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067 殖民現狀

  林涵留給了范倫丁娜足夠的時間來思考。對于一個在宗教斗爭中失敗的前宗教領袖,林涵確定他的提議還是有足夠的吸引力的。

  造神是個很寬泛的概念,無論是另立新宗教、重塑神靈形象還是在同宗教中樹立新的權威,這其中有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這也不是要逼迫范倫丁娜改變信仰,林涵相信她一定能了解自己的意思。幾千年前神之子還是個被羅馬帝國迫害的閃米特人,而現在星辰教會中神龕里的卻是個沒有具體面孔的女神形象。

  隨著歷史發展,宗教也在不斷經歷著發展和改造。這種改革的動力有自發的也有來自外部的強力,而林涵想得到的就是一股可以被掌控的,能夠用來對抗其他宗教的力量。

  無論范倫丁娜同意與否,可以確定的是她現在需要林涵的幫助。至于是不是要選擇合作,那就是范倫丁娜自己需要作出的決定了。

  林涵連接上基地的主控系統,以指揮官身份為這位前圣女調整了部分權限。之前在松鴉號上,林涵幾人就討論了針對范倫丁娜的方案。讓她多走走看看,再加上一些適當的引導。林涵覺得這里會為她帶來足夠的震撼。

  離開觀景平臺,林涵走向了自己的辦公室。剛才和范倫丁娜聊天看向天宮星時,他才發現地面殖民基地的大小有點超出他的想象。居然可以從近地軌道上以肉眼看到。他離開的時間并不長,殖民基地卻發展到了這樣的規模。

  自從回到天宮星也一直被其他事情分心,并沒有關注到地面殖民基地的發展。這會他有點迫不及待想要看看行星表面的具體情況了。

  再次走進辦公室的艙門,感受著那股稍帶點潮濕的空氣,林涵承認他確實很喜歡這里的環境。看慣了艦船和母港中的合金建筑模塊,偶爾感受下自然的環境,確實是一種別樣的體驗。

  嘴里啃著一顆青蘋果,林涵一屁股坐在了自己的辦公椅上。連接到行星殖民數據庫,開啟了地表殖民系統。

  桌面的投影設備啟動,將整個天宮星系的完整星圖投射到半空中。目前恒星系中所有的人類活動地點全部被標記出來。除了天宮星附近,林涵還注意到在兩條小行星帶中也出現了航行記錄。

  點開詳細情況看了一眼,并不是探索艦,而是由運輸艦組成的編隊。這應該是在利用運輸艦上的簡易采礦設備和無人機進行的太空采掘工作。

  近地軌道上的船塢剛剛完工,計劃中的工業采礦艦也還沒有開始建造。雖說運輸艦采礦效率和特種專業艦肯定無法比較,但聊勝于無。這也算是對艦隊現有力量的充分使用了。

  另外林涵并沒有在星圖上看到衛星上發現先驅者石碑的地點,啟用更高權限之后,發掘地點才被重新標記出來。根據星圖上面的顯示,李羨在采掘地點周圍投送了數個武裝平臺,維持了一定程度的守備力量。

  除此之外還安放了一個中性定點隱秘設備,將整個發掘地點周邊幾乎三平方公里全部納入隱藏范圍。如果不是戰列級別的掃描設備進行定向探查掃描,這個地點就像是從衛星上被抹去了一般。

  有些滿意地點點頭,林涵才拉動視角,放大了旁邊的天宮星。天宮星地表海洋大概覆蓋了一半左右的面積。如果按照初步制定的環境改造方案,徹底完成地球化之后的天宮星海洋覆蓋面積會達到約67,略低于地球上的海洋面積。

  目前天宮星上四塊大陸,分別位于兩極以及東西半球。位于東半球的大陸面積占總陸地面積的80,因此被稱為主大陸。整體呈啞鈴狀,啞鈴兩頭分別位于南北兩側,中間由一段狹長的大陸橋連接。

  根據構建出的生態模型,當地球化改造完成后,氣溫下降海平面上升。升起的水面將淹沒這條大陸橋,將整個主大陸一分為二。

  他們在建設殖民基地時就是按照改造完成之后的天宮星設計,所以現在數據庫中顯示的大陸就是五塊。只不過現在還沒有命名,只是按照北大陸、南大陸、東大陸、以及南北兩極大陸來標注。

  等到第二次全體會議之后,他們就將為這些大陸分別取名,同樣會被取名的還有星系中的恒星、其他行星、數個矮行星以及天宮星的兩顆衛星。

  殖民基地所在的地方位于北大陸的邊緣。林涵接著放大桌上的投影,殖民基地的全貌展現在他的眼前。

  此時的殖民基地已經達到了46平方公里,3000多殖民生力軍的加入大大加速了基地的建設速度。當然并不是全部46平方公里上全部都造上了建筑,而是基地平整了這么大的面積完成了最基礎的建設。

  上百座造型各異的建筑環繞著最中心的初期殖民基地,互相間隔很遠分布在正片區域。這些建筑都是分類明確的核心功能性設施。完成布置之后只需要足夠的材料和人力就能以自身為中心開始布設附屬設施。這也是目前各個建筑之間保持很大間隔的原因。

  整個基地中,各種工程車輛以及成片的工蜂微型機器人群穿梭在建筑間,運輸著各類材料到新的建筑工地并不斷向外擴展著整個基地的范圍。

  在基地的東南方向,這里是除了殖民地核心區之外唯一一處有著成片建筑的區域。一座座橄欖型的建筑拔地而起互相連接,建筑大小不同但保持著相同的建筑風格。這片區域是殖民者的居住區,也是現階段主要進行工程建設的區域。

  點開相關信息,所有的居住單元已經完成,可以為超過4000名殖民者提供舒適的居住空間。除此之外,休閑區、娛樂區、辦公區、教育區、行政區都在進行相應的建設。林涵甚至還在建筑列表的最后看到了幼兒園和小學。

  第一期居民區計劃建造可以安置兩萬人的設施,這是在為殖民者克隆計劃做鋪墊。當整個殖民基地的生物科技設施和資源提供設施足夠完整時,他們就可以啟動這個計劃,將運輸艦中儲存的大量優良基因轉化為活生生的人類。

  將鏡頭拉遠一些,一條條運輸通道和軌道以殖民基地為中心向四周放射分布。最遠的軌道甚至蔓延到了數百公里之外。目前這些道路和軌道都是在為資源采集點服務,將各種類型經過初加工的原材料送往基地的生產建筑。

  打開生產界面:從最基礎的貴金屬、合金、礦物塊;加工后的材料:生物質、先進生物纖維、納米材料團;一直到高級材料:微纖維建筑模塊、微型機械結構、納米機器人集合等等。

  整個基地已經建立起了一整套完整的工業生產鏈條,不僅滿足了自身的建設需求偶爾還能為軌道上的太空建設工程提供一些所需的材料。從現在的總覽來看,天宮星地表殖民基地已經進入了完全自給自足的狀態。隨著更多的高端生產建筑完成,這種速度只會越來越快。

  林涵此時正翻看著母港和地面基地之間的各種通信記錄,他發現好幾次地面都出現了一些無法解決的緊急。不過都即使接受到了來自母港的幫助,而大多數解決方案的署名都是——李羨。

  自己還真的是撿到寶了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