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皇宮乾清宮,弘治皇帝巨大的書房當中。
內閣三閣老,英國公張懋、成國公朱輔,再加上六部尚書、侍郎等等,足足十多個朝中重臣齊聚一堂,和往常一樣商討著國家大事。
最近國泰民安,海清河宴,弘治皇帝的心情那是相當不錯,面容的笑容,煩心的事情少了,弘治皇帝憂心的事情也少,整個人的氣色也是好了很多,面容都更紅潤了。
不過相比起弘治皇帝紅潤的氣色來,在場的這些大臣們則是一個個顯得愁眉苦臉,似乎心事重重啊。
“諸位似乎有什么事情”
弘治很快就看出了這些人的異樣,想了想問道。
似乎好像也沒有什么事情是值得憂愁的吧,這西南地區在改土歸流之下,一直以來沒有得到解決的土司問題也是迅速的平定下來。
北方草原的韃靼元氣大傷,現在連靠近長城百里都不敢,東邊的倭國被狠狠收拾了一頓之后,這倭寇一下子消失的干干凈凈。
今年又風調雨順的,大明蒸蒸日上,真心沒有什么值得憂愁的事情。
聽到弘治皇帝的話,眾人互相看了看,最終還是劉健站了出來說道。
“陛下,不知道您有沒有聽說過棉花價格飛漲的事情”
“嗯,朕聽說了,也從報紙上面看到了。”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說道。
在他看來,棉花價格漲就漲吧,又不是糧食,現在又是夏天了,棉花漲價也不至于說冷死老百姓,無關緊要的事情,反正只要糧食不飛漲就可以了。
所以看到報紙上說棉花價格上漲,他是沒有在意的,問都沒有去問下這件事情。
“陛下,現在棉花的價格已經漲了幾倍,原先的時候僅僅只要150文,現在已經漲到600文了,可是,市場上面的棉花卻依然非常的緊俏,根本就沒有棉花買。”
劉健想了想也是將現在棉花市場的情況說了出來。
“是不是有人在背后囤積棉花,哄抬價格”
弘治皇帝想了想問道。
“并不是,而是因為市場上真的已經沒有棉花了,而需要棉花的人太多了。”
“整個京津地區,大大小小的紡織廠足足有幾千家,每天消耗的棉花數量非常的龐大,我大明雖然種植的棉花很多,但是依然經受不住如此大規模的棉花消耗。”
“所以也是有了現在棉花價格飛漲的事情出現。”
這時李東陽站起來補充道。
“原來如此物以稀為貴嘛,難道對老百姓的生活有影響”
“現在是夏天,應該不至于影響老百姓吧”
弘治皇帝恍然大悟一般的說道,接著又反問道。
“陛下,京津地區大大小小的紡織廠有幾千家,大的紡織廠雇傭幾萬人,小的紡織廠雇傭幾十人,算下來,京津地區這里在紡織廠做工的人足足有幾十萬人。”
“現在棉花價格大漲,棉花緊缺,京城這里的紡織廠不得不大規模的停工,依靠紡織廠生活的這幾十萬人一下子就沒有了生活的依靠了。”
“臣等現在正是在為此事煩惱,幾十萬人的生活,這可不是小事。”
劉健非常認真的將事情說了出來,一臉的憂愁。
“竟然有幾十萬人靠紡織廠生存”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震驚了。
原先并沒有覺得有什么大問題,現在一聽,頓時就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了。
幾十萬人依靠紡織廠生活,這紡織廠一旦停工,他們的生活就沒有了依靠,這肯定是要出問題的。
事關幾十萬人的大事,難怪大家都憂心忡忡了。
當然了,弘治皇帝并不知道,其實大家不僅僅是憂心這個,更憂心的是大家的投資要打水漂。
武將勛貴集團們一開始就投資各個買賣,賺了錢,資本雄厚,這些損失能夠承受。
他們這些文官們算是后知后覺,投資的比較晚,所以在紡織業當中,文官集團們的投資比較多的,占比也比較大的。
對于這個投資,他們可都是非常重視的,也都寄予厚望,指望著這些紡織廠能夠給自己下金蛋呢。
誰知道現在竟然沒有棉花了,這就讓人蛋疼了。
“陛下,現在整個京津地區的人口總數都已經超過千萬了,水泥廠、紡織廠、造船廠、捕撈業、遠洋貿易行、煤炭廠等等,隨隨便便一個行業,也是有幾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在工作,牽扯到的人口更是龐大無比。”
“紡織業也是去年才興起的,規模還不算太大,真正規模龐大的是水泥廠,京津地區大大小小的水泥廠足足有上萬家,雇傭了上百萬人,牽扯到幾百萬人。”
李東陽想了想回道。
“竟然有如此多的人在從事這些行業”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微微點頭。
這一刻他突然意識到一些東西,大明似乎不再是以前的大明了,而且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以前的大明,根本就不可能有如此龐大的人群去在如此小的區域內從事某個行業,最多的也就是農民,但也是分布在大明各地。
根本就不可能說在如此小的地方當中,聚集如此龐大的人群。
“事關幾十萬人生計的事情,卻是一件大事”
接著弘治皇帝就知道紡織業的重要性了,這關系到幾十萬人生計的事情,足以引起他的高度的重視了。
“你們有沒有想出什么辦法來解決這個事情”
想了想,弘治皇帝也是問道。
“陛下,我大明雖然很多地方都有種植棉花,不過棉花種植的面積還是很小,大部分的地方,大家種植棉花僅僅只是為了自己使用,很少有人專門種植棉花來出售。”
“所以短時間內,我大明的棉花都將會處于緊缺的狀態。”
劉健和眾人對視一眼,看到大家都微微點頭,也是回道。
“所以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有兩個辦法,一個是從大明之外獲得棉花,另外一個就是尋找棉花的替代品。”
“你是說西域和羊毛”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知道了,很快就想起了這幾天報紙上面所看到的內容了,一下子就聯系在一起了。
“是的,陛下”
“西域地域廣袤,氣候非常適合棉花的種植,又有種植棉花的傳統和歷史,棉花的產量非常高,足以滿足我們大明對棉花的需求。”
“另外羊毛也是可以用來替代棉花,用來紡紗織布。”
既然弘治皇帝從報紙上看到了這事情,劉健也不隱瞞了直接說道。
“朕明白了”
弘治皇帝頓時就笑了笑,接著就明白了事情的起因經過了。
“這西域和羊毛可都在草原人的控制之下,想要獲取恐怕沒有那么容易。”
“陛下,西域自古以來都是我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漢朝和唐朝的時候,西域就歸屬于我們。”
“陛下乃是千古一帝,我大明乃是漢室正統,理應繼承漢唐之風,恢復對西域的統治。”
這時,李東陽站立出來,非常鄭重的說道。
理由很簡單,那就是西域自古以來都是我們的,以前是沒有辦法,打不過,現在我大明實力強大了,那自然是要收回來才行,順帶著也是拍了弘治皇帝馬屁。
你弘治皇帝是千古一帝,共蓋三皇,德高五帝,豈能不重新漢唐雄風 “是啊,陛下”
“去年我們重創韃靼諸部,韃靼諸部元氣大傷,瓦剌野心勃勃,一圖一統草原,如果瓦剌一旦統一草原各部,勢必會再次嚴重威脅我大明北方邊疆。”
“臣以為,我們理應乘勝追擊,一舉掃平整個北方草原,將北方草原各部徹底納入我大明的管轄和統治,徹底解決北方草原邊患問題。”
謝遷也是站出來表態了。
他是江南士林的代表,原本是最反對動武的,但現在形勢變了,江南的士林們知道斗不過,那就干脆轉變思路,選擇迎合,也搞起了各種各樣的工廠。
京津這邊就有很多工廠、商行之類的都是他們這些南方人出資建造的,王華、王守仁家也算是南方士林的代表。
“瓦剌部自從也先之后,其實已經分散,各自為政,現在意圖統一韃靼諸部的正是北面的和碩特部和西邊的準噶爾部,他們的實力比起原先的韃靼小王子要差很多。”
“我們大明是完全有實力可以打贏他們,可以各個擊破,最終徹底消滅瓦剌諸部,將草原諸部納入我們大明的統治,同時恢復對西域的統治和管理。”
“一旦可以實現的話,從此以后我大明北方將再無邊患。”
兵部尚書劉大夏也是站立出來說道。
“嘖嘖,還是臭小子料事如神啊,真的讓他給說中了,根本不需要我們來說,這些文臣們一個個都主動請戰了,竟然比我們還要積極。”
張懋和朱輔互相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笑意,心里面也是忍不住感嘆起來。
以前這些文臣們一聽到打仗,那是堅決搖頭,堅決反對的,現在好了,打仗最積極的反而是他們了,說到底還是和劉晉所說的一樣,利益決定一切。
阅读大明鎮海王最新章节请关注老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