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十四、遠征沙漠

  朱元璋這次擬定了一個幾乎完美的計劃,他手下的名將們全部參與了這次行動計劃。他召集了十五萬大軍,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李文忠為左副將軍、馮勝為右副將軍,各率兵5萬人,分三路出征。

  其中以徐達為中路,出雁門關進攻和林,并沿途宣傳要把王保保和北元皇帝趕出老家,然而這只是一個詭計,他的真實目的是引元軍出戰,在野戰中殲滅敵人;這個計劃可以說明兩點,一、當時明軍的實力已經相當厲害,可以與元軍在野外決戰,二、朱元璋的軍事思想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即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的,這是十分難得的。

  此外,李文忠為右路,出居庸關經應昌靠近和林,在徐達軍隊與元軍決戰時出其不意發動攻擊,一舉切斷元軍后路。并與徐達合擊元軍。

  馮勝為西路,出擊甘肅,他沒有固定的戰略目的,只是起疑兵作用。可以說這一路基本是去觀光順便搶戰利品的。

  朱元璋的這一戰略部署,主攻,輔攻,佯攻皆有,分路出擊,待時機一到,便可以三路合擊。堪稱一個完美的軍事計劃。

  但就如我們前面所說,戰場上的變化實在是太快了,沒有人能夠完全把握,即使朱元璋和徐達這樣的杰出軍事家也不能。

  出征的時刻到了,在三位將領中,馮勝的緒是最低落的,因為他自認軍事能力并不差,卻只承擔了配角,而徐達和李文忠頗為趾高其昂,作為戰爭的主角,此戰一定要平北元!

  馮勝,其實你完全沒有必要沮喪,因為在戰爭中,主角和配角是經常調換的。

  洪武五年正月二十二日,三路大軍從不同的路線向著北元出擊,等待他們的將是不同的命運。

  在出征之前,朱元璋讓主將們自己挑選先鋒,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徐達選擇了一名資歷尚淺的將領,由于此人是常遇的內弟,而常遇是他的老搭檔,所以很多人猜測,徐達這次是走了后門,故意讓此人立功,以告慰常遇不能出征之遺憾。由于此次出征北元兵勢威武,很多人都認為是必勝之戰,大家都想搶著立功,對徐達任用私人很不滿意。

  他們未免太小看徐達了,他是真正的明朝第一名將,用兵如神,為人公正,他之所以挑選這個人出征,只是因為此人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

這個人就是藍玉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