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29章 第二十五個任務 小娥想要活下去20

  幸好陸仁炳將他們解救了出來,不僅給她們口飯吃,還委托田小娥和黑白牡丹,給她們尋醫問藥,治療那些難以言說的病癥。

  黑白牡丹每次看到,聽到那些故事,心里就不由的發寒。倘若那一夜他們沒有趕上陸仁炳征討寶箱寨,她們就會成為那些婦女中的一員。

  亂世對于她們這些弱女子真的是太殘酷了。她們又怎么敢離開陸仁炳的居所呢。

  如果說在這一干人中,誰對陸仁炳最忠心,那絕對要數被解救出來的幫女人。

  陸仁炳打算等他們放腳完畢,恢復正常后,就對她們進行常規的軍事訓練。爭取把它們都培養成合格的醫護兵,報務員,女戰士甚至是女將軍。這些都是后話。

  前方的戰報不斷傳來,各路大軍進展順利。前方不斷送回來俘虜,財貨還有傷兵。

  沒有陸仁炳的帶領,戰士們還是出現了傷亡,尤其是那些剛參加了一個月簡單訓練的新兵。

  等戰到三月份戰役結束的時候,總哦那個戰死三十余人,都是后來的新兵。傷兵五十余,各個訓練階段的都有,但都不嚴重,經過治療后,不影響后續進展。

  戰役結束給陸仁炳帶來巨大收獲,他獲得了對腳下這篇3萬多平方公里山區的絕對統治權,直接接受統治的人口達到五萬多人,耕地十余萬畝,當然都是貧瘠的山地,一年只能一熟產量都不夠糊口的旱地。

  獲得各式了礦口五十余座,鐵匠20余人,金銀匠3人工具若干。

  俘獲青壯兩千七百余人,死囚二百三十一人,解救肉票一百二十人,婦女三百七十。另收服山寨八十余座,坑洞七十余口。

  繳獲毛瑟快槍六百三十枝,土槍八百余枝,刀槍若干。糧4萬擔,煙土百二十擔,銀元二十三萬,金七十斤。其他不計。

  清點收獲后,陸仁炳開始全面建設根據地,各路駐軍占領要地駐扎,開始安排人手修城筑寨,把手好交通要地。陸仁炳安排人員負責新兵訓練。

  自己則帶著人開始考察礦口,建立煤鐵工業。考察過后面陸仁炳決定在落縣,上縣各建一座煤礦,工業基地主要集中在洛縣山區,那里地勢復雜易于隱蔽,又有一定的工業基礎。銅,鉛礦口也各建一個,金銀礦產量太低,就不再去跟那些地頭蛇爭搶,允許他們如山采礦,但是需要繳納稅費。

  并且陸仁炳下令各地駐軍,嚴禁鄉民在典當山林。

  民國這個時候,地方混亂不堪,地主們為了爭取多開墾一些天地,便往往去官府典買一塊山林,然后開采林木,然后放火燒山,露出一點土地,耕種兩三年后,土地失去肥力,便撂荒不管,這種情況在各縣都非常普遍,山林大面積焚毀,導致水土進一步流失,各種山洪災難頻發,土地更加貧瘠。陷入了嚴重的惡性循環。

  等到建國的時候,水南,華縣等地大面積的林木消失殆盡,山石裸露,荒涼可怖。陸仁炳絕不允許這種事情再發生。這片林子是老子的,你們休想再破壞。

  手中人力充足,各礦口迅速建立,陸仁炳手中的六百余苦役集體減刑至無期,轉職成為礦工。開始慢慢的挖礦生涯。

  當然了為了能保證勞動力的可持續利用,陸仁炳嚴令提高這些苦役的生活待遇,三天可以吃一頓肉食,一天三頓管飽,不許隨意打罵,還給他們配備了竹制頭盔勞保手套等安全保障措施。并許諾挖夠一定數量的礦石后可以減刑,最高可以減至無罪釋放,當然了那個數字很龐大也就是了。

  陸仁炳將這些條件,寫在木板上,放在礦口處。另外設置一個大型的黑板,每天更新每個苦役開采的礦石總量,以及能獲得減刑的時間。讓苦役們體驗挖礦升級的快感,提高勞動效率。

  時間來到了五月份,也就是平津開始火燒趙家樓的時候,陸仁炳的鐵廠正式開始產,生鐵,熟鐵和大條鋼。

  大條鋼即用土法反射爐冶煉熟鐵使其成鋼,這種方法這個年代是湘省邵陽一代鐵廠的保密工藝。

  有了剛鐵,陸仁炳首先啟動的是鋼鐵工業自身的升級換代,現將各種工具制造出來,再升級到近代工藝,然后再進化到當代工藝上。

  這個過程有掛逼在,進化過成很快,大約用了半年的時間,陸仁炳的鋼鐵廠的工藝水平,已經進化到了漢陽鐵廠的水平,當然了規模要小的多,開足馬力陸仁炳這個小工廠現在年產鐵100噸,鋼50噸就了不起了,缺人,缺懂技術的人。

  陸仁炳再是掛壁也不是全科人才,憑借五小工業指南,能搭起框架來已經不錯,具體的人才,還是得外聘。

  好在陸仁炳多方請托,從蘭州請來了原來西北制造局的失業工人50多人,西北制造局就是被左宗棠遷往蘭州的長安制造局,后來鹿鐘麟又將制造局搬遷回了長安,蘭州當地就留下了許多失業的工人。

  雖然他們已經失業很多年了,但畢竟比一幫生瓜蛋子要強的多,陸仁炳又大力聘請了長安制造局十幾位在斗爭中落敗的管理人員,加上一些年老失去勞動能力而被辭退的老工人,過來參與管理和培訓工人。

  當然漢陽鐵廠的老工人老技術員也在陸仁炳的搜刮行列。這些年霓虹人對漢陽鐵廠的滲透很嚴重,大量工人失去工作,所以陸仁炳重金禮聘之下,很是能請來了一些能人。

  總算是搭起了架子,等到二零年初,陸仁炳已經在深山里初步建立起了能產鋼鐵,能造子彈,能造火帽,也能造槍械,還能造火藥,能造三酸兩堿的小工業基地。

  當然陸仁炳辛辛苦苦積累的資金也消耗殆盡了,好在有產出就有收入,陸仁炳的鋼鐵,煤炭等工業產品很快出現在周邊五縣的市場上,并且因為質量上乘,開始遠銷長安,南陽。

  這個過程相當復雜,不知道耗費了陸仁炳多少的精力。

  建立好工業體系之后,陸仁炳終于打算亮明旗號了。

  實際上因為匪患的平靖,周邊六縣的官民,都已經知道,在他們身后的大山里崛起了一股新興的勢力,已經掃平了匪患。有人傳出消息知道他們是穿正規軍裝的部隊,但具體屬于誰,誰也不清楚。

  隨著鋼鐵基地建立,大量的人力需求,使得消息不可能再隱藏。

  大家知道是一個叫鹿爺的人,建立了一只叫做陜南保鄉軍的部隊,蕩平了大山里的所有土匪。這只保鄉軍建立的初衷就是要護佑周邊各縣鄉親的平安,部隊里的子弟都是本鄉本土人。

  周邊六縣的士紳鄉民聞言淚奔,他們終于等到了屬于他們自己的隊伍。這幾年城頭變幻大王旗,來一波外鄉人,他們就要被刮一層皮。各縣建立的保安團根本就是擺設,欺負鄉民士紳有道,保鄉衛民乏術。他們早就盼著有哪個本鄉本土的豪杰,能拉起一支屬于他們自己的隊伍,能保佑一方平安,他們寧愿拿錢養自己的隊伍,也不愿意送給那些如狼似虎的外鄉人。

  可惜的是本鄉本土的豪杰,當土匪勒索自己人干的風聲水起,對付外鄉人連老鼠見到貓都不如,只會躲在深山里作威作福。

  請:m.lstxt.cc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