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瓜分世界(15)

  東洲漢國和南洲宋國一直是盟友,雖然沒有跟大燕帝國簽訂同樣的同盟協議,卻簽訂了一個兄弟之盟,做出了大量規定,三國不得介入其他國家對各自的攻擊行為中,這就大大降低了三大國的戰爭風險。大燕帝國開始在本艦上安裝漢國生產的大馬力柴油發動機,這是一個很友好的象征,之前因為缺乏安全的石油供應,大燕帝國的海軍都使用英國人發明的蒸汽輪機,如今則開始使用柴油動力。雖然只是少量實驗性質,卻讓市場認為,柴油是未來的動力,石油擁有美好的明天。

  被債主接管的大食石油公司,也終于融到了足夠的資金,完成了機械改進,大量油田開始穩定出油,而且數座新的大油田被發現。

  石油市場也日益紅火,因為戰爭中的雙方開始進口越來越多的石油和石油制品。隨著戰場僵持,雙方都開始用快速高效的卡車來運輸物資。戰爭不計成本的特征,讓汽車業快速發展起來。

  白女真和法國都有不俗的機械工業,兩國之前也都能生產汽車類產品,但主要是小型拖拉機和收割機這樣的設備,東洲漢國則是大型聯合收割機這樣的農用機器。隨著戰爭進行,兩國的企業不但生產出大量卡車,取代牲口運輸,而且從海外大量進口。

  戰爭消耗,讓歐洲成為一個這個地區從未擔當過的世界主要進口角色,他們不計成本的借債,不計成本的采購戰略物資。

  雖然戰爭有勝負,但戰爭雙方都能從海外借到錢,因為一些海外市場認為,不管勝負,他們都能還錢。

  東洲漢國盛行金融投機,因此這個國家的金融業向來發達,劍州府是最大的金融中心,英法兩國的債券在這里大量買賣,價格時高時低,每當戰場形勢有利的消息傳出,兩國的債券就會上漲。

  燕國上海市場,則為雙方都提供融資服務。債券同樣隨著戰場情況漲跌,而且呈現對沖情形,一方漲,另一方就必然跌,很多對賭的豪客在這里倒騰。

  戰爭債券的大量發行,繁榮了萎靡數年的世界金融市場。融資后的資金又投入到大采購之中,宋國的商船獲得了大筆豐厚的訂單,將宋國、漢國的鋼鐵之類的軍事物資大量運輸到歐洲。

  相比之下,白女真帝國就只能通過大燕帝國采購,因為他們的海岸被封鎖,只能通過陸路運輸。而他們的采購更加直接,英法都進口大量鋼鐵甚至鐵礦石,自己生產武器。白女真大使則直接向大燕帝國的大量公私兵工廠下訂單,采購步槍、大炮等制成品。因為這樣更節省寶貴的運力,另外白女真本國的人力也開始枯竭,大量適齡勞動力投入戰場,導致工廠普遍開工不足。

  戰爭打到第五年,反倒是白女真這個本來被認為人力資源占絕對優勢的國家出現了人力緊張的狀態,英法葡聯盟反倒越打越從容,越打越寬裕。

  一方面是英國也是一個人口增長快速的國家,人口高達六千萬,跟法國相當,但人口年齡結構跟白女真相似,都很年輕,英法兩國相加,就足以壓過白女真。葡萄牙雖然不是一個人口大國,但也有一千多萬人口,多次動員之后,已經武裝了遠超法國要求的兵力,先后向法國戰場投送了五十萬軍隊。當然,法國付出的代價也越來越大,不僅僅是一個丹吉爾港,還將整個摩洛哥讓給了葡萄牙。

  英國一方面從本國動員了一百多萬兵力,然后還逐漸將海外殖民地士兵帶到歐洲。剛果河流域大量黑人士兵開進法國,西非黑人因為沒有經過歷史上殘酷的奴隸貿易,人口基數一直很大,整個非洲人口鐵定超過一億,而剛果河流域,因為豐富的熱帶作物,這里的人口不需要進行耕作,就能喂飽自己,人口數量十分龐大,而且因為落后的醫療條件,人均年齡都不超過四十歲,幾乎沒什么老人,適齡兵源極多。

  英國先后武裝了兩百萬黑人士兵進入法國。法國自己當然也不會放過殖民地豐富的人力資源,法國人統治的北非地區,雖然人口密度不如剛果河流域,但也有兩千萬人口,而且軍事風氣濃厚,大量部落文化下的北非人,只要給的起錢,很樂意當兵。

英法不斷武裝殖民地部隊,白女真卻只能從本國壓榨兵源,勞動力自然日趨緊張。別說工業生產了,連農業人口都無法保證。大量婦  女進入工作崗位,生產炮彈的都成了女人,農場上更是沒有一個男人的影子。在這種情況下,即便進口原材料,也很那加工成武器。

  百萬級的戰爭規模,是以前歷次大戰從沒有過的,重新定義了世界大戰這個概念。也徹底放幾次大戰催生出來的全民義務兵和動員機制成熟。

  東方三國都在向歐洲出口商品,歐洲同類商品卻無法沖擊本國市場,三國市場由三國商人獨享,漸漸走出了經濟危機,步入了新一輪增長。

  可實際上三國享受的戰爭紅利并不是最有價值的,當然最大的份額他們占據了,但對他們來說,占據的份額打,對他們自身規模來說,卻還相當小,只是一個有益的補充,是錦上添花而已。

  可對于一些已經做好準備,開始工業革命的國家來說,這卻是千載難逢的良機。西遼帝國第一個抓住了機會,戰爭初期,西遼帝國還跟白女真作戰,但僅僅一年,就被打敗。卻沒有損失什么,轉而立刻向白女真和神圣羅馬帝國出口物資。

  戰爭時期,西遼帝國的軍事工業就動員了起來,為本國士兵提供物資,如今直接轉向供給白女真和神圣羅馬帝國,幾乎是無縫接軌。大量軍事訂單驅動西遼帝國快速工業化進程,里海油田也持續擴大規模,恰逢一個好機會。

  以前就有的棉紡織工業持續擴大規模,引入新機器,建立新工廠,為交戰雙方加工軍裝到軍靴等全套軍事用品。以前沒什么規模的造船業,也從一些修造廠轉化而來。西遼商船在黑海上,同時向隔著多瑙河對峙的神圣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兩個羅馬帝國運輸軍事物資。作為中立國,幾乎獨享了黑海航運業蛋糕,航運業帶動造船工業出現,開始自給修建現代商船。

  鐵路工業相關產業發展也很快,以前西遼帝國跟東方的中國之間,只有一條陸路鐵路相連。以前鐵路上的生意很淡,通過火車十分稀疏,基本上是一條賠錢鐵路,是大燕帝事鐵路。但現在鐵路上發出的列車終日不決,進入西遼境內后,受限于西遼落后的鐵路網,一段時間很難分銷出去,大量物資積壓在火車站上。

  西遼帝國抓住機會,加快了復線建設,還增修了一條阿姆河直線,擁有了兩條通往東方的鐵路干線。同時跟白女真帝國的鐵路網連通起來,還跟白女真合作,疏通伏爾加河、第聶伯河和頓河河運,河鐵聯運,大大提高效率。

  女真帝國則沒有抓住這個機會,因為他們再次爆發了內戰。伏爾加河流域的一些斯拉夫組織發動了起義,建立了伏爾加公國,這一地區大量女真人逃亡到了烏拉爾河流域,烏拉爾河地區的斯拉夫人也大量逃亡到了伏爾加河流域,人口大對流之后,斯拉夫人和女真人各自在兩條河流域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人口。但雙方人口都在內戰中下降嚴重,這種帶有種族性質的內戰,往往比外戰更加慘烈,失去理智的雙方都做出了許多慘絕人寰的行為,種族仇殺不斷。女真人口從四百多萬下降到了三百萬不到,斯拉夫人人口從上千萬規模,下降到了六百來萬人。

  西遼帝國則接受了大量難民,伏爾加河中上游地區的許多女真人,其實帶有契丹漢兒和漠北民族血統,受種族仇殺影響大量南遷,數十萬人涌入黑海沿岸的西遼工業區。瓦拉幾亞和匈牙利,同樣擁有數百萬西遼遺民,他們不愿意為兩個羅馬帝國作戰,卻被卷入了戰爭,大量從多瑙河南下逃亡。

  西遼至少接受了一百多萬這樣的戰爭難民,正好涌入他們正在工業化的城市,加快了工業化速度。也讓究竟內亂,人口大幅度萎縮的西遼人力資源緊張得到緩解。西遼帝國人口,在丟失了東喀喇汗國、高昌回鶻和乃蠻人等突厥回鶻系民族之后,一度下降到不足一千萬,如今再次超過千萬大關,且高達九成都是契丹漢兒,分布在費爾干納盆地和黑海沿岸兩個區域,中間廣袤的中亞草原,則是一連串頭下軍州串聯,人口稀少,主要以資本化農場為主。

  費爾干納盆地是農業區,身處內陸,長期萎縮,人口已經下降到了四百來萬。這次西遼在黑海沿岸地區,接受了一百多萬外來人口,導致黑海沿岸地區人口數量超過八百萬,遠遠超過費爾干納盆地,成為西遼人口和經濟中心。形成了沿岸工業區,十幾個人口超過十萬的大型城市。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