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擺渡人

  只是對上老人那和藹的眼神后,立馬轉移話題。

  “張爺爺,今兒個人多不,我過河去我姐姐家里。”

  這個老頭子也是一個命苦的老頭,一輩子都在這個船上生活,就算有三個兒子,但是三個兒子都有自己的家庭,自從老伴走了后,兒子兒媳都不怎么來看他,簡直就是當他不存在。

  當年,爺爺給她說這話的時候,她還有點不相信,畢竟這世上哪有那么多不孝順的。

  直到老人病重死在船上,她才知道,這個世界上沒得良心,沒得孝心的,是真的存在。

  “早上跑了幾趟,這會兒沒什么人了,你要是著急我就送你過去。”

  “沒事沒事,我不著急的,多等一會兒也沒關系的。”

  聽到老人的話,羅小花擺了擺手,這人少也是那么多錢,人多了也是那么多錢,她又何必讓一個老人家來來回回跑一趟。

  說真的,這個點,早不早,晚不晚的,還真的很難多等幾個人。

  知道面前的女孩是擔心什么,不就是怕他吃虧嘛!

  老人家吧唧一口抽了一口旱煙后,就開始嘮起了家常。

  “沒關系的,現在坐船的人不多了,好多都從橋上過,我這身子骨撐幾天算幾天。”

  “我又不急,多等一個是一個吧,張爺爺身體好得很,長命百歲逗不是問題。”

  老人的話,聽起來真的很傷感。

  別人都說勞動人民身體最強壯,但是那也是力所能及的勞動,而不是超負荷的勞動。

  這河里又是風又是雨的,寒冬酷暑,就算是年輕人也撐不了多久,更別說這個老人撐了幾十年了,身體早已經到了極限,如果不是憑借那一股子信念,他早就回自己的老家了。

  聽爺爺說,他們那個時候過河是從一個板板橋過去,一遇上河里漲水,橋就會被容易沖走。還有就是,過河的時候,如果不小心人都會被沖走。

  這個張爺爺就是因為這樣,才升起了撐船的想法,這一撐就是幾十年,更多的是不舍。

  “你這小姑娘嘴巴就是甜,我老了,再也撐不了幾年了,你呀能坐一回是一回,等到我退了,肯定就沒人來撐這個船了。”

  老人說話的時候,兩只渾濁的眼睛,看著平靜的河面。

  起初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一個身強力壯的小伙子,為什么要來撐船?

  他不是不想解釋,而是解釋了很多次,別人都覺得他有點給自己戴高帽子,他就不多說了,安安靜靜當一個擺渡人。

  只是現在,看著河上的大橋,還有那日漸多起來的三輪車自行車,更甚至于還有小汽車。

  這么多交通工具出現,再也不用擔心有人過不了河,上不了學,擔心別人在過河的時候被大水沖走。

  就像是完成了使命一樣,老人的心中那口氣都化開了。

  “哎……”

  老人這話確實是真的,這個擺渡到一定的時候,的確會被社會給淘汰,或許就沒有幾個人能記得這條河,曾經有一個默默無聞的擺渡人。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依然沒有過河的,手里的旱煙也抽煙了,老人起身拍了拍屁股,整理了一下一副,將擱在船邊上的毛巾搭在肩膀上面,對著羅小花吆喝起來。

  “姑娘,上船吧,讓你等久了。”

  “張爺爺,要不等等吧?”羅小花也覺得實在是不好意思的。

  “走吧,我們擺渡人,本來就是擺的有緣人。”

  說罷,老人就那些船槳準備開動了。

  “船家,船家,等一下……”

  就在船即將行駛的時候,遠處就有人吆喝起來了。

  羅小花一看,原來是幾個穿著同色系的學生。

  也對,河對面有一所師范學院,過河的話幾步路就到了,如果走路害得繞一大圈才能到。還有就是,過河過去,大概行走一個小時的路程,還有一所高中,每次上學的時候就有不少人要從這里過河。

  老人家也聽到了,將劃槳直接靠近岸邊不動。

  “謝謝,謝謝……”

  都是幾個朝氣蓬勃的少年,連聲道謝的同時,也很自覺地將錢放在船頭的盒子里面。

  待幾個人站穩后,老人家就開始劃船了。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雄鷹展翅飛,那怕風雨驟,革命重擔挑肩上,黨的教導記心頭……”

  聽到這熟悉的劃船歌,羅小花也跟著哼了起來。

  還別說,這首小調,陪著老人的動作,真有一種節拍的感覺。

  一船人大家都沒有說話,安靜地聽著老人唱歌。

  船開始后,河對面也有幾個人等著了,看來生意還是有點的,如果沒人,老人也沒有了信心。

  不過,好多坐船的,都是兩岸的鄉親,和老人家也是非常熟絡,或者坐的不是船,而是一種情懷吧!

  而對于那些少男少女來說,那就是坐的是時間,畢竟繞一大圈才能坐車,還不如坐船后,直接在對面坐車。

  因為這里有擺渡人,所以,河對面也有跑三輪車的在那里等著生意上門。

  下了船,和老人說了再見后,羅小花就朝著姐姐的家里去。

  河岸都是五六層的高樓,這里還有一個車站,說真的,這里是一個做生意的好地方,只是房租有點點高,反正是她目前拿不出來的。

  不過,她打算鼓動姐姐,讓她出來做生意。

  穿過馬路,再走半個小時就到了廠門口。

  這個廠是目前南城最大的廠,一般人都進不去的,很多人那都是子承父業,還有就是走關系進去的。

  不過,這個廠由于變革,在三年后從國營變成了私有,很多人都被裁了,她姐夫一家三口也在這里面。

  說真的,也不怪廠里,畢竟別人效益太差,只撐不下去也是情有可原的。

  所以呢,為了姐姐以后著想,她必須要讓她搬出廠里,并且自己開始做生意。

  就她們廠外面,做個副食店或者早餐店也不錯,這里如今來來往往有很多人,再加上熟人也多,生意肯定差不了哪里去。

  如今的人,很多還是覺得只有端鐵飯碗才是正道,根本不知道把握好時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