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54章 第二十五個任務 小娥想要活下去45

  三十年代以后,陸仁炳就不缺錢了。原因當然是米帝大蕭條帶來的福利。

  每次刷現實副本,陸仁炳都不可能讓自己缺錢,更何況他又有將近十年的時間布局。

  外匯充足的他,購買機器設備,就更加方便。有人說你都那么吊了,還需要買設備和原材料。

  大哥,你再牛叉,一個十縣大的地方,又能有多少資源。僅憑陸仁炳又能敲出多少設備,關鍵是時間耽誤不起啊。

  更不要提像石油,橡膠這種陸仁炳這里根本不可能自給自足的必備資源。

  那還不得趁著這機會瘋狂采購,瘋狂囤貨。

  雖說這年代交通不便,從沿海到陸仁炳這個內陸,沒有直達的火車,輪船。好歹離武城不算遠到絕望,平漢鐵路也能沾上點光。

  再加上陸仁炳有數不清的騾馬,日夜不停的運輸。陸仁炳的大軍,很長一段時間都在為這只運輸大軍保駕護航。

  陸仁炳在山里建立了龐大而隱秘的油庫,用來囤積原油,成品油。囤積橡膠,鎢礦,囤積各種將來可能會被卡脖子的資源。

  陸仁炳的大規模囤積活動,當然逃不過霓人的偵查。但是他們的爪子伸不過來,也只能干眼饞。

  他們估算過陸仁炳大致藏匿了多少東西。但是陸仁炳沒告訴他們的是,數字你們估計的還要多的多。

  陸大鼴鼠最討厭被別人卡脖子,為了怕別人卡自己的脖子,陸仁炳甚至在那些列強暫時還看不上的地方,自己打井瘋狂采油。

  自己買大蕭條中被拋售的貨船油船,組建航運公司,來運送貨物,省得被人家卡脖子。

  外界風云激蕩蕩,陸仁炳全不管。他要跟時間賽跑。他瘋狂的在大山里開新的兵工廠,不斷擴大槍彈的產量,不段擴大火炮產量,囤積迫擊炮,生產防控炮,防空機槍。

  并且在他轄下的地盤瘋狂的建設碉堡,建設密集的防空陣地,挖防空洞,建隱蔽機場,挖機庫。

  陸仁炳又開了數不清的軍糧生產線,把從米國拉開的糧食做成難吃的軍糧,整庫整庫的囤放在山中。

  十縣上下,都感到了山雨欲來的氣勢。

  雖然不知道陸仁炳這是為甚么,但是他們早就習慣了陸大帥的一貫正確,只能全力配合。

  等到全國抗戰開始后,陸仁炳將這些年積攢的家底,捐出了大半,十縣上下對此都沒有意見。

  十縣的年輕人都是血都是熱的,他們一批又一批的,帶著陸仁炳給他們配備的精良裝備,走出了大山,奔赴了各個戰場。

  陸仁炳的鐵桿最初收下的三十好漢,也都率軍出征了。陸仁炳有心要他們留下來。但是他們的意志都很堅決。

  鄭芒兒代表大家向陸仁炳進言,“大帥,這些年來我們深受您的栽培,本應該恪盡職守為大帥盡忠,但國難當頭,我們不應該再呆在后方。大帥給了我們充份的準備,又給我們爭取了最好的戰斗序列。如果不能為國盡忠,不能為大帥爭臉,我們還怎么有面目枉稱軍人。”

  陸仁炳望著一個個熱血的漢子,心中情緒復雜。他是真的不想讓這些鮮活的漢子們去戰場上。未來一場場的惡戰,會死很多很多的人。可是總需要有人去犧牲。他們不去拼,我們的子子孫孫就要與人為奴。

  “戰場上什么事情都會發生,你們都有可能會犧牲,既然你們決心已定,我也不再多說廢話,只希望你們能夠活到勝利的那一天。”

  一語眾將士都淚灑當場。

  ”大帥,我們的孩子,就都拜托大帥看顧了,如果將來我們不幸光榮了,還請大帥收留他們。我們的老婆,也拜托大帥給她們找個可靠的人家,萬不可為我們守節。”說完這些話,眾人鞠躬拜別陸仁炳。

  陸仁炳只能堅定的行一個軍禮,目送他們開赴各個戰場。

  陸仁炳的保鄉軍,軍事素質過硬,裝備精良,士兵又都是識文斷字的優秀兵員,很快就得道了各個戰區的歡迎。他們也很快成了各個戰場的中堅力量。

  當然隨之而來的就是慘重的傷亡,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這些軍人慷慨熱血,甘愿為國赴死。

  陸仁炳能做的就是保護好他們的家人,給他們提供最好的后勤。

  戰事規模越來越大,戰場上需要補充的兵員越來越多,其他地區都開始拉壯丁了。只有陸仁炳這里仍然是提供源源不斷,訓練有素且建制完整,裝備優良的部隊。

  陸仁炳相信,強拉的壯丁,對于戰事的作用有限,也是對那些壯丁的不負責任。他甚至向附近的省份,提出交換條件,將它們拉來的壯丁送到六縣,他們送來多少壯丁,陸仁炳就出多少的軍隊。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各地也知道這種拉壯丁的辦法是個蠢的,但是前線需要補充,他們也沒辦法。

  拉壯丁在各地已經成了生意,家里有錢的不想服役,就花錢買窮苦的頂壯代役。可是征丁一茬接著另一茬,有錢人想出錢讓人代役也找不到人了,只好托中介買人代役。

  這種現象,以后會越來越嚴重。形成了惡性循環,前線兵員素質越差,損失就越大,損失越大,就需要更多的兵員,然后前線的兵員素質就越差。

  由于路人炳派往前線的各部都表現的非常出色。所以周邊各省經過協調后,也都同意了壯丁換兵員的交易。

  所以陸仁炳的根據地就成了巨大的新兵訓練中心。同時這些壯勞力的到來,也解決了,因為不斷抽調兵員,帶來的勞動力缺口,保證生產不停頓。

  陸仁炳在戰爭期間沒有踏出過十縣的地盤一步,但是所有人都明白他明白他的貢獻。他率領呆在根據地年齡偏大的民兵,護衛了整個工業區的安全,擊退了多次敵人對根據地的突襲。

  連白嘉軒和鹿子霖兩個老家伙都學會了開槍,學會了維護高射槍。根據地的孩子們也都組織起來,進入工廠干活,到關鍵崗位放哨。破壞了多次敵人的潛入破壞行動。

  陸仁炳的三個孩子也都在這種緊張的環境中成長了起來。到戰爭最后,留在根據地的已經以老人,孩子,和婦女為主了。青壯們大都去從軍了。

  ------題外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