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零八十章 馭人之道

  三巨頭不會懷疑陳康杰的這方面能力,相對來說,陳康杰比他們更加專業,否則也不可能小小年紀就創造了如此令人咂舌的巨額財富。

  “這次就得全靠你了,我們名義上能夠拿出來支持的資金有兩千八百億美元,但是實話告訴你,能夠支持你的僅有一千億美元而已,其余的差額部分,要靠你自己想辦法。我在這里代表國家感謝你,如果你能幫助香港抵御這場災難,那么你不僅僅是香港的恩人,還是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大功臣”,衛中華語氣誠懇認真的對陳康杰說道小說章節。

  “這我知曉,即便你們不說,我也會盡全力的,至于資金的問題,我們就多方籌措吧,不過你們還是得做好兩千八百億美元都被貢獻出來的打算。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才能做成這件事,謹慎是好事,不過想必你們也清楚,畏首畏尾乃兵家大忌”,陳康杰眼睛一轉,機靈的說道。

  并不是陳康杰自己拿不出那么多錢,他這么說,是不希望上頭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錢。因此,他計劃后面還是得將國內的外匯儲備全部調出來,只不過這些錢是不會虧的,即便虧,陳康杰自己也能彌補得了。

  “總理,這方面你們還是好好研究一下吧,小杰說的有道理,如果我們都沒有一往無前的勇氣,前方就會氣餒”,沉吟少頃,衛中華既是征詢又像是命令的對坐在他左手邊的總理說道。

  “好吧,回頭我就找央行和財政部的同志以及gwY班子會商研究一下,不過最好還是別都使用,年底我們馬上就得償還兩百億的外債以及利息”,總理深思之后,實事求是的說道。

  我們國家的外匯儲備一大用途就是用來償還外債,如果一旦出現不能按時償還的情況,就會帶來債務危機,從而影響我們的信用質量以及國際聲譽,這是作為政府首腦的總理所不愿看到的,那塊工作他是第一責任人。

  “我想問一下,你們既然要成立應對的指揮小組,那么到底誰是最后的決策人和領導者,是某位國內高層領導,還是香港金管局,還是我們這邊。這方面是要確定的,否則政令不暢,責任也不好判定哦”,這個問題在陳康杰的腦子里已經醞釀了許久,這個時候他不得不直接問出來。

  這是個大問題,國內經常在很多事情上發生扯皮就是源于此。最典型的一個詞就是“有關部門”,這個部門是國內最常見,最耳熟能詳,但是老百姓又最搞不清楚的部門。用群眾戲謔的話來說,這是一個你不需要時時時處處都在身邊,但在你真正需要時又怎么都找不到的部門。

  這個詞語的發明,不得不說是和國內很多事務屬于交叉管理及多頭管理有著直接的關系,往往一件事,可以牽扯到幾個部門甚至十幾個部門,似乎誰都管又似乎誰都不管,反正出現了成績就搶,出現了責任就推,遇到辦這事的老百姓就躲,結果老百姓只能在他們的推諉和扯皮中暈頭轉向,不知所以。

  就因為這個,所以陳康杰必須要弄清楚指揮小組的架構和責權,免得到時有人陽奉陰違。

  表面上看起來,陳康杰只是隨意的一問,似乎誰來指揮都可以,然其核心內容是,陳康杰要主導權。在這種大事上,他是不會愿意接受那些官員的領導的,直白一點來說就是陳康杰并不是很信任他們。

  陳康杰問到這個問題,三位大佬都沉默了。按照他們之前的想法,此事會由一位副總理暗中領導,具體執行人為香港特首,匯聚的人包括央行的行長,財政部的部長,香港金管局局長,財政司司長以及四名咨詢的經濟學家。現在陳康杰加入進來,而且他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就出現了取舍的問題。

  他們也從陳康杰的問話中捕捉到意思他的意思。一旦不由陳康杰指揮,他必然會受影響,也許就不會盡全力。可是如果由他領導,其他人的面子不好放,他的年齡擺在那里,政府中又不任職,那些高官們會聽命嗎?還有一點需要考慮的是,陳康杰真親自出面?那樣他的身份秘密就會泄露,這是眾人也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志邦同志,你怎么看?”,想了一會,衛中華沒有做決定,而是側身問右手邊的趙志邦。

  對于趙志邦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單純理性角度來說,他應該支持陳康杰,他知道那是最好的選擇。但是感性以及多重考量來說,他又覺得不能讓陳康杰來主導。

  思慮之間,趙志邦有些舉棋不定,然而沒有過多的時間給他思考,衛中華,陳康杰以及總理都在盯著他。

  舒了一口氣之后,趙志邦第一次發言了,而且他的理智最終戰勝了感性,“我覺得既然我們找小杰幫忙,就說明我們是信任他的。實事求是的講,他的經驗比我們的那些官員和專家都要有效和專業,他的成就已經早就說明這一點,所以,為了結果的勝利,我覺得還是交給他比較合適”。

  “嗯,總理,你怎么看?”,衛中華未做評判,又側身轉向左手邊問道。

  總理的眼神明顯有些飄忽,表情有些猶豫與不定。他現在是有矛盾的,既想完成任務,又想政府自己主導,然而當著陳康杰的面,在趙志邦已經表態的情況下,他真的為難了,更讓他為難的是,衛中華已經隱隱的顯現出了他的態度和想法。

  按理說,這樣的問題應該先問總理才是正理,然而衛中華卻反過來先問趙志邦,這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況且趙志邦表明了想法,他卻不置可否,更加反應了他的內心。

  “我也贊同小杰來主導這件事,雖然他看起來年紀小,但是經驗是十分豐富的,我們完全相信他有這個能力”,權衡之下,總理還是做出了英明的決定。

  “好,既然你們兩位都支持小杰來全權做這件事,我就沒有理由反對了。小杰,你都聽到了,我們都支持你,相信你,你就甩開膀子干吧”,衛中華左右點頭,順著臺階下,最后還豪氣的說道。

  這件事給陳康杰上了很好的一課,他很是佩服衛中華的馭人知道。明明自己已經拿定主意,偏偏不說出來,使用了一點小小的策略,就讓下屬們代勞了,最后還搞得他是尊重下屬和同事的意見一樣。

  古代有一位英明君王曾經說過,他的高明之處就是讓大臣紛紛充分發表他們的看法,然后他再來結合各家意見折中拍板,這樣就讓每個大臣覺得他是在采用自己的意見,因此他們除了感激涕零之外,還會更加積極的去完成那件事情。這就是用人之道,也可以表現為我們儒家的中庸之道。

  作為上位者,采納下面的意見往往比駁回他們的建議更考驗智慧,駁回很容易,很干脆,但是怎么采納,采納多少,就是一門大學問了,這十分有利于集聚人才以及才盡其用。

  陳康杰也佩服趙志邦,他明顯是提前捕捉到了衛中華的真實想法,陳康杰是在他回答之后才想到衛中華早有腹稿,可是趙志邦卻是提前預知,所以他比陳康杰在這方面還要技高一籌。

  這完全是情理之中的,如若不然,趙志邦又豈能接衛中華的班,幾年后成為國家的最高領導人。能掌管一個國家的人,假如沒有高超的智慧和手段,那是絕對不行的。

  “可是我不能直接出面啊,況且我也不太適應每天和十幾個政府高官開會研究”,陳康杰沒有面露喜色,反而顯出愁容。

  “這不難解決,正好我們要對你進行保密。我看這樣,名義上我們指派一名國務委員來負責此事,實際上這位國務委員歸你領導,你將你的指示下給他,由他來協調完成”,衛中華能夠如此的迅速想出辦法,就驗證了他剛才其實就真的想完全交給陳康杰負責,否則不可能陳康杰話音才落他就有辦法應對。

  “你們覺得怎么樣?”,衛中華下了結論之后,還沒有忘記詢問一下總理和趙志邦,即便是走過場,他也得表現出對同志的尊重。

  “我看行”,都這樣了,總理當然不會反對。

  衛中華則是更近一步說出了具體人選,“我看這個人可以由黃振華同志擔當,他是新晉國務委員,之前與小杰又很熟悉,由他們密切配合,應該效果會事半功倍”。

  “行,黃振華同志還真是最適合的,總理,回頭,你和振華同志聊聊。小杰,你覺得這樣可以嗎?”,看來黃振華也是衛中華早就選定的人選。

  “呵呵,我沒有任何的問題,能夠和黃伯伯合作,我是相當樂意的”,陳康杰怎么也沒想到這一繞,黃振華竟然成了他的手下,感覺有一種惡作劇的開心。

  要領導一位副國級領導人,一般只有正國級領導才可以,然而陳康杰卻提前實現了這完全不可能事情,這放佛如同一句提前的讖語,預示著陳康杰的未來。(去讀讀www.qududu.cm)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