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574 你說說看

  清早,宋寧沐浴更衣換了官袍,站在鏡子前扶正了帽子。

  秋意掩面在她身后偷笑,低聲道:“大人,您越來越像男人,俊俏。”

  宋寧露出了一個風流倜儻的笑容,勾了勾秋意的下巴,道:“得,郡主不在家,今晚你陪爺覺覺。”

  “陪就陪,又不是沒陪我。”秋意道。

  宋寧指了指她:“面皮有進步,接近于城墻的厚度。”

  “奴婢以前臉皮多薄,都是因為跟著您才變成這樣的,反正奴婢是沒地兒去了,你得好好負責!”秋意笑著道。

  宋寧往外走,身前斜掛著一個布包,包里是水和楊氏早上烙的餡餅、手里還提著一個“公文包”,包里放的是她要打唐太文的資料。

  “還真是要給你們找婆家了,這事兒得好好想想。”宋寧道。

  “啊?真找啊,奴婢是開玩笑的。”秋意急了,宋寧冷笑一聲,道,“你考慮一下我兄弟苗苗,雖長的肥頭大耳不甚美麗,但心底純善是良配。”

  秋意搖頭:“奴婢不嫁人。大人您快去早朝吧,別耽誤時間了。”

  說著把房門關了。

  宋寧訕訕然走了。昨天晚上她去齊王府了,闌風和伏雨回稟了他們運回來的尸體的姓名和來歷。

  還查了田都鏢局的背景和那些人的去向。

  打太子不是她做的事,這個交給趙熠。趙熠有數,怎么推這件事。

  “大人您上朝去了啊。”烏憲也正背著書包出門,看見宋寧忙貼上去,“大人,為了你的首輔要努力啊!”

  宋寧挑眉:“先做大理寺卿,后面再說。你好好讀書,別還沒秋試人頭就送我了。”

  “呸呸呸,不吉利。”烏憲笑嘻嘻去學堂。

  “柴大人早上好!”

  招呼打了一路,看到了唐太文:“唐大人,近日可好啊!”

  “好!”唐太文也不客氣,“小宋大人不在衙門的時候,一切靜好。”

  宋寧點了點頭:“可惜了,一會兒您就享受不到這樣的時光了。”

  唐太文神色不動,回道:“是嗎?我兒時鄰居家養了一條狗,有一次狗發瘋撲上來咬我,我雖讓他咬了可卻也用磚頭拍死了它。”

  說著,意味深長地一笑。

  宋寧舔了舔牙齒,沖他擠眉弄眼。

  “無恥!”唐太文拂袖進到金殿。

  宋寧還是規規矩矩地站在門邊上,計春先出來趙熾出來,在龍座上落座,看到了宋寧,也不著急問她什么話,按往常規矩,大家回稟事務。

  該批復的批復該駁回的駁回。

  大約一個時辰,眾人正在討論蕭撻重元今天一反常態,前幾日居然帶兵來了,打了兩戰后兵還沒退。

  有人猜測是不是蕭撻重元生病了,想在死前給他兒子留下點東西。

  他兒子今年才十四歲,沒有可以奪權的叔伯,但虎視眈眈的人卻依舊不少。

  大家正各抒己見說的起勁,忽然聞到了韭菜味兒,有人嗅著鼻子,不敢說。以為是后宮里在烙韭菜餅,氣味傳過來了。

  “什么味兒?”趙熾問道,“何人在吃韭菜餅?”

  太沖人。

  幾乎話一落,所有人都轉頭看向門口,有人在“郊游”,地上放著水壺,餡餅排在牛皮紙上,四個餅子加上她手里的一個,估計得帶了六個餅。

  所有人都黑了臉。

  趙熾咬牙道:“小宋愛卿,你胃口不小啊,一早上吃六個餅?”

“不是,這四個給圣上您準備的,微臣不能吃獨食嘛!”說著,要把四個餅子塞回去給趙熾送上去  趙熾就差翻白眼了。

  宋寧沒再吃,但金殿上剛才說的話題被打斷了,宋寧擦擦嘴站在中間:“那個,微臣能回稟事情了嗎?”

  “各位愛卿的事情都說完了?”趙熾問眾人。

  大家都應是了,有事情的決定午朝再說。

  宋寧咳嗽了一聲,將卷宗拿出來了。

  有人幸災樂禍地看著唐太文,致以默哀。

  “月前,微臣找到了兩樁案件,一樁是保定府的案子,一樁是洛陽的案件。但由于回來的路上發生了一點意外,就沒有去保定,而是直接回的京城了。”

  “至于發生了什么事,那簡直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可怕。”宋寧對趙熾道,“微臣能站在這里,真的是托您的福啊。”

  趙熾揚眉,問道:“什么事,說的這般夸張。”

  “截殺!將近六百人,高頭大馬手持長刀,在黑夜里將我們團團圍住截殺我們。”宋寧開始說,“怎么回事呢,且聽微臣慢慢說。”

  她就開始繪聲繪色描述那天晚上的事情,從進客棧到炸茅房、被大部隊圍殺到來了一群江湖義士救援,否則他們都得死。

  重點是齊王受傷了,胳膊被砍差點斷了。

  在路上休養了幾日趕回京城復命。

  她說完,擦了擦眼淚:“經此一役,微臣感覺到生命的可貴,微臣一定好好活著,為圣上朝廷效力,發光發熱把這一輩子的能力發揮到極致。”

  唐太文翻了個白眼。

  “真是豈有此理,此事一定要細細查證清楚。”趙熾很生氣,吩咐魏訓昌,“事情在河南境內發生,傳朕旨意,讓他們十天內必須給朕一個滿意地答復。”

  “是!”魏訓昌應了。

  宋寧行禮:“微臣謝圣恩。”

  趙熾頷首。

  宋寧忙整理了情緒,掏出帕子擦了擦眼淚,喝了口水,剛才說的刺殺截殺的事情就翻篇過去了。

  她開始抖落手里的卷宗:“由于發生了意外,于是只查了一個案件,就是這個天權二十二年的案子。”

  “這個案子,經由洛陽縣衙查證后,一路過河南提刑衙門到大理寺,又因死者堂兄王學冰一直申訴,此案最終落在唐太文手中,由他重審。”

  “但結果卻讓人失望,他勞民傷財費時間的重查案件,卻無視申訴人提供疑點和證言,糊弄了一番維持了原判。”

  她話落,有人道:“這種案子到大理寺,說句實話,重查不易!”

  宋寧看向說話的人:“下官重查了,并且查得很容易。再說,容易還是難并不是查案人的關鍵,真相才是!”

  “如果辦案的人嫌麻煩,嫌過程繁復而簡化敷衍,那么此人就不配為官提刑!”

  那人被她噎的沒話說。

  “申訴人王學冰當初提交的求證疑點就是王學柱的沒有殺人動機。”宋寧道,“但唐大人無視了,糊弄了他定了此案。這一糊弄的,后果就是王學柱被斬首,一個大好青年平白含冤而死。”

  “其次,真正的殺人兇手,又再次犯案了!”

  有人聽到這就吃驚了,這個后果就太嚴重了。

  呂孝仁問道:“難道你帶去的洛陽復審的廖苗氏案件,是同一個兇手?”

  “是!”宋寧道。

  呂孝仁嘆氣,搖了搖頭道:“這確實不該發生的。”

  “案件經過如此……微臣著手開始查辦的時候,就發現了王學柱的疑點。他確實沒有動機,因為在那天早上,他即將去讀書了,這個機會是他等了十七年才等到的。他機緣巧合救了先生,先生才同意免束脩讓他旁聽。”

  “也正因為此,他早早去打豬草,就為了早點去學堂。”

  “這本來是一件非常簡單的巧合,但凡用心查證,就一定會獲知的。有了這一點,但凡有辦案經驗的人都會存疑重查,案子雖不一定能真相大白,但一定不會造成冤案,讓一個無故的年青人冤枉被斬首。”

  宋寧看向唐太文:“唐大人,我只想問您一句,這個案子到您手里的時候,您真正查過嗎?”

  “您找不到兇手我不怪您,可您不該看不出疑點啊!”宋寧質問道。

  唐太文面無表情地回道:“我們是大理寺不過是復審,本官雖有責任卻絕非主責,小宋大人應該問責縣令等人。”

  “他們是第一線辦案人員,你說的這么簡單就能發現的問題他們都沒有發現,卻來問責我?”

有官員附和唐太文:“是啊,這些查辦案子縣令捕快才是重責,唐大人頂多略有失察罷了。”奇奇小說全網  “笑話,這些基層辦案的捕快他要是比大理寺卿厲害,那就是他們站在這里了!”宋寧道,“說話人人都會說,辦事人人都會辦,爾等吃皇糧,國朝一年這么多錢養著各位,百姓見到你們畢恭畢敬地愛戴著,你們就這樣辦事的?居然有臉和捕快對比責任?”

  “長個腦袋的人都知道,官位越高擔責任就越大。怎么,得好處表功勞的是你們,犯錯的就只能是別人嗎?”

  宋寧盯著唐太文,走近一步,道:“唐大人說說看,這是什么道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