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李善長的結局

  在朱元璋整肅官吏的同時,另一個大案——胡惟庸案也在進行中,這個案件并沒有因為胡惟庸的死亡結束,它仍然延續著,不斷有某人因為另一某人的供詞被殺,何處是個頭?

  出人意料的是,李善長還活著,他與胡惟庸是親家,而且他弟弟李存義是板上釘釘的同黨,朱元璋考慮到他在朝廷中的巨大影響力,不但沒有殺他,連他的弟弟李存義也免死,放逐到崇明島(今上海崇明島),這應該算是很大的恩典了。

  然而李善長很明白,自己活不了多久了。他太了解朱元璋了,自己畢竟還是或多或少參與了謀反,以這個人的格絕不會放過自己。

  朱元璋,來殺我吧!首級任你來取!

  洪武二十三年(1390),李善長家里修房子,他已經不是當年的丞相了,不能再呼風喚雨,但總得找人修啊,難道要自己動手?他想到了帶兵的湯和。

  湯和是他的老鄉,也是他的好友,他向湯和請求借三百士兵當勞工。這似乎是一件平常的事。然而有一件事是他絕沒有想到的。

湯和出賣了他  在借給李善長三百士兵后,湯和立刻密報了朱元璋,朱元璋又一次對李善長動了殺機。

  應該說三百人實在是干不了什么的,而且兵還是湯和派出去的,不會聽李善長的指揮,即使如此,這件事已經足以成為駱駝背上的第一根草了。

  這樣看來,湯和能夠活到最后,實在是有他的道理。

  老眼昏花的李善長似乎是嫌自己活得太長,他立刻犯了第二個錯誤。

  他的親信丁斌因為犯法應該被流放,李善長卻上書為丁斌求。朱元璋又一次憤怒了,你以為自己是誰!我處理犯人還要你來管嗎?他下令不再流放丁斌,卻沒有釋放他,而是將他關到監獄里,日夜拷打。朱元璋相信,李善長身上一定有著某些秘密,而這個秘密丁斌一定知道。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是對的。

  李善長所作所為對得起丁斌,丁斌卻對不起李善長。

  他供認了李存義與胡惟庸共同謀反的細節。朱元璋當機立斷,把李存義抓了回來,還是嚴刑拷問,李存義于是又供出了他勸說李善長的況,而李善長的那句“汝等自為之”也成為了朱元璋嘴里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句之一。

駱駝就要倒了,再加一把稻草吧,到了這個時候,稻草是不難找的  李善長的家奴經過仔細的分析,認為時機已到,落水狗不打白不打,打了不白打。他們合謀以受害者的身份向朱元璋申述,自己長期受到李善長的欺壓,并狀告李善長積極參與胡惟庸謀反,并且將時間地點說得相當清楚,雖然以他們的身份似乎不太可能知道得這么清楚。但在當時,這一點并不重要。

  此時湊熱鬧的人也不斷的多了起來,御史們紛紛上書,**李善長,從上朝時不注意禮節到貪污受賄,罪名無所不包,似乎恨不得控訴他修建房子過程中砍伐樹木,破壞了環境。更讓人想不到的是,一個絕對與辦案八桿子打不上邊的部門也在李善長身上踩了一腳,說來實在讓人啼笑皆非。

  這個部門是欽天監,主要負責天文歷法,無論怎么也想不到看天文的還能插一腳,但他們確實做到了,可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他們向朱元璋奏報,最近出現星變,是不吉利的預兆,然后提出了解決的方法“當移大臣”。

  要什么來什么,真是不能不服啊。

  李善長活到頭了,別說什么鐵券,就是鉆石券也救不了他。

  追隨你幾十年,終于到了終點,我不能再陪你了,自己走完這條路吧。

  不管怎么說,李善長都沒有謀反的理由,他的兒子娶了公主,他本人不但是朱元璋的親家,也是第一重臣,即使胡惟庸謀反成功,他最多也只是第一重臣,有謀反的必要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