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朱元璋肅貪

  在所有的惡行中,朱元璋最憎惡貪污,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每當他想起那本該發給自己父母的賑災糧食被官吏貪污,導致父母餓死的景,就會忍不住咬牙切齒,這些人個個該殺!

  他要創造一個真正純凈的王朝,一個官員們人人清廉、百姓安居樂業的王朝。所以他盡一切努力去實現這個夢想。

可是夢想不一定會成為現實  洪武二年,朱元璋曾經對他的大臣們說過這樣一番動感的話:"從前我當老百姓時,見到貪官污吏對民間疾苦絲毫不理,心里恨透他們,今后要立法嚴,遇到有貪官敢于危害百姓的,決不寬恕!"

  朱元璋是說到做到的,他頒布了有史以來最為嚴厲的肅貪法令:貪污60兩以上銀子者,立殺!

  即使在開國之初,60兩銀子也不是什么大數目,這個命令顯示了朱元璋肅貪的決心。

  為了增加震懾力度,朱元璋還設置了一項駭人聽聞的政策。

  自唐宋以來,政治制度、機構設置多有不同,但縣衙的布局是差不多的,都有大門、戒石、鼓樓、二門這些結構,但在明朝卻在大門和二門之間多設置了一個土地祠。此土地祠切不可晚上去看,著實嚇人。

  這個土地祠是干什么用的呢,不要吃驚,這個地方是剝皮用的,剝的就是人皮。

  原來朱元璋命令官員貪污處死后,還要把貪官的皮剝下來,然后在皮內塞上稻草,做成稻草人,并掛于公座之旁,供眾人參觀。這個稻草人不是用來嚇唬鳥的,而是用來威懾貪官的。

  較早享受到這一高級待遇的是朱元璋的老部下朱亮祖,這位朱亮祖是赫赫有名的開國大將,立有大功,被封為永嘉候(侯爵),鎮守廣州,可謂位高權重。但此人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驕狂。

  當時的番禺縣(今廣州番禺區)縣令叫道同,是一個很清廉的官員,由于執法嚴厲,與當地的土豪劣紳發生了矛盾。這些土豪吃了虧又拿道同沒辦法,便拉攏朱亮祖,希望他為自己出頭。頭腦簡單的朱亮祖收了好處,居然就答應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