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22章 蒸汽時代的序幕

  火帽不好,并不是真的不好,他它雖說不起眼,但是,他的出現卻改變了武器時的發展。增加了火槍的發火率,工資,提高了火槍的射速和命中精度,剛一出現就迅速淘汰了燧發槍。

  盡管它是真香。

  但是,軍戶在訓練之外很難得到多余的火帽,因為獲得火帽的渠道只有衛所,在市場上是買不到火帽。自然的這也就限制了軍戶的使用。

  放開火帽對外出售呢?

  似乎不太現實,畢竟火帽還沒有自產,其實說起來,這也是因為能買到砸炮紙,一箱砸炮紙足足可以制幾十萬發火帽。

  盡管另一邊數量管夠,但是總是這么買,也不是長法,還是要自己制造雷汞,實現火帽的生產自主化。

  得,在此之前還是燧發槍吧!其實擊發槍也是在狗鎖式燧發槍的基礎上改進的。

  與擊發槍相比,盡管燧發槍的發火率低一些、射速稍慢一些,但是只要有燧石,有火藥就可以正常擊發,就眼下來說,比擊發槍更適合衛所里的軍戶。畢竟燧石遍地都是,技術簡單來源豐富,當然也足夠先進,畢竟一個半世紀后的拿破侖時代用的也是燧發槍。

  往后就民間燧發槍,軍隊擊發槍吧,正好還可以保持軍隊對民間的武器優勢。

  新的工廠并沒有建在大連,而是建在大沙河,選擇建在這里是為了利用水力,這是距離大連最近的河流,有了在王陵附近建工廠的經驗,很快就在大沙河畔合適的區域建了一個引水渠,并安裝的水輪機,只不過這個水輪機并不是用來發電的,而是用來驅動傳動軸,說起來和水車效果一樣,但那種沖擊式水車的功率低不說,而且在冬季也不能使用,這也是在18世紀中后期,英國工業革命初期水輪機與蒸汽機一同取代水車的原因。

  盡管按照廠房的設計,在大沙河槍械廠投產后,錘鍛車間和五臺水力鏜床,每天可以生產數百支火槍,但是大沙河距離大連還是太遠。

  工業需要動力!

  而動力需要蒸汽機!

  “實在不行,就是弄臺柴油發電機過來吧!”

  又一次,面對著兵工廠那幾臺效率低下的大風車,朱國強默默的想到——大連城區附近沒有可利用的水力,風車就是工廠唯一的動力源,但是風車的效率實在是太底。

  剛開始時,朱國強想過號稱穿越神器的鍋駝機,就是種鍋爐和蒸汽機連在一起的動力機器,裝著輪子,可以移動。用煤炭、木柴、重油等做燃料,適于農村使用。可以驅動水泵進行灌溉,驅動發電機發電,當然也可以直接驅動機械制造中的各種工作機械。

  只不過……買不到啊!

  那玩意五十年代就在中國停產,六七十年代就基本上全被淘汰了,淘汰了將近半個世紀的玩意到那去整?燃料再方便,能有柴油機方便?

  “也不知道,陳之喚的蒸汽機造的怎么樣了?”

  心里這么尋思著,朱國強特意去了海邊的兵工廠,人未到車間就聽到熟悉的機器轟鳴聲。

  沒錯,就是這種聲音!

  機器的聲音!

  快步走到車間,朱國強先看到一臺足有半間屋子大小的機器正轟鳴作響的運轉著。灰頭灰臉陳之喚的指揮著工人鏟著煤,渾身都是煤灰。

  盯著面前這臺煙筒里噴吐著濃煙,爐膛里煤炭燃燒,伴隨著飛輪的飛速旋轉,不時噴出些許蒸汽的大家伙,朱國強驚訝道。

  “造出來了?”

  “臣見過世子爺!”

  陳之喚的神情顯得有些得意,去年與葛世振一同投到世子爺門下后,他就一門心思撲在蒸汽機上,從那時起,他所思所想就是蒸汽機,他始終相信,只要造出了蒸汽機,就能給大明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然,僅只是想肯定不行,除了想之外,他還從世子爺那得到了一個模型,還有一些圖樣,就是瓦特蒸汽機的圖樣,其實還是開了掛的。

  不過盡管開了掛,但是靠著一個模型、圖樣,想要造出蒸汽機也不容易,甚至在王陵那邊時,前都炸了好幾臺——鍋爐壓力太大。

  幸好有世子爺的支持,要不然工廠主事早就把他和他的弟子們趕出去了,他們都是養濟院的孤兒,當然是上過私熟的孤兒。

  “造是造出來了,可是性能還很一般。”

  陳之喚說道:

  “它好漏氣,雖然用膛床膛出來的活塞緊密性很好,但仍舊會有漏氣,不過已經可以讓蒸汽機工作。”

  看著飛速運轉的飛輪,朱國強又問:

  “然后呢?”

  “就是容易爆炸……”

  陳之喚的臉色變了變,頗為尷尬的說道:

  “我們已經改進了很多地方,但是鍋爐還是會因為壓力過大爆炸。”

  “也就是說,除了這個毛病之外,蒸汽機基本上算是做出來了?”

  朱國強問道。

  “做出來了,功率也還湊和,能達到十馬力。”

  陳之喚說道,

  “我仔細算了一下,用它確實可以驅動車間里的鍛錘、磨床等各種設備,而且成本也不算高。就是,就是太容易炸了。”

  仔細打量著這臺機器,盡管朱國強并不是蒸汽發燒友,但還是知道這玩意兒大概也就是瓦特早期水平蒸汽機。

  也就是那種離心調速器和節氣閥蒸汽機,雖然有一些毛病,但已經初步具備了商用價值。

  雖然還些原始,但它出現的正是時候!

  “爆炸……嗯,有改進思路了嗎?”

  其實,也就是一個壓力表而已,朱國強默默的在心里尋思著,實在不行就拿來主義吧。

  很多時候,拿來主義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其實在這間工廠里,就有不少“拿來主義”的東西,比如工廠里鑄造的“鋼芯鐵體復合炮”的鋼質內管,就是從另一邊帶來的無縫鋼管,為了提高鑄炮效率,甚至還用了鐵模,畢竟有鋼質內管,倒也不在乎炮體是不是白口生鐵。

  鑄造這種復合非常簡單,只需要把內管裝滿濕沙,然后固定于鐵模內,再澆鑄鐵水既可,盡管因為鐵模導熱快,鑄件冷凝快,導致炮身都是白口鐵。但因為內管是鋼管,自然就沒有白口鐵性脆,在發射中容易產生裂紋,反復使用甚至會炸裂的不足。

  但是并不意味著它是完美的,一個最簡單的問題就是數量,十幾個衛所棱堡需要上千門火炮,再加上陸海軍的建設,往少了算都需要幾千門火炮,這么多炮靠著從另一邊帶來的鋼管充當內管肯定不行,最好的辦法當然還是就近解決,也就是本地鑄造。

  “目前咱們鑄炮是以砂型鑄炮和實心鉆膛為主,不過,實心鉆膛太慢了些,現在軍械司天天催我們,可實心鉆炮膛怎么可能有之前鑄復全炮那么快,不但不用鉆膛,甚至都不需要冷卻,要想提高速度,就非得改進鑄炮方法不可!”

  在熱浪逼人的鑄炮車間,一見到世子爺,孫和武就忍不住抱怨了起來,這些天面對軍械司的督促,他可以說頭痛到了極點,

  作為是孫元化的侄子,孫和武是在孫和京邀請下投奔過來的,當年孫元化練兵時,孫和武就專門負責鑄炮,兵變時僥幸從亂軍中逃脫。到了這邊就自然也參與到鑄炮中,相比于工廠里半路出家的工匠,他確實更專業一些。他甚至還能看得懂晚清翻譯的外國鑄炮資料。

  朱國強問道:“怎么,有什么想法嗎?”

  “世子爺,我最近一直在研究您給的那本《內模水冷鑄炮法》里的水冷鑄炮法,我覺得興許可以試試。”

  “內模水冷鑄炮法?”

  片刻后,朱國強才想起來這是什么,就是羅德曼鑄炮法,是南北戰爭期間,美國陸軍少校羅德曼發明的一種空心鑄件工藝,圍繞型芯進行鑄炮,型芯內部以流水進行冷卻,這是一個使炮膛內部先行硬化的方法。它可以大幅加快鑄炮速度,并降低廢品率,特別鑄造重炮的時候。

  盡管歷史上晚清并沒引入這種鑄炮法,但是江南制造局的翻譯館卻對其技術資料加以翻譯,編入了鑄炮法一書中,其實,在朱國強“引進”的西學書籍絕大多數都是江南制造局翻譯的,像陳之喚那里就有《汽機發軔》一書的部分內容,而他拿過來的那些書籍包括化學、物理、數學、醫學、軍事學、工藝學等方面,但主要內容還是集中在制造、軍事、測量、機械方面。這也是正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

  其實,晚清引進西方技術之初,翻譯過來的書籍,大多數都是起著科普掃盲的作用,那些書籍的技術簡單,甚至有些原始。但是不可否認的一點是,那些原始的技術對于這個時代而言。無疑是劃時代的存在。

  這也是朱國強特意“拷貝”了那些書的原因,況且就社會技術水平來說,阿片戰爭后的滿清不見得比現在的大明先進,這樣書籍用在這個時代剛剛好……

  離開兵工廠后,馬車在路上行駛時,朱國強整個人都顯得頗為得意,畢竟,今天他已經在這里看到了工業時代的黎明。

  看著車外,他甚至頗為得意地感嘆道。

  “哎呀,這蒸汽機,還有這工業區,簡直就是工業革命起步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