調整,會寧府周邊聚集了大量旁系部落,核心的女真完顏部反而散居到了外圍。會寧府似乎變得不那么安全,但有兀術大軍鎮著,看似危險,實則安全,不但不怕這些旁系部族造反,還能像以前那樣,繼續征發他們的男丁,由他們部族的完顏猛安統領,為女真人作戰。反倒是外圍變得更加安全,那些完顏女真猛安、謀克,不可能有任何反叛的可能。

  最大的危機,還是經濟太脆弱。饑荒的發生,通過鎮壓是解決不了的。只能通過恢復生產完成,為了得到恢復生產的時間。兀術已經采取了大量政治手段,其中包括跟東藩談判,將三個皇帝送給東藩。本想能給東藩和宋朝制造麻煩,誰想到沒起到效果。轉頭東藩就開始動員,他們的朝廷甚至也愿意出兵。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