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42章 第十二個任務 祥子要當爺7

  (求各位起點推薦票,昨天又有一章被禁了,就是那章最爽的,看來以后要小心,這一任務可能不能太浪了,還是要繼續茍著,大家多見諒哈!)

  但是現在的陸仁炳也僅就是個有點錢的車廠老板而已,名聲在這四九城并不彰顯,距離當爺還有一段距離。

  不過陸仁炳并不著急,一邊照顧自己的生意,一邊關注著車夫這個行當。車夫在這個時代屬于社會的底層,辛苦極了,還遭受各方的盤剝。但這又是這個社會給窮人留下的最大的就業機會。全北平有五六萬車夫,這些車夫就是一股最強大的力量。

  陸仁炳一開始就有心將這股力量攏入自己的手中,陸仁炳一直在等待一個時機,等到1929年底10月22日,北平一千多人力車夫,在某些人的蠱惑下,聚集打砸有軌電車,砸毀了各線路大約63輛車。拆毀了多條線路。

  原因是人力車夫們認為,正是因為有軌電車,搶了他們的飯碗,導致他們收入下降。生活更加困苦,再加上有心人的鼓動,才爆發了這次事件。

  事情的結果當然是軍警出動,抓捕了1400多人,所有人力車夫組織被查封。最后這一千多人大多數人被驅逐出城,幾百人被發配邊境充軍,還砍了四個人的腦袋。

  這些人力車夫不僅失了業,丟了命,還破了財。除了被罰沒的財產,更有很多車夫當時是將人力車放在事發現場附近的。后來被驅散的時候,根本沒時間去撿回自己的車。現場留下的幾百輛人力車,隨即被人搶奪一空,不知去向。

  等到事后,那些丟車的車夫的生活就全完了。是自己的車還好說,只是損失點錢。租別人的車,那些車夫就只能賣身給車廠老板,當牛做馬了。

  這件事對于車夫和電廠是壞事,但是對于軍警和存心不良的陸仁炳確實極好的機會。

  軍警么自然是趁機大發一筆財,陸仁炳則是有了一個將車夫群體,一舉攬入麾下的機會。

  等到1930年3月,事件基本有了結果之后,車夫內部原有的組織被一掃而空。陸仁炳趁機,將被驅逐出城的那些車夫,全部招攬到麾下,然后又花錢贖回了那些被發配的幾百人,又花錢幫那些因為丟了車而陷入困境的車夫贖了身。

  然后這一千多,北平車夫里最有戰斗力的骨干分子便徹底成了陸仁炳的鐵桿,陸仁炳對他們進行了系統的訓練的同時,先派自己的手下,占據原先車夫組織被掃清后留下的空缺,等兩個月后,又將訓練好的一千多車夫骨干,改名換姓又派了回去。

  這次得到培訓的車夫,跟之前完全是兩個概念。半年的時間,他們就協助陸仁炳控制了北平城內的所有車夫。

  陸仁炳成立了一個北平車夫總協會,他任會長,并且這個協會還在官方做了注冊。嗯,他現在已經有資格被人稱為爺了。

  江湖上要被人心甘情愿的稱為爺,必須得有被人稱道的事跡。陸仁炳這次義助一千人的壯舉,毫無疑問在這北平地界的窮漢界,打響了名聲。陸仁炳舍得花錢,不僅解決了這一千多人的生計問題。

  還為那幾個被殺了頭的兄弟,收了尸買了上好的棺木厚葬。僅憑這一手。就受盡北平車夫的人心。

  能來當車夫的,除了鄉下進城的年輕人,多的是失業的市民子弟。或者是被撤了編的警察。散了攤子的兵油子。總體來說這個群體,是可憐的,也是復雜的。想要徹底把他們籠絡到手里,僅靠撒錢是不行的。

  車夫們并不都是像祥子一樣的直漢子,可以說是三教九流的大雜燴。僅靠撒錢,陸仁炳最多就是被人認為是個凱子。

  對于這種事,陸仁炳自然是駕輕就熟。他先通過自己的骨干,掌握了車夫中的青壯,大概有2萬6千多人。這些人是陸仁炳的核心力量,陸仁炳將他們籠絡到組織骨干里。分了十八個級別給發餉。按照讓這些車夫來城郊的基地接受,訓練。并派他們出送貨任務,出任務,作訓練的都給高薪。

  讓這些給祥爺做活的人,都得到足夠的好處。對于那些怠工的,不接受命令的年輕人,第一次,打一頓。第二次,就拖著示眾,第三次就徹底驅逐。至于驅逐之后的去向。就不知道了。

  恩威病施之下,半年時間徹底將這些車夫籠絡在手里。陸仁炳定期給這些車夫評級,按照級別資歷給漲補貼。這種前所未有的創舉,一下子在下九流的車夫行里,架起了一條向上的梯子。

  這種梯子的每一級都代表著權力和金錢,對于掌握人心是很重要的。

  籠絡了青年的人心,其他那些車夫就逃不脫陸仁炳的手掌心。陸仁炳派人核實其余車夫的情況,有文化,識字的。當過巡警,當過兵的,落魄家族子弟的。反正曾經有點社會地位的。陸仁炳都把他們收攏起來,給他們一個高評級,安插到各級支部里,找個職位養起來。

  這些人拉車可能混個溫飽都困難,但是幫助陸仁炳管人,各個都是好手。這其中還真有高級人才,秀才,舉人都有,這些人當然被陸仁炳收攏到身邊,做高級參謀。

  有了這些文化人的加入,車夫組織就不再是泥腿子的集合。

  車夫協會,并不是個免費的協會,想要加入是要交錢的。這筆錢被陸仁炳用來幫扶,車夫里的老弱病殘,誰家有個頭疼腦熱,婚喪嫁娶的。協會就用這筆錢,來出面幫襯。具體的幫扶額度,按照級別來支取。

  當然了這筆錢,并不是車夫們情愿交的,陸仁炳也沒指望從他們手里摳錢,壞人他是不做的。這些錢是從車夫們交給車行老板的份兒錢里,扣下來的。

  掌握了全部的車夫,成立了行會,陸仁炳就有了同城里所有車行談判的底氣。以前車夫直接把份兒錢,交給車老板,每天一交,不管你的收入如何,也不管收入如何。份兒錢都少不了。

  這份協議,看起來對車行老板有利,對車夫們不利。其實并不是一個成功的制度。在之前行情好的時候還行。現在這年頭兵荒馬亂的,北平從帝都都降成了河’北的省轄市,地位可謂一落千丈。有錢有勢的人都逃到天津,南下去了新京。

  市面上明顯就敗壞了,黃包車行業人滿為患,又加上交通條件的改善,僅北平這些年就修了幾條電車線。車夫的收入驟降,根本沒有保障。車老板被拖賴份兒錢也是常有的事。

  黑心的車老板,畢竟是少數。車夫們收入驟減,車老板們的收入也受到影響。而且看著趨勢,只能是越來越糟糕,不會有好轉。

  以前是沒辦法,現在陸仁炳掌握了車夫行,他要做這個中介。廢舊車回收廠,讓他跟這些車廠老板都成了熟面孔。陸仁炳也有資格跟他們談判。

  所以在1930年的6月份,陸仁炳將北平的九百余家賃車行的老板集中在一起,開了個大會。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