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28章 第二十五個任務 小娥想要活下去19

  陸仁炳現在已經發展到了瓶頸,人員一下增長太多,他的錢糧快支撐不了了。槍支已經不夠用了,一千六百號人,槍支只有九百多枝,子彈也只有三萬余發。錢更是只有不到30萬,即使把繳獲的那些煙土賣了,也不過不到七十萬,糧食更是坐吃山空。

  沒有長久的經濟手段,沒有穩定的糧食來源,軍火來源,陸仁炳很快就要陷入其他軍閥的困境了。想要維持自己的地位就得不但擴軍,要擴軍,就得不斷擴張地盤擄掠,不斷擴張,就要跟別人打仗。

  但是現在陸仁炳不能停下擴張的步伐,停止就是死亡。

  因此過了年,經過一個月的訓練之后,陸仁炳麾下的人馬,開始了向其他四縣山林擴張的不歸路。鄭芒帶領三百人負責上縣,楊勇率領三百人進軍落縣,王九允負責華縣,連勝佳負責水南。

  計劃是陸仁炳伙同全體軍官,反復斟酌幾易其稿制定的。

  陸仁炳帶著偵察營,反復偵查深挖線索,確保不再出現麻家寨那樣的烏龍。

  此次戰役的主要目標有三,

  一、是肅清所有不服從的匪寨,收攏青壯新兵,并解救婦女,肉票。

  二、清查山區人口,田地,建立是實在在的統治,為接下來的山地種田做準備。調查區域內的工礦企業狀況。

  三、要在各縣建立至少一個類似界牌鎮的大鎮基地,并借由原有的山寨,建立一張嚴密的控制網絡。

  陸仁炳坐守界牌鎮,開始搜集地區地區材料,制定發展策略。

  經過多方打探,通過與各地有見識的老人聊天,陸仁炳了解到,他所在的地區并不是想象中的一無是處。柞水地廣人稀,土地貧瘠山林密布,但是有鐵礦,鉛礦還有少量金銀礦。洛縣更是八山半水半分田,但是這里卻是個寶藏之地,鐵礦,銅礦,金礦,還有儲量豐富的煤礦,雖然是煙煤,但是足夠陸仁炳施展拳腳了。

  更絕妙的是,因為民國后,這里匪患叢生,原先僅有的一點小規模開采冶煉活動,現在也瀕臨消失,此乃天賜陸仁炳種田地也。商縣冶鑄業發達,煤礦鐵礦,鉛,貢,金,銀銅礦也多有分布。

  同樣受困于亂世與匪患,這里工礦凋敝,民生艱難,華縣現在以農業為主,但是陸仁炳知道,這里是全國有名的有色金屬鉬礦的生產中心,鉬鋼在工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雖然現在這種礦,距離陸仁炳能運用還有很遠的距離,但有總比沒有強啊。

  水南,滋水是產量大縣,等將來陸仁炳將這幾縣控制在手之后,建立一個完整的槍械制造工廠還是問題不大的。至少靠賣煤鐵,也總能顧住溫飽吧。

  還等什么,開干吧。

  陸仁炳開始在所轄地盤內搜羅可以把他拋頭露面的人物,前往長安,搜羅機器人才。長安作為西部重鎮,在洋務運動開始后,就開始建立機器制造局,先是左宗棠建立的機器制造局,后遷往蘭州。1894年,鹿鐘麟將火藥局遷回,又建立新的陜省制造局,主要產品有銅火帽、銅管拉火、砂布、硫酸、硝酸、鹽酸、銅引信、銅底火、火藥、仿洋火藥、鉛丸、指揮刀、鋼面三層九塊大鐵靶、小口無鉛箭、曼利夏無鉛箭及修制各式前后膛槍炮等,1905年,又建火藥局年生產火藥達4萬公斤,民國至今,長安制造局發展停滯。

  陸仁炳主要是派人去看看能不能挖到有經驗的工人,順便搜羅一些被淘汰的生產設備,及工具什么的。

  他現在要新建立工業,也只能按照太祖時代發行的備戰手冊開始手搓高爐,錘敲生產線了。好在華縣,落縣,商縣不缺鐵匠,也不用完全從原始狀態起步。

  嗯,富貴時代陸仁炳可是將《赤腳醫生手冊》,《軍地兩用人才之友》,《民兵軍事訓練手冊》,工農兵版《十萬個為什么?》的忠實擁躉,手搓一套軍功生產體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先解決有無,再升級換代。

  有了思路的陸仁炳,在練兵至于,開始埋頭整理發展思路編寫計劃。

  看著陸仁炳在一疊紙上寫寫畫畫,認識一點字的田小娥感覺有點不可思議。

  黑娃讀過幾年書,認識字這一點她是知道的。但是黑娃又是從哪里學的當兵打仗,從哪里學的這些鬼畫符。

  陸仁炳寫的每一個字他都認識,但是合在一起,什么建立土法煉焦,土高爐冶鐵,高碳鋼,鉬鋼,錳鋼什么的又是什么?什么土法煉銅,什么三酸兩堿的制作,看得田小娥腦袋都大了。

  后來她干脆不再去想,她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女子,偶爾紅杏出墻了個心儀的小長工,卻突然發現這個男人是個摸不透的神秘人,這種事情不能細想,一想就容易出事情。

  所以她悄悄地,在一旁打量著陸仁炳的臉龐,除了軍旅生涯,讓這個男人的面目變得更硬朗之外,還是她認識的那個黑娃。

  這就對了。

  雖說陸仁炳,已經成為一個地跨兩縣,手下有一千五六百人槍的小軍頭了。但是在田小娥心中他還是那個憨憨的小長工。

  除了征戰在外的日子,他兩個都是睡在一個炕上,只要田小娥一撩撥,這個男人還是會像以前那樣狂野粗放。這就足夠了。什么悔教丈夫丈夫覓封侯之類的話,田小娥是不屑的,男子漢么不去晃蕩,老守著個婆娘有什么出息。

  至于黑,白牡丹二人雖然現在也是統領百十號婦女的頭領了。但是她倆還是以陸仁炳和田小娥的侍女自居,居住在二人的隔壁,仍然干些端茶倒水,鋪床疊被的工作。

  倒不是她們自甘墮落,只是她們真的不敢脫離陸仁炳兩口子的庇護。

  他們見多了那些被解救出來的婦女,如何講述他們在匪窟的悲慘遭遇。

  每天不分晝夜,不知道多少人,也不洗澡,帶著臭烘烘的汗氣就爬上了她們的床,各種臟病都無法控制,無論她們如何哀求都沒有人同情她們一點。

  雖說那些惡心的家伙,大部分都被陸仁炳扔去了苦役隊,但是還有一些搖身一變加入了正規軍。那些女人,對那些男人天生厭惡,看一眼都感覺惡心。

  但是現實就是如此,即使放她們歸家,她們也無處可去。

  請:m.lstxt.cc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