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45章 第二十五個任務 小娥想要活下去36

  田家老兩口在田漢卿個冷秋月出國后,就搬到了界牌鎮。根據地以外的世道是越來越亂。軍閥亂戰,連年不休。

  田秀才他們縣里新來的縣長,根本不管前任收了多少捐稅,一上任,就勒逼百姓再納三年捐稅。各種罰款更是層出不窮,什么煙土捐,小腳捐,瓦片捐,織布捐,動土款,甚至吐口痰都玩繳納衛生捐。

  層層盤剝連田秀才這種家境殷實的人家都頂不住了。以往還能靠著稟告上官,來趕走貪官現在人家縣長說了,錢就是上官要的,誰能墊付上錢,誰就能來當官,所以他上任就要拿回墊付的錢。

  沒辦法,納不起捐的人便紛紛逃亡。田秀才能拿出捐,但是他覺得不是長久之計,還是早點投奔女兒女婿,比較劃算。

  正好田小娥也懷孕了,他們可以就近照顧一下。

  田小娥嘴上嫌棄父母的到來,其實內心還是很高興的。

  不見她,吩咐人里里外外的給老兩口子收拾房屋住處,幫自己的小弟,聯系學校什么的。

  相比之下鹿三兩口子就淡定的多,他們大概率是已經將陸仁炳兩口子分家了,基本上不關心陸仁炳發生的大事小情,因為這兒子他真的管不上了。他們很少來界牌鎮,陸仁炳也只有過年的時候,回去拜個年,給家里送了不少錢。鹿三用這些錢給兔娃起了新的房,兔娃也到了該尋親的時候。

  兔娃真的是老實孩子,今年都十五了,跟原來黑娃一樣,就在村子里的學堂跟著徐先生讀了幾私塾就不讀了。跟他一樣的還有白嘉軒的三兒子牛犢子一個樣,不喜歡讀書,就喜歡養牲口。

  兩個人經常在馬號里,鍘草料,牽扯牲口出去打滾,然后再用刷子刷干凈。

  雖然知道兩個人將來不會有啥大出息,但是白嘉軒和鹿三都知道,自己能依靠養老的,就這兩個守家的兒子了。讓人欣慰的是,兔娃和牛犢子很聽話。讓干啥就干啥,從來也沒像他們的哥哥姐姐們一樣,整天想著離開這個白鹿村。

  這一點,即使是當了鎮長的鹿子霖也是羨慕不已。他只有兩個兒子,雖然他舍棄臉面解決了大兒子的婚事問題,也沒換回大兒子的心意。到現在老大仍然在外面晃悠,整年整年的不著家。人家也不要家里的錢,據說人家會寫文章,靠著稿費就能過得挺不錯。

  他不知道兒子都在報紙上寫過什么文章,為此他還特意收集了能見到的所有報紙,也從來沒有見過鹿兆鵬的名字。或許他兒子發文章的時候,根本就沒有用過真名,這讓他感覺有些不安。最近外面的世界,鬧得有點兇。

  他的大兒子又是個不安分的,別到時候惹出什么禍事來,他還沒結婚生子呢。二兒子倒還算孝順,只不過也像是斷了線的風箏一樣飛走了。前一段時間在縣里的學校畢業后,又去了省城讀書。跟著白家的那個不著家的女兒白靈做同學。

  白家這個女兒算是白養了,自從那年跟爹娘堵了氣,就真的再也沒有回過白鹿村。在縣里的時候住在自己的姑姑朱先生家里,跟著表姐妹們一塊去上新學堂。整天跟著那些新式學生們不知道搞什么事情。別讓他把他唯一一個靠譜點的二兒子給帶跑偏了。

  說實在的以前,鹿子霖還是有點嫉妒白嘉軒的,他的大兒子白孝文,二兒子白孝武看著就是靠譜的別人家的孩子。二人在城里讀完書之后,就回到了白鹿村。老老實實的務農經商。老大接管了族中的大部分事務,家里族里所有的事情都打理的井井有條。老二接管了在山里的藥鋪,事業經營的有聲有色,沒有出過半分差錯。

  大兒子白孝武現在有了兩兒一女,三個孩子,二兒子也添了兩個胖小子。托陸大帥建立完善醫療體系的福,這幾個孩子順利的度過了四六風,都好好的養成了,人家白家現在可算是兒女滿堂了。

  他鹿子霖跟白嘉軒同歲,現在卻膝下凄涼。不過好在,最近白家的老大出了事。進城里辦事的時候,碰見了一個外地來的,說是賣身葬父的女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給白孝文迷上了,跟迷了竅一樣,非要帶回家來。

  那女子容貌艷麗,面帶媚像,一看就知道不是個正經人家的女子。依照白嘉軒的性子,那當然是不允許他帶回家的。

  這白孝文倒也是個烈性子,還真就非要那個女子不行。鬧到白嘉軒對他行了家法,也不改心意。沒辦法,白嘉軒就跟白孝文分了家,給了他應得的產業。兩家以后除了逢年過節,就再不相干。

  白孝文分了家之后,帶了點細軟,就跟著那女人去城里了。留下家里的老婆孩子,竟是連一眼都沒看。

  據白孝文說,他的老婆是父親強行給他安排的,比他大了三歲,他對老婆從來都沒有愛的意思。直到遇到了淑華,這才讓他感覺自己的前二十多年都是白活了。他為家族活了那么多年,盡到了責任和義務,現在他想為自己活著了。

  然后一走杳無音信,留下老婆孩子可憐巴巴,地里活沒人管,只能佃給別人種,家里的活錢都被白孝文帶走了,可憐的女人只能靠給鎮上的被服廠打工維持家用。

  好在孫子孫女,白嘉軒兩口子倒是沒有狠下心腸啥也不管,平時倒是沒餓著。

  老大跑了,這老二的叛逆期似乎也到了,總感覺家里的藥材鋪規模太小了,他應該去大的地方闖一闖。結果好好的生意不做,出門長見識了。據說是跟著別人販日化品去了,也是一年到頭不著家。

  現在的白鹿村,平日里就剩下一些老弱婦孺,連長工都雇不上了。年輕人沒人愿意干長工,外地來的人也都是奔著城里的工廠去的,那里工錢高,還有不少自由時間,誰耐煩天天給老財東干活,看人臉色。

  為了應對接下來幾十年風起云涌的大時代,陸仁炳早就在他治下的六縣之地的所有廠礦企業實行了公司制。這里所有的企業都不屬于任何私人股東。私人股東的股份全部由一個類似基金的公司代持,公司的股份大頭屬于官府,由另外一個官有性質的資產管理公司代持官府股份。

  公司所有的管理人員都是雇員,領工資的再按崗位不同領分紅。廠礦的員工也有參與分紅的權力,按照技能等級不同,他們享有不同的分紅權限,除了工資以外,還能享受一定的分紅。這種分紅其實與后世的年終獎等性質相同。但是叫分紅,顯得員工們是廠礦的主人一樣。

  無論任何廠礦里都有員工的上升渠道,員工議事會,員工技能培訓學校,員工福利中心,等等,員工子弟學校等等,反正進了廠的員工,從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全部有人管。

  這種福利制度下的工人,過得比大多數地主老財過得都要好。即使時,來廠里做工的臨時工,陸仁炳也強調,要保障好全面的福利,一視同仁。

  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出現有歧視現象,被人鉆了空子。

  請:m.3zm.la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