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 老卒

  和以往的羌人叛亂不同,這次叛亂的主帥并非羌人,而是以三個漢人為首形成的盟軍——金城的韓遂、渭谷的馬騰,以及在抱罕稱王的宋建。

  韓遂,本名韓約,在中平元年鎮壓北宮伯玉叛亂中,為叛軍所劫,后來被迫加入,改名韓遂。

  加入叛軍之后,韓遂表現出的實力亮眼,中平二年,韓遂率領數萬騎兵打著誅殺宦官的旗號入寇三輔,侵逼園陵。漢靈帝遣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征討,不克,韓遂等叛軍實力進一步擴大,擁有十萬之眾,天下為之騷動。

  中平四年,韓遂殺北宮伯玉,擁兵十余萬。四月,涼州刺史耿鄙率六郡兵討伐韓遂。隴西太守李相如、酒泉太守黃衍反叛,與韓遂聯合,耿鄙為別駕所殺。

  馬騰為伏波將軍馬援后人,韓遂叛亂時,郡縣募兵,馬騰應征入伍,被州郡官員看重,任命為軍從事,統領部隊,后征戰有功,提升為軍司馬,遷偏將軍。

  刺史耿鄙死后,馬騰加入叛軍。

  當時,司徒崔烈建議放棄涼州,遭到議郎傅燮的破口大罵。

  漢靈帝雖然是個享樂皇帝,但也知道祖宗疆土不可輕易予人的道理,于是重新啟用皇甫嵩,在陳倉大破叛軍,叛軍就此退去。董卓也在此番平叛中,由副中郎將一路高升至前將軍、封斄鄉侯,食邑一千戶。

  叛軍退回涼州以后,許久沒有動靜,不曾想,最近又搞起了事情。

  韓遂、馬騰、宋建在金城會盟,聯合了諸多羌人豪帥,以漢家官吏殘暴為由頭,重新挑起羌、漢之間的矛盾,聚兵二十萬,向關中進軍。

  涼州各地官吏望風而逃,駐守在隴西的牛輔率軍出戰,結果為賊軍大敗。

  之后,牛輔避城不出,寫信向朝廷告急。

  荀彧收到消息后,使人快馬送往河東,同時令關中一帶的將領,做好迎戰準備。

  至于派誰為帥,還得董卓定奪。

  于是,就有了之前濁河邊上的一幕。

  “早不搞事,晚不搞事,偏偏快過年了,給我來這么一出!”

  董卓手里攥著信簡,恨恨罵上一聲,這些家伙,看來是鐵了心不想讓自己過個好年!

  “你們怎么看?”

  董卓將叛亂之事與身旁幾人說了,想聽聽他們意見。

  “太師,涼州雖是貧瘠荒涼之地,但也是我大漢疆土,不容有失!”荀攸最先出聲,滿滿的正氣十足。

  就連年歲較小的司馬懿此刻也認真說道:“義父,孩兒也認為此番不能坐視不理,叛軍襲擾涼州已不是一天兩天,一日不徹底拔出,他們就如同跗骨之蛆,稍微喘口氣,就又能死灰復燃。”

  “奉先,你怎么說?”

  “只要義父開口,刀山火海,我也是不懼的。”

  呂布在河岸迎著寒風,給赤菟順毛。

  戰場于他而言,就是第二個家。

  “沒用的棋子,就該拔了。”

  李儒最后發言,緩緩說著,蛇瞳中透著一股陰冷。

  其實,當年董卓平叛時,本有機會干掉這些叛軍,但在李儒的建議下,最終還是放掉了韓遂等人。

  他要用這些叛軍來牽制朝廷,只要有這些叛軍在,朝廷就一定用得著董卓,董卓也才能更加安穩的在涼州擴充實力,一旦叛軍沒了,董卓手握重兵,朝廷會不卸磨殺驢?

  這種鳥盡弓藏的例子,歷史上數不勝數。

  但如今,穿越成為董卓的董卓已然代表了朝廷,這天下就是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所以,不能再繼續放任叛軍禍害涼州諸地了。

  眺望了一眼濁河對岸,董卓有些不舍的收回目光,隨即勒馬掉頭,惡狠狠地吼了一聲:“走,先去關中!”

  于是,董卓改道蒲坂津,從那里直入關中。

  到達關中以后,這里已經集合了五萬兵馬,包括糧草輜重等等,一應俱全。

  也由此可見,荀彧的辦事效率極高。

  董卓不是拖沓之人,領了兵馬,就直接出關中進軍西涼。

  出發時,京兆官員皆來相送。

  路過西城門,有一道略微佝僂的身影映入眼簾。

  他身穿普通士卒軍衣,手中持握長戟,站在城門口的右側,努力將身子挺直,額上頭發白去許多,曾經的上將威嚴不在,歲月在他臉上刻下溝壑與滄桑。

  董卓從城里率軍騎馬走出,他和其他的站崗士卒望見,皆是拜服于地。

  黑色的雄健駿馬在男人面前停下了蹄步。

  “義真,你可知會有今日?”

  董卓也不下馬,就在馬背上俯視著這個曾經的頂頭上司。

  義真?

  聽到這個名諱時,身旁的呂布怔楞了一下,待他反應過來之后,眼神中便有些不敢置信。難道說,這個看起來日薄西山的老卒,竟是當年的大漢名將!

  即便是呂布如此傲氣之人,在得知眼前老卒身份之后,目光中也不由的多了幾分崇敬。

  “安知明公乃至於是!”(這句話我翻譯不來……)

  老卒低著頭,話里似是有些認慫的意思。

  “當年的你,可不像現在這樣。”

  董卓笑說起來,對于‘明公’這個稱呼,他還是比較滿意。

  當年,皇甫嵩與董卓平叛西涼,董卓雖是副手,但根本不鳥皇甫嵩,而且時常頂撞。兩人政見不合,時常吵得面紅耳赤,于是就有人勸皇甫嵩除掉董卓,皇甫嵩沒同意,只是不斷向朝廷上遞奏章,呈報董卓的違逆之舉。

  董卓也因此記恨,掌權之后,就隨便尋了個罪名,把皇甫嵩發配到關中,當個守城小吏,天天在城門站崗,以此作為羞辱。

  “鴻鵠有遠大志向,只是燕雀不知道而已。”

  皇甫嵩卻道:“當初我與明公皆為鴻鵠,只是沒想到,明公您今天變成了鳳凰!”

  董卓對此大笑起來:“你早服我,今天就不用拜了。”

  說著,董卓親自下馬將皇甫嵩扶起,問他:涼州叛亂再起,義真還能戰否?

  這一番話,皇甫嵩有些始料未及,甚至不敢相信,但他還是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了最堅定的回應:“只要明公不嫌棄我這老卒,我就愿意隨明公走上一遭。”

  董卓等的就是這話。

  他向后招了招手,立馬有兩人上前。

  一人手捧寶甲,一人持牽駿馬。

  “請皇甫將軍,披甲上馬!”

  董卓率先高喊。

  身后的關中將士無不齊呼:恭請皇甫將軍,披甲上馬!

  這位昔日的大漢名將,如今的守城老卒,在這一聲聲的呼喚聲中,濕了眼眶。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