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十章 清點

  自從刑天軍在年后大敗數萬官軍,停止了大規模的擴張行動之后,各戰兵營都進行了一次相當長時間的休整補充和練兵,趁著這個機會重新補充了兵員,而臨時組建起來的戰兵第四營也就此被確定了下來,劉寶暫任第四營營將,使得刑天軍戰兵營達到了滿編四個營的狀態,至于新兵營,在這個時候,刑天軍轄地之中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鄉兵制度,已經足可為刑天軍提供充裕的后備兵力,所以繼續保留下去已經沒有太大的必要了。

  在武器裝備方面,就更不用說了,火繩槍被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裝備到了軍中,四個戰兵營在到了七月間的時候,軍中火繩槍的裝備量基本上都已經達到了一半以上,使得刑天軍的戰兵營的戰斗力達到了一個更高的程度,每個營七百條鳥銃,只要開火,一掃就是一大片,在幾次和周邊官軍小規模的沖突中,官軍面對著火力兇悍的刑天軍,再也沒有打出一場像樣的仗,往往都是被一碰即潰,使得山西周邊的州府縣城的官軍更是不敢再碰刑天軍了。

  而且鳥銃的質量在通過長時間的生產之后,流水線作業也使得專攻一種配件生產的工匠們的手藝更加純熟了起來,現如今所造出的鳥銃無論是威力還是質量更是比最初的生產的鳥銃提高了許多,肖天健特意將他們從許定國手中繳獲的幾只魯密銃拿出來和自產的這種火繩槍進行了對比,比過之后發現刑天軍的重型鳥銃比起官軍現在裝備的最先進的魯密銃的威力居然只高不低,而且在重量上也基本上持平,比起魯密銃還多了一柄刺刀,除了擁有遠攻的能力之外,還增加了近戰的功能。

  這還不算什么,鐵范鑄炮工藝的使用,使得刑天軍的鑄炮速度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所鑄鐵炮的質量也逐步的提高了不少,數量上更是滿足了刑天軍的需要。

  除了三磅和六磅野戰炮之外,高肅還開始試制起了八磅炮,這么一來,只要八磅炮試制成功,裝備刑天軍使用之后,刑天軍的野戰和攻堅能力便又會上一個臺階,普通的縣城抑或是莊堡面對著八磅炮的轟擊,已經難以招架了。

  炮彈方面,高肅和高成兩個家伙沒有辜負肖天健的期望,除了生產出鑄造相當精密的實心彈和葡萄彈之外,他們兩個在崇禎九年六月底的時候,利用新招募來的幾個北方的工匠,終于造出了堪用的開花彈,并且通過了試射的檢驗。

  這種開花彈其實就是空心的鐵球,上面有一個凸起的小孔,里面裝填好了火藥之后,用空心木塞塞住小孔,小孔之中再裝入燃燒緩慢的火藥,如此一來便可以使用了,雖然裝填速度慢一些,但是威力卻比普通的實心彈要提高了許多,只是這玩意兒用起來比較危險,裝填也繁瑣一些,炮彈有時存在不發火或者是早炸的情況,所以還不能徹底取代普通的實心彈使用,不過對于刑天軍來說,能做到這一點已經算是不錯了,肖天健親自下令開始生產這種六磅開花彈,以后裝備到炮隊之中使用。

  只有燧發槍在研制方面遇上了一些問題,楊昌壽帶著工匠們也試制出了燧發槍,這種燧發槍正是根據肖天健手繪的原理圖,通過不斷的改進摸索生產出來的撞擊式燧發槍,槍管還是重型鳥銃的槍管,但是卻換上了一套全新的擊發裝置,取消掉了那根拖拖拉拉的火繩,并且在試驗之后基本上可以使用,但是卻存在扳機擊發力量過沉和鋼制彈簧片質量不穩定,故障率高的問題,也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射擊的精度,而且發火率也比不上普通的火繩槍的發火率,營中火銃手試用之后,不太喜歡這東西,使得燧發槍暫時還沒有能正式列裝到刑天軍正規軍之中。

  不過對于這樣的問題,也在肖天健的預料之內,對于國內的這些工匠們來說,燧發槍畢竟還是一個新生事物,而且結構要比火繩槍復雜不少,許多零部件的生產都需要一個過程才能成熟起來,不可能一蹴而就,短短數月時間想要徹底完善,以目前他手下的這些工匠們的水平來說,還有點勉為其難。

  所以肖天健倒是并不非常著急,令楊昌壽等工匠們一邊繼續暫時保持火繩槍的生產,一邊逐步擴大燧發槍的生產,以此來加快燧發槍生產的技術成熟,并且還要求楊昌壽他們開始以此為基礎,生產短管的燧發短槍,也就是俗話說的手銃,專門配發給軍官以及騎兵裝備使用,使得騎兵們在與敵接戰之前,擁有一次或者兩次先敵開火的能力,增強騎兵近戰的火力與戰斗力,就連他自己,也親自佩帶了兩支燧發短槍,以此促進燧發槍在刑天軍之中的生產使用。

  至于在軍隊建設上面,在年后大戰之后,肖天健也僅僅是令各營補充足了兵員,暫時沒有再進行擴編,眼下的戰兵數量已經是他能承受的極限了,如果再繼續擴兵下去的話,他的軍糧問題便會更加嚴峻,而且剛剛達到收支均衡的財政體系會發生崩潰,所以眼下他并不急著擴軍,轉而開始將建軍的重點轉入到了鄉軍的建設上面。

  本來刑天軍的保長制就是每個村設一個保長,每個村都組建一支維持地方治安的鄉兵隊,這樣的辦法有效的提高了各村自保的能力,但是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兵力分散各自為戰,無法發揮出更大的戰斗力,也無法發揮出更多的作用。

  于是去年年末的時候,肖天健便在一些重要的地域增設一個總保長,下轄幾個村子,必要的時候可以將幾個村子之中的鄉兵隊集中在一起組成一個保安營使用,使鄉兵隊發揮出更大的戰斗力和作用。

  這個辦法通過年后大戰的檢驗之后,效果相當不錯,等于無形之中使刑天軍的兵力可以擴大許多,也徹底將戰兵營從地方守備事務中解放了出來。

  于是這個辦法便在年后開始在刑天軍各地推行,以鄉為單位,將刑天軍所轄區域劃分成鄉,設鄉長、總保長各一名,鄉長由付德明手下的民政官出任,負責主持鄉里的民政事務,而總保長則由軍官出任,負責主持各鄉的軍政事務,徹底將軍政民政分開,各司其職互不干涉,使得辦事效率也可以得到保證。

  這樣一來,總保長便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將一個鄉的鄉兵集結起來,成為一個比較大的戰斗單位,在戰時便可以自成一體,擔綱起本鄉的守土之責。

  而各鄉鄉兵的裝備質量,在經過年后一戰以后,肖天健將大批繳獲武器都下發到了各鄉各村的鄉兵手中,使得鄉兵們的裝備質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至于訓練方面,各村保長被要求只要有一點空閑時間,便要充分的利用起來,以刑天軍的練兵方式,對鄉兵們進行基礎操練,每個月總保長還必須要將本鄉各個鄉兵隊集中在一起進行一次合練,以此來確保地方鄉兵隊能擁有相當的戰斗力,戰時完全可以承擔起刑天軍戰兵營的輔助兵力。

  這樣一來,這些鄉兵們便閑時為民,戰時為兵,在轄地內便基本做到了全民皆兵,而且這些鄉兵們根本不需要肖天健來養,也起到了藏兵于民的作用,一旦肖天健需要的話,不但可以從中以最快的速度補充戰兵的兵員,而且還暗中擁有了大量的可調用的兵力。

  而肖天健這段時間,親自下到各地突擊抽查各地鄉兵隊的訓練情況,以此來督促鄉兵隊的戰斗力的建設,使得各地保長都不敢怠慢,在刑天軍轄地之內掀起了空前的練兵熱潮,確保了地方武裝的發展。

  除此之外,肖天健在保證戰兵數量暫不大幅擴編的情況下,還是正式在古城鎮以楊昆山那伙人為基干,組建起了一個為數五百人左右的水營,直屬于他親自管理,配合閻重喜的一營駐守垣曲縣,這支小規模的水營從此便成為了刑天軍正式的一個建制,水營也暫不裝備什么戰船,主要以漁船為主戰裝備,平時也都化裝成為河上的漁民,在黃河上行事,專司在黃河上掠取來往的官船以及商船,以此獲取更多的物資補充,監視河道上巡檢司官船的活動,同時也負責向黃河南岸輸送細作等事務。

  這幾個月下來,水營那邊便連做了幾次大案,漸漸的也引起了河南官方的主意,上游風陵渡的巡檢司不得不加強了對這一線黃河河面上的巡邏,如此一來水營和官府的船只便展開了對這一段黃河的控制權的明爭暗斗。

  對于刑天軍攔河行掠這件事,范家可就高興了,本來范家和刑天軍之間來往,以前多是走澤州、沁水抑或是聞喜縣等地的陸路交通進行的,自從年后各地官府在道路上設卡攔截之后,便斷掉了范家和刑天軍的來往,使得范家的貨運不入刑天軍的轄地,而刑天軍的鐵也無法運不出來,這件事讓范家著實頭疼了一番。

  可是當刑天軍建立了水營之后,這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范家干脆開始放棄了在陸上和刑天軍來往,全部改成了走黃河水路和刑天軍交易,他們的船只從風陵渡、平陸縣碼頭抑或是洛陽碼頭等地出發,途徑古城鎮的時候停靠,放下貨物,裝載上刑天軍給他們的貨物之后,再運至他處,刑天軍水營會對他們進行接應和護送,雖然在陜州官府也設有一個黃河巡檢司,但是這個時候的巡檢司根本沒有能力封鎖黃河河面,更不敢輕易來找刑天軍的麻煩,如此一來,連官府都拿他們再也沒有什么辦法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