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關于二次整編后的編制問題

  隋朝之時,軍隊不同的時候有不同的狀態。

  如和平之時,是府兵制,其中又分內府,外府。內府負責京城及宮城禁衛,皇帝安全。而外府則是平時為農,每年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訓練,然后就是各府的輪流上番。就是輪流抽調到京城當班宿衛,一般也就是兩三個月的時間。

  除此外,還有些常備的兵,如鎮、戍,這些都是邊境上的常備兵。

  府兵制平時為農,戰時聚集,自備裝備,朝中臨時任命軍將,戰事一結,兵歸為農,將還于朝。十分好的防止了大將擁兵自重的可能。

  而除了這些以外,在發生戰爭的時候,隋軍還將進行行軍制度。

  行軍制度的兵員有四種來源,一即是抽調府兵。

  二兵募,不是臨時召募的募兵制,而是一種義務者的兵制,不定時,不定人數,朝中根據需要,下派到各地方政府征召士兵的一種制度,他們同樣也得自備裝備。

  三就是番兵,番兵就是少數民族的武裝,一般就是臣屬于大隋的民族部落,在隋軍戰時派兵出戰。如隋軍曾經攻打契丹的時候,就征召了一部份突厥士兵。

  第四,就是驍果、健兒,這些是自愿兵,朝廷打仗,征召自愿軍參戰,而且得是身體強健、勇敢的壯漢。

  而行軍,則有一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制度,例如平時的軍隊基本上都是以鷹揚府分散在全國各地。

  而行軍則是將四個來源的兵集中在一起,根據戰爭的需要征召士兵數量,調派大軍。

  按戰爭的規模,出動士兵人數,及將領數量級別。

  如果是大戰,則會派行軍元帥或者行軍大總管,下面轄總管若干,然后就是校尉再接著是隊正,而不再有府兵編制中的旅帥一級,也不再有府一級。軍隊也不再是以鷹揚府為單位,而是以軍為單位。

  每軍兩萬人,其中分戰兵及輜重兵,戰兵一萬四千人,輔兵六千人。

  戰兵又分為戰隊、駐隊。戰隊戰斗時負責戰斗沖鋒,而駐隊是押陣,只有在勝利時才會上去。

  所有的戰兵,根據不同的類型分為步軍和馬軍,步軍又分為弩兵隊,弓兵隊,跳蕩隊,奇兵隊。

  每軍分為七個部份,為中軍、左虞候、右虞候、左廂兩軍、右廂兩軍。

  而所有的兵馬以五十人為一隊,兩百至三百人為一營。

  “中軍4000人,內取戰兵2800人,50為一隊。計56隊。戰兵內,弩手400人,弓手400人,馬軍1000人,跳蕩500人,奇兵500人。

  左右虞候各一軍,每軍各2800人,內各取戰兵1900人,共計76隊。戰兵內,每軍弩手300人,弓手300人,馬軍500人,跳蕩400人,奇兵400人。

  左右廂各二軍,軍各2600人,各取戰兵1850人。戰兵內,每軍弩手250人,弓手300人,馬軍500人,跳蕩400人,奇兵400百人。

  馬步通計,總當14000,共280隊當戰,余6000人守輜重。其中弩手2000人,弓手2200人,跳蕩2900,奇兵2900,馬軍4000人。

  木子現在書中的新編制并不是說木子搞不明白這些,而是說,這是一個臨時編制。因為皇帝楊廣只給了他兩萬人兩千人的編制,如果他把他現在的八萬人全都改成行軍編制,那么,這就是很不合適了。

  他現在暫時改成新的,也不是一直要用這個新編制,而是當做是一種臨時的編制,就和鄉勇、團結兵一樣,是一種民壯性的編制。為的就是能先繞過去,把部隊拉起來,等后面立了功,再去把正規的編制請求下來。

  如果到時楊廣答應他擴軍,那么他的八萬人,就能擴充成四軍,八萬人。。。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太糾結這個新編制,這就是一臨時性編制。因為行軍編制的職務都是正式官職,沒有朝廷的任命,他如果自己就任命出八萬軍隊的正式官職了,那才是出大問題了。

  而他現在各級正式軍官還保留原官職,只是在軍中用的臨時名稱,這些卻是比私自授官是要好一些的。

  跳蕩隊,其實就是步兵中的戰鋒隊,就是關健時候能沖鋒的部隊,一種突擊隊,極擅長格斗。弓弩擋住敵人第一波攻擊后,他們“跳蕩”而出,沖進敵群混戰。陌刀也屬于跳蕩隊的行列。

  奇兵是特種任務部隊,有大號的盾牌,能防御自己部隊,不會受到敵人的弓騎兵的傷害,同時短兵相接的時候和陌刀兵(敢死突擊隊)一起面對敵人的騎兵。

  弩手和弓手同屬于步軍,所以在打仗時,他們在完成了遠程射擊任務后,當敵人接近時,他們也得在跳蕩和奇兵的后面,放下弓弩,拿起長矛、橫刀進行近身攻擊。

  隋軍的士兵將士都比較精良,一般都裝備了數種武器,有長矛、橫刀、弓弩。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