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183 一言難盡

  “我想嘲諷他的外貌。”宋寧和宋元時咬耳朵。

  “子慕。”宋元時無奈地道,“他會聽見。”

  宋寧點頭:“知道了,我偷偷說。”

  宋元時無負手立著,無語。

  鄭紅申一到,大家都安靜下來,原本做什么不做什么的人都站起來,隨意地行了禮。

  鄭紅申在最后的主位停下來,站在桌案前面,大家各自也站在自己的桌案前面。

  “今日主要有兩件大事,一是春耕,今日必須要調度人手,趕緊去各州縣巡視,回來報于我聽。”

  “大人,布政使那邊的補貼的春種還沒有到,今天下州府也是空跑。”一位穿著知州衣服,頭頂的頭發稀疏的官員回話,宋元時在宋寧耳邊介紹,“這位方臉、大耳應該是孫維力,衛輝人士,進士出身,今年三十有六。”

  宋寧望著宋元時。

  “我托了朋友查問過。”

  宋寧問道:“為什么不先告訴我。”

  宋元時道:“這是我要做的事,你想知道的只要問我就行了。”

  宋寧給他豎起個大拇指。

  同樣陌生的環境,宋元時都能憑樣貌特點對號入座報人名了,而她還在嘲諷別人的長相。

  她反省。

  “春種還沒有到?”鄭紅申搖頭,“你且寫信去催一回。”

  孫維力應是。

  “還有第二件事,”鄭紅申忽然對一位男子道,“程之啊,今日你們理刑館的推官要到任,你準備一下。”

  宋寧忙舉手,喊道:“下官宋世安,給鄭大人、各位大人問安。”

  鄭紅申打量著宋寧。

  宋元時把昨天寫好的自薦書給她,宋寧拿著上去交給鄭紅申。

  正堂里,一雙雙眼睛再次打量她。

  她一路叉手給禮。

  眾人漠然看著她,沒什么表情。

  “歡迎你來這里。”鄭紅申道,“不過,濟南府理刑館本就有一位代職推官。”

  “雖說你來了,可本官也不能就這么將他官職擼了,而最近衙門也沒合適的地方給他。”

  “正好,理刑館事情多,就讓他給你幫忙吧。他對濟南府和理刑館熟悉,有他在你也能早些上手。”

  說著,指著一位中等個,三十左右精瘦的男子,道:“程之,給宋大人問安。”

  因為是左膩官,所以也有地方知府自己定奪官員。早些年買賣官職中,就有推官在列。

  “他是分管糧道的邱華章邱大人的妻弟,舉人出身。”宋元時道。

  宋寧受了程之的禮,略回了,含笑道:“往后還請程大人照拂了。”

  “不敢當,宋大人狀元出身,足智多謀才高八斗,哪用我孝廉舉子照拂啊。”

  他一說,四周有人竊笑。

  堂堂狀元郎,誰不知道呢?

  如今貶斥到這里,一個七品左膩官,這可是狀元史上前所未有的恥辱。

  這就是夫人和如夫人的區別。

  大家看笑話,等這位大名鼎鼎,閣老兒子去年狀元要怎么尷尬。

  宋元時眉頭略蹙,正要說話,就聽到宋寧望著程之道:“果然民風淳樸直接啊,嫉妒別人都這么直接的說出來的啊。”

  “我也嫉妒你哦。”宋寧指著程之。

  程之一愣,忍怒嗤笑道:“大人說笑了,我區區孝廉,哪有您嫉妒的地方。”

  宋寧道:“嫉妒你皮厚,明知道不如我,還還酸不溜丟的說話。”

  “你!”程之臉通紅,發怒要說話,卻被宋寧打斷,“莫要說了,往后我們就是同僚了,說多了傷感情。”

  四周安靜,所有人的面色都古怪的很。

  他居然擔心宋寧吃虧,宋元時失笑,他真的是多慮了。

  鄭紅申細細的眼睛打量了一眼宋寧,揮手和稀泥,道:“說的對,往后都的同僚了,大家對宋大人多照顧照顧。”

  “本官還有事待辦,各位也都忙著吧。”

  鄭紅申揮手,又和宋寧道:“你坐在……”他目光一掃,沒找著,就問程之,“你們宋大人的辦公桌案呢?”

  “這兒。”程之指著他自己的對面,一張灰撲撲的桌子。

  桌子上一層灰塵還有有瓜子殼糕點碎沫。

  “這太不像話了,知道宋大人要來還不快點收拾好。”鄭紅申喊了兩個差役過來,幫宋寧收拾桌子。

  他自己拂袖出了正堂,走了。

  兩個差役,速度極快地抹了桌子,把地掃了。

  正堂里很安靜,大家都看著宋寧,非常直白地打量。

  如果換成別人,第一天上任就有這樣的冷遇和譏諷,不是生氣也得傷心失落。

  可看宋大人,莫說傷心,怕是心情比誰都好。

  宋寧將隔壁站著的兩位大人的椅子拖過來,坐了。

  那兩個人看著她目瞪口呆。

  “我新來的,也不知道要怎么辦公,我的理刑館在哪里都不曉得。”

  “二位大人先借我們坐一坐。”

  那兩個人臉色難看,哼哼了兩聲,互相道:“去做事吧。”

  兩人也走了。

  再看四周,做事的做事,出門的出門。

  好在,抽水煙推牌九的倒是收了,方才吃早飯和嗑瓜子的也把攤子收起來了。

  整個正堂二十二張桌子,刨去等活的差役和各人的幕僚隨從,十五六位官員們都開始做事了。

  看來,剛才是上班前的交流活動。

  大家該做事的還是做事的。

  宋寧看向對面的程之。

  程之的桌案上有很多文件,他譏諷地掃了眼宋寧,頭也不回地走了。

  不準備給她介紹,也不可能引路。

  宋寧摸了摸鼻子和宋元時道:“我剛才是不是不該諷刺他?”

  宋元時稀奇了:“你這是后悔了?再來一次你會忍了他的挑釁?”

  “只可惜不能動手。”

  宋元時失笑:“我去和他聊一聊吧,強龍壓不過地頭蛇。”

  “不去,要面子。”宋寧道,“咱自己去理刑館走一遭。”

  兩個人出門而去。

  他們一走,正堂內大家就毫無顧忌了,有官員壓低了聲音,道:“圣上為何將他貶斥到咱們這里來?圣上何時連小小的推官之職位也要管了?”

  有人替程之不平。

  “我托人問過,這是談判失敗在京城待不下去了,所以圣上就尋了個去處給他。”有人自信地道。

  “那就是來走個過場,過個一年半載尋個由頭還得調任回去。”

  大家一致同意。

  “看他那嬉皮笑臉二世祖樣也不是做事的人。”這位官員說完,望著邱華章,“邱大人,此事您知道多少?”

  程之是邱華章的妻弟。

  “過完年新官調任的文書才到府衙,你們知道的時候,我也是才知道。”邱華章樂呵呵地道,“圣上既然讓宋大人來,肯定是他有過人之處。”

  “讓程之好好輔佐就行了。”

  “大人您就是脾氣好,這樣占著父親朝中關系的人,根本不用顧忌,弄他幾回就行了。”

  邱華章擺著手說不能如此。

  宋寧沿著六房廊屋溜達。

  正堂是副職們集體辦公的場所,但他們或許還有自己的主管部門,比如理刑館、照磨所……這些官員可以在正堂辦公,也可以回到自己的部門。

  理刑館在六房最西面,單開一道門對著北平路,這就是推官審案過堂的正堂。

  府衙還設一堂,則是知府過堂之處,則在府衙東面,靠四明路。

  宋寧站在理刑館門口,雖說院門是關著的,但水煙的氣味和推牌九的聲音很清晰,相當的熱鬧。

  她推開了院門。

  院子分前后院,前面是起居辦公來往,后面則是理刑館儲放案件卷宗、兵器等書房和倉庫。

  前院四間房間,都關著門的。

  正中間里面說話聲最大,她推開門,就看到四個穿著捕快袍服的半百男子,或蹲著或坐在長凳上,圍著八仙桌,正好四面,稀里嘩啦推牌九。

  為何說半百男子,因為這四個人年紀至少都在五十以上。

  四個人停下手里的活,看著她身上的官服。

  “宋大人?”其中正對著門的男子放了牌九,“您是京中派來的推官宋大人?”

  宋寧頷首。

  其他三個人也上前來行禮。

  “把牌九收了,給大人上茶。”當先說話的人上來介紹自己,“小的麻殼,人稱麻六。十八歲進理刑館,迄今三十三年了。”

  這都五十一?

  “麻六。”宋寧和宋元時坐下來,又看向其他三個人。

  三個人也各自介紹自己。

  年紀最大的不是麻六,而是五十有六的老童,原名不肯說,只說不夠響亮,讓宋寧喚他老童。

  其次則是楊長更,四十七。另一位叫王慶同,四十八歲,但腿腳不便,說右腿追賊的時候,把膝蓋摔碎了,一直瘸腿。

  “理刑館只有你們四位捕快?”宋元時問道。

  這一點他沒查。

  “從三年前開始,理刑館就剩我們四個人了。”麻六道,“拿一點錢養不活一家人,有點本事的早就走了。”

  宋寧蹙眉:“別處的捕快收入不菲,何以你們這么心酸?”

  大周衙門各府州縣的衙門,對案件處理的流程和方式雖有不同,但大同小異。

  別的地方捕快能通過查辦舊案,敲邊鼓苦主掙錢,他們怎么會掙不到錢?

  而且,這推開門居然只有四位年老的捕快。

  “一言難盡,宋大人。”老童嘆氣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