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十一章 王都頭三笑留情

  這個時空究竟是不是原本的北宋歷史?

  王躍也有點懵逼。

  他現在不知道是真正的北宋歷史上,宋江一幫人就是如此,還是這個時空并非真正歷史上的北宋……

  當然,肯定不是水滸傳。

  水滸傳七十二地煞是施耐庵自己加的。

  宋江三十六人的傳說在水滸傳之前就已經流傳一百多年,從南宋后期就已經出現,無論大宋宣和遺事還是宋江三十六人贊都證明北宋歷史上確實有這樣一幫人。而且官方歷史的確也記載了他們,哪怕只有簡單的幾句話而已,但現在的問題是,官方對于他們參加征方臘的記載,同樣也僅僅是一句話而已。

  但這些士兵說的似乎并沒那么簡單,相反這些人在征方臘過程中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們說的不會假。

  和武松打過的王躍,很清楚他們說的那個勇猛無敵并不假。

  而且這些人的結局似乎也不一樣,至少水滸傳里死了的史進幾個并沒死,而且史進表現的還很夠爺們。

  至于宋江的官職那個倒是很合理。

  楚州沒有安撫使。

  北宋的安撫使是路一級,這個職位幾乎和童貫目前的宣撫使同等,如果比較起來前者類似明朝的巡撫,而后者則類似于督師,前者通常由路的重要府州知府知州兼職,但宣撫使就不一樣了,得參知政事,樞密使級別才行。宋江就像這些士兵說的,不過是個反賊而已,怎么可能做安撫使,而且楚州一個州也不會設立安撫使。

  都統制就更不可能了,這個是統轄禁軍野戰軍的臨時職務。

  一個團練使的虛職充當楚州兵馬都監的實職,這才是符合他身份的,兵馬都監就是管地方駐軍的。

  的確算是知州的狗。

  “方臘是誰抓住的?”

  王躍問道。

  “這個盡人皆知,乃是熙河路辛防御。”

  老兵說道。

  只是看表情很有故事。

  “咱們都是自家兄弟,難道還有什么不放心,我又不會出去亂說。”

  王躍一臉不滿地說。

  “其實是他手下的裨將韓世忠,只不過人家是大將,統帥一軍的,韓世忠這樣的怎么跟他爭,也就算作他頭上了,咱們軍中就是如此,有甚底功勞先得讓著官大的報,否則在人家手底下找個罪名軍棍打死也白死。”

  那老兵說道。

  其他那些士兵也都無奈地搖了搖頭。

  王躍大致上已經明白了,擒方臘的確不是宋江這些人,但宋江這些也是征方臘這場戰爭中的重要力量,而且在杭州之戰損失很大,剩下活著的也基本上寒心了。宋江用兄弟們的性命換了個半大不小的官,其他有留在軍中,在地方上做小軍官的,有干脆不伺候了的,魯智深死在寺廟,武松出家,至于在開封出現很正常。

  出家他也不是念佛的。

  無非就是弄了張度牒,以出家人身份在外面逍遙快活。

  宋朝的度牒可是財政的一大支柱,每份度牒都不便宜,但有度牒的僧人都是國家承認的,走到哪里都會受到尊敬,這個和僧自己給徒弟的戒牒不同,類似于有編制的和臨時工。

  這樣的話……

  “誰那里有舊衣服要賣?”

  王躍問道。

  第二天,黎明。

  上襦下褲頭戴斗笠穿著一雙粗布鞋的王躍,一臉警惕地站在汴河岸邊,看著前方正在打開的東水門。

  他是溜出來的。

  反正也沒人看著他,軍營里面一到臨近開城門時候,那些閑得無聊的軍官和士兵都往外跑……

  什么?

  訓練?

  大宋禁軍什么時候訓練過?

  大宋禁軍要是真訓練勤快些還不至于這么糜爛呢!

  新兵或許還能訓練一下,但這些都是跟著童貫多年的,在西北打過仗,在江南也打過仗,他們已經是能征慣戰的精銳了,不需要還得天天訓練,而且馬上就要出征了,本來也就是讓他們在京城撒歡的。這些都是去年才剛剛從江南的戰場上撤回來,現在緊接著又要他們北上拼命,還訓練,訓練個毛啊,愛怎么玩怎么玩去。

  就是夜不歸宿的都有。

  包括王稟自己其實一樣住在自己城里的家中。

  那些家在本地的,多數其實都回家住,而家在外地的,白天基本上也都是在城內逍遙快活,甚至夜晚留宿哪個俏佳人家里。

  軍紀什么的不用管。

  都是童太師的親信,只要不太出格自有童太師罩著。

  王躍一身剛買的這時候衣服,混在那些出營進城的中間,他不過是剛參軍一天而已,軍營里又沒幾個真正認識他的,他就這樣大搖大擺地出來。

  他得進城找武松。

  他得哄著武松跟他一起去河北,武松的確斷了條胳膊,可斷了胳膊依然能和他打平手,再說斷了胳膊也就不能射箭不能用長兵器,給他一把刀,混戰之中依然是勇猛無敵的,這樣的人哄在身邊,至少安全性增加不少。王躍此行目的只有一個,在戰場上保住性命,只要能活下來,再有點戰功,那他在勝捷軍里面就能繼續升官并真正成為帶兵的。

  那就可以了。

  亂世里只要手中能有兵馬,就是找地方當山大王也行啊!

  再說這時候到靖康還有三年,這三年里若能在軍中爬到一定位置,靖康年完全可以在北方的混亂中搞一番事情。

  韓世忠也只是個裨將。

  岳飛應該就是這一年童貫兵敗后才在河北參軍。

  張俊靖康時候也只不過是種師中部下一個裨將,這時候恐怕還不如韓世忠。

  剩下劉錡這些世家子,也就還是世家子,純粹正在鍍金中,至于劉光世他爹就在這次出征行列,估計他也跟著他爹。

  這些南宋初年的軍頭都不比他強多少。

  這樣算也還有希望。

  當然,首先他得在戰場上活下來。

  所以武松這樣的好保鏢,是絕對不能錯過的,無論如何都得把他哄著跟隨自己一起。

  前面的通津門,伴著黎明的第一縷曙光緩緩打開……

  汴河東水門不僅僅是水門,左右還各有一座陸門,北邊通津門,南邊上善門,都是有甕城的,靖康時候這里是主要戰場。

  城門外早就擁擠等待的行人立刻開始向前移動,王躍擁擠在其中走著,旁邊汴河的水門同樣打開,一艘艘來自遙遠江南的商船,同樣和兩岸的行人般走向左右兩道水門。王躍邊走邊饒有興趣地看著最近的一艘船上,一個穿窄衫長裙的少女正皺著眉頭,站在船首甲板上默默看著前方,大概感受到了他的目光,轉頭冷冷地看了一眼。

  王躍沖著她一笑。

  那少女徑直轉回了頭。

  緊接著她腳下的船開始進入水門,被岸邊的護墻擋住。

  王躍同樣跟著行人到了通津門甕城,因為前面很多進城的商販需要交稅,他略一等待才進城,進城以后再次看到了那少女,后者同樣看到了他,王躍跟賣笑一樣再次沖著她一笑。

  那少女沒理他。

  她腳下的船沒有在旁邊碼頭停靠,而是繼續向前沿著汴河航行,王躍同樣沿汴河向前走著,一路上經過便橋,下土橋,最終她的船停在上土橋,這里向西就是城內主要商業街了。這條商業街與內城城墻平行,保康門瓦子就在西邊,然后到朱雀門再到崇明門都是商業街,而縱貫朱雀門的御街內城州橋至外城龍津橋這一公里多段,更是整個開封的核心商業街。

  也是大宋朝商業繁榮的象征。

所以南方來的客商都在上土橋一帶上岸,這里一直到保康門全都是供應外地客商的旅店,他們在這里卸下貨物住進熟悉的旅店,然后從這里開始進入這座城市的龐大商業體系  王躍走過上土橋。

  他還是走保康門進內城,他這幅打扮不用擔心會被發現,進了內城直接去大相國寺找武松就行。

  那少女也正好登岸,后面還跟著幾個壯漢,為首一個中年人身材魁梧恍如一尊鐵塔般,很有幾分巨石強森的味道……

  那胳膊看著都快趕上那少女的纖纖細腰了。

  就在王躍走過上土橋時候,那少女正好踏著臺階走上來,王躍終于沖著她完成了三笑……

  然后少女變成了鐵塔。

  “這位兄弟,你擋路了!”

  伴著猶如洪鐘般的聲音,一只恍如鷹爪的大手居高臨下落向他肩膀。

  王躍在被抓住的瞬間閃開,那人略微意外了一下,隨即伸出另一只手橫在他面前,那少女低著頭在手臂阻隔中走過,王躍卻很認真地伸出手指,戳了戳那人粗的嚇人的手臂,感受了一下那肌肉的硬度……

  “你能不能手撕活人?”

  他好奇地問道。

  “這位兄弟說笑了,我等皆奉公守法之良民,手撕活人這種事情,那是連想都不敢想的。”

  壯漢說道。

  “我覺得你肯定撕過。”

  王躍說道。

  那壯漢臉色略微一變,不過緊接著恢復了正常,然后只是略微一笑,隨即跟著已經走過去的少女等人走了。

  “難道我真的猜對了?”

  王躍一臉驚悚地自言自語著。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