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邦,戒煙實在是太痛苦了,要不我還是不戒了吧,大不了我少抽一點。”如花躺在陸仁炳的懷里,有些疲憊。
“我是沒所謂的,只不過我聽人家說,抽煙對孩子不好的,你以后不打算要孩子的,也可以不戒煙的。”陸仁炳其實是真的無所謂啊。
“孩子啊。”如花有些迷茫,她這樣的人,也配有孩子嗎?貌似如花還真的沒有想過這件事。她被自己的家人賣進青樓,從小學習的又是討好男人的學問。
做的又是賣笑的行當,她考慮到的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成為有錢人家的小妾,等到年老色衰后,默默死在一個無人的角落。
“我還可以成為別人的娘嗎?如果我的孩子知道她的娘曾經做過什么行當,他/她會不會感到厭惡。”
也許是煙癮發作的后遺癥,如花的情緒陷入了莫名的低落焦慮中。她突然間又不是特別想活在這世上了。
陸仁炳看到她這種情況,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只能做一些讓她開心的事情了,張愛玲說的很對。
陸仁炳的努力,真的直達了如花的內心深處,她的情緒終于開始好起來。只是陸仁炳卻有點大汗淋漓,天還是太熱了。
接下來的日子里,陸仁炳一邊堅持煉功,一邊照顧如花戒煙。還在如花清醒的時候,開始寫一些東西。
主要是往一些雜志報刊上投遞稿子,掙一些稿費。陸仁炳給自己取了三個類型的筆名,一個用來寫小說,一個寫雜文,最后一個用來寫劇評。
小說筆名就叫做檳榔客,好歹也是號稱國內口香糖的呢。主要寫一些當下流行的,小資小說。流派他是要站鴛鴦蝴蝶派的,風花雪月,癡男怨女為主流,適當的時候抄一些武俠小說也不是不可以。
雜文筆名就叫作捕猹客,專門朝這個時代的嗓門處捅刀子,做接過迅哥手中匕首的人,或者做戰友吧。這個工作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筆名飛多準備一些,比如吃瓜群眾,看瓜人,爆料人,神秘陌生人,油管不悶之類的。根據迅哥的日記可以知道,雖然工作危險,但是收入相當可觀。
現在要說賺錢,還是得看申報這類全國性的政論時事報刊,做過報業大亨文化陸仁炳同志,對于這一時期的同行們實在是太了解了。
最后一個劇評人的工作才是陸仁炳這一世想要做的重點,主要是點評有名的角兒和新露頭潛力新秀,當然也會為新編的戲劇寫點評。后期還要點評電影和話劇什么的。劇評人地筆名嘛就叫“屁股很正的豆瓣”。
為了適應新的形式,最近一段時間各大劇種都在搞新編劇目。太平戲院就專門雇傭了一批文化功底扎實的才子們,組成編劇班專門創作新劇本。
這些劇本有新編歷史劇,也有時裝劇。有的劇本寫得好,可以廣為傳唱。有的劇本不怎么樣,也就演幾場就完事。
在劇本寫作上,還是得看京劇和越劇,他們分處國家兩個文化中心,有很多失去科舉晉升通道的傳統文人,會投身到劇本寫作工作中,誕生了不少好的作品。
其他劇種會借鑒京劇,越劇等創作力旺盛的新劇本來個本地化。太平戲院的劇本創作班,也經常做這種借鑒工作。畢竟現在的香江還不是戰后那個文人薈萃的中心,這里現在還是華國文化的邊緣地帶。
伴隨著新劇的不斷涌現,劇評人的工作也隨之興起,在報紙上這個劇評,點評個名角兒什么的,也能獲得一批擁躉,獲得不少稿酬。
有些外地大劇社來本地演出的時候,少不得要請當地的劇評人給來和輿論鼓吹什么的,跟后世的買熱搜什么的,沒有什么本質區別。
不過現在這個行業才剛剛興起,人們還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巨大利益。陸仁炳就不好意思了,他決定投入其中,切一塊蛋糕。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是有聲電影的肇始階段,這一階段國內國外都在有聲電影的探索階段,拍攝了很多很有特色的電影,很多電影技術也在研究中,攝影技巧也很初級,但是社會各界對有聲電影的追捧是毋庸置疑的。
劇評人陸仁炳同志,當仁不讓要引領摩登潮流了,給電影寫影評,給話劇寫劇評,再出幾部大部頭,探索一下劇本創作,電影拍攝技巧,演員演技技巧,說不定咱還能混一個大師的名頭嘞。
經營好了這個劇評人的馬甲,那可是太有用處了。劇評人大V將來隨便發幾篇文章,就能捧紅一個角兒,那他陸仁炳將來想要成名角兒不就容易多了嗎?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咪咪閱讀!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里可以下載 隨便登臺主演幾出戲,然后就開始在報紙上狂吹十二少,為了戲劇夢想,如何地放棄百萬家財,尋名師訪高友,甘愿吃下九流的苦,終于學的真本事。
再講一講,十二少與名技師如花,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不吹捧成當代地梁祝就算他輸。
最后在吹捧一下十二少,青出于藍勝于藍的唱腔,集百家擠藝玉一身的驚人功夫,以及勇于創新,大膽求變,終于將粵劇從一個地方小劇,帶上世界大舞臺的領袖氣質。
嘖嘖,最后咱不僅要稱名角兒,還要成宗師嘞,想想還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真是不研究不知道,每一個行當都有無數的工作可以做,都可以有成就大師的可能。只看米自己有沒有那個眼光個能能耐了。
就比如陸仁炳現在正在著手寫作的《世界三大表演體系概論》,《中國戲劇史與其外世界戲劇史中的地位》,《粵劇藝術的前世今生足未來》。
嗯,隨后陸仁炳還會單獨為中國的各個地方戲種做史。胖那幫沒見識的洋鬼子,和二鬼子,真正見識一下,什么是真正的戲劇個表演藝術體系。
國外網友戲劇表演歷史其實相當的短暫,更不要說成體系的表演理論和訓練手段更是近期才有的事。
他們的歌劇個話劇,更不要提跟我們的千錘百煉的傳統戲曲做對比了。
當初提出那個梅蘭芳表演體系的人,依著陸仁炳的說法,那特么就是他們高攀我們地表演體系好么?他們的表演體系,有什么可以跟我們的戲劇表演體系相提并論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