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八章 山醫命相卜(二)

  歷青鋒拱手應命之后,也迅速離去。

  李儒則面色難看。

  此時此刻,柳平過和歷青鋒對秦歌都是鄭重應諾領命,而不是之前那樣還在跟秦歌平等地位。

  這代表什么?

  這代表這兩個人已經心悅誠服的歸順了秦歌!

  更恐怖的是,從會議開始到現在,秦歌沒有安排他做任何事!

  這又代表什么?

  這代表秦歌在故意排擠他!

  李儒心驚至極。

  而四位宿老卻是扶著長須,在看向秦歌的時候,展現出滿臉的欣慰。

  陳見雪呆呆愣愣的看著秦歌,一時間有些茫然。

  秦歌則趁著此時,朝著趙至誠問道:“趙老,我記得從黑暗紀年一百二十一年起,書之鄉農田所產就已經達到約莫十五萬斤,約足夠書之鄉七個月用度。”

  “可今年,農田產量為何如此之少?”

  四位宿老皆是微微一滯。

  這個問題……

  嚴格說起來是他們辦事不利。

  但此刻也沒要忌諱什么。

  趙至誠微微行禮,而后道:“黑暗紀年第一百二十年十月十七,先代大先生破五獸王之圍,北出城墻,追殺五獸王三百余里……于途中發現野生土豆,遂遣狩獵隊將之移回,而后三年,土豆豐收,再加上原本的稻米小米,農田每年產糧才足夠書之鄉七個月的用度……”

  這是土豆的來歷。

  秦歌點頭。

  這事兒他知道。

  雖然十年來,他都是足不出戶的在書院呆著,但老師偶爾去找他的時候,也會跟他說起外界的一些新鮮事兒。

  而且,土豆燉兇獸肉是真的很好吃。

  李儒和陳見雪也開始認真聽講起來。

  這畢竟涉及到書之鄉的根本。

  卻是此時,趙至誠的話語陡然間低沉起來:“然則,我等并不清楚土豆培育之法,也不清楚如何儲存。”

  “土豆收獲之后,儲存的時間一長,便極為容易生長出白毛來,而長出了白毛的土豆便再難以成活……”

  “而作為土豆種的土豆,因為需要儲存近乎一年之久,更是大多都會生長白毛……”

  “可無論如何改善儲存方法,大量的土豆種都會在來年種植之時生出白毛,導致難以成活……”

  “哪怕有著先代大先生提點,可耗費三年時光,我等也還是不知道該如何對白毛土豆種進行消毒以提高其成活率,是以,土豆產量一年低于一年,去年以白毛土豆當做糧食下發,還不明顯。”

  “但至今年為止,種倉中的土豆已經全部潰爛不發……”

  簡而言之,陳如海當日尋回土豆的時候,告訴過他們土豆種生了白毛之后,似乎要用某種消毒程序之后才能一直種植,但陳如海也不知道該如何消毒,于是便讓四位宿老和農人自行研究。

  但很顯然,整整三年,宿老們也沒研究出什么消毒程序和更好的保存手段。

  于是,今年的土豆種全部潰爛不發。

  于是,今歲的糧食收入銳減。

  秦歌微微一滯。

  或許,他可以以源典凝聚出對白毛土豆的正確消毒程序的理論來?以及最為合適的儲存方法?

  但,如今他的正氣只剩下了1453點。

  土豆是食物,很重要。

  甚至民以食為天!

  可當下,書之鄉面臨的最為迫切的事情卻并不是食物方面的問題。

  而且,書之鄉如今已經沒有土豆了。

  就算組織出了正確的消毒理論和最為合適的儲存方法,也沒有用武之地。

  想要用得上,也得去野外將土豆挖回來。

  可上次遷移土豆回來,乃是老師追著五尊獸王導致那一片兇獸逃遁,這才有機會的。

  要是現在去那一片的話,保管去一個死一個,去兩個死一對。

  再者,對于當前的書之鄉來說,最迫切的并不是食物方面問題,而是即將來臨的獸潮。

  度過獸潮才是最重要的!

  正如李儒之前所說,度過了獸潮,書之鄉才有需要吃飯的人,度不過獸潮,再多的糧食怕是也沒有人來吃了。

  這句話作為抽調農人加入城衛隊的理由不對,但這句話本身是對的。

  再加上秦歌之前讓源典凝聚搜救之法時,第一次反饋正氣不足,但后來在歷青鋒那句‘一個不成熟的想法’的觸發之下,秦歌將其確定為組織一個搜救之法后,卻能夠凝聚尋人理論來看。

  他組織煉體法得到正氣不足的反饋的原因,恐怕也是因為沒有對數量進行限制。

  想想看,若是適合他的煉體法有無數種。

  而他不加以數量限制去要求源典組織理論的話,那其實就是在要求源典將全部適用他的煉體法都要凝聚出來。

  而全部都要凝聚出來的話,哪怕一個煉體之法的理論只需要一百點正氣,凝聚全部適合他修煉的煉體法理論……那需要的正氣也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

  也就自然會被提示正氣不足。

  也就是說,如果有了數量限制,和具體的要求,甚至能夠具體到某一種具體的煉體法的話,源典就不會再度提示正氣不足。

  而是可以立馬凝聚出一門適合秦歌修行的煉體法的。

  在這種情況下,

  提升實力有望,而食物的需求又并不是那么迫切,只需要暫時勒緊褲腰帶便可以為獸潮來臨時保存足夠的糧食。

  秦歌心中已經有了權衡。

  他需要先提升實力,去度過獸潮。

  在度過獸潮之后再去思考糧食等其他不是很迫切的問題。

  想著這些,秦歌對著趙至誠點了點頭:“目前先這樣吧。”

  “回頭若能度過獸潮,我再好好查查書之鄉的書籍,看看能不能找出延續土豆種植的方法,或者是提升農田稻米的產量。”

  書籍!

  又是書籍!

  聽到這里,臉色本來就不好看的陳見雪,頓時感覺頭疼欲裂,心底還有一份不知從何而起的憤怒。

  同時,那句‘多讀書沒壞處’的話語如同夢魘一樣在陳見雪心底一遍又一遍的單曲循環……

  趙至誠則是微微愕然,而后深深一揖。

  秦歌卻是抬頭看向了門外。

  也就在此時,柳平過從門外大步走來,他手中抱著厚厚一摞輕薄的獸皮衣物。

  “大先生,林蒼和六十名狩獵隊隊員的衣物都帶來了。”

  秦歌點頭:“將衣物分開擺放好,在每一件衣物前方地面擺放沙盤,在沙盤上各自寫上衣物所屬之人的姓名。”

  “喏!”

  柳平過迅速從大廳隔壁的柜子中取出了許多小沙盤,四位宿老則幫著將那些獸皮衣物一件一件的分開擺放。

  李儒卻是淡然看著,無動于衷。

  陳見雪滿臉煩躁郁悶。

  柳平過則在每一件衣物前方擺上一個小沙盤,將沙盤中的沙子撫平,而后在沙盤中寫下與衣物對應的姓名。

  也索性他記性好,否則此時六十一件衣服,足以讓他手足無措。

  又是片刻后,歷青鋒一手抓著一摞寬大的榕樹樹葉,一手緊緊的箍在一起。

  他迅速走近,張開箍住的左手,里面密密麻麻的小螞蟻迅速爬動起來。

  給眾人看了一眼螞蟻之后,歷青鋒又將左手緊緊的箍了起來。

  秦歌接過樹葉,滿臉肅容的開始設置蟻木尋人的山術。

  蟻木尋人的山術,按照源典給出的理論,需要調動一絲真氣,以一種秦歌不明所以的方式注入樹葉和螞蟻之中,將樹葉與真實的地界建立聯系,將螞蟻拘束在樹葉之中。

  而后再以一絲真氣刻畫所尋之人的姓名,最后以螞蟻記住將尋之人的氣息,以螞蟻對應所尋之人。

  最后再以一絲真氣聯通所有,便算是成功。

  成功之后,螞蟻便會在方寸樹葉之間象征所要尋找之人的行動軌跡和實時方位。

  時間流逝,

  六十一只螞蟻都爬到了各自對應的榕樹樹葉的北偏西方向的中段位置。

  這代表林蒼和流逝狩獵隊成員在同一個地方!

  看著這一幕,按照樹葉和地界的比例,其實已經可以確定林蒼等人所在的位置。

  本該是讓人欣喜的事情。

  但此刻,卻是人人眼中都閃過一份凝重。

  因為,

  在野外,六十一個人若是都呆在同一個地方的話,那就只有兩種可能——要么是都死了,要么是都還活著。

  都活著還好,若是都死了……那對于書之鄉來說,真的是無法彌補的損失。

  而且,在野外六十一人全在一個地方的話,更大的可能性是都死了……

  想著這些,眾人臉色越發凝重起來。

  與之同時,在一口氣塑造了六十一份蟻木尋人的山術之后,秦歌也是累得夠嗆。

  一縷真氣約莫能分出二十八絲真氣來。

  而在塑造了六十一份蟻木尋人之后,秦歌體內的七縷真氣都已經枯竭。

  與之同時,

  體內的七縷真氣全部枯竭帶來的痛苦,絲毫不比七天七夜滴水不進來得輕松,甚至要更加痛苦幾分。

  當下,秦歌蒼白著臉,幾乎去了半條命。

  但為了保持大先生的威嚴,他竭力努力讓自己不哼哼出來,竭盡全力的維持著肅穆。

  于是,他保持著沉默一言不發的同時,臉色也變得無比嚴肅起來。

  好半晌之后,秦歌才緩過了那一陣欲死般的痛苦。

  他繼續竭力保持著大先生的威嚴:“歷師哥,你從城衛隊抽調二十個人,搜救之事便由你負責,務必盡可能快、盡可能多的將人給帶回來!”

  歷青鋒眼光微微猶豫,他此時更想去詢問秦歌修行和蟻木尋人之術的事情。

  但大先生說一不二!

  歷青鋒當即應命:“喏!”

  隨后,歷青鋒大步離去。

  柳平過和四位宿老則略帶關切的看著秦歌。

  雖然秦歌竭力假裝威嚴,但柳平過和四位宿老顯然還是看出了秦歌此時身體狀況有些不對。

  陳見雪有意上前,卻又礙于之前的隔閡,最終無動于衷。

  李儒冷哼一聲,但他的心底卻是已經徹底凌亂。

  經過今天這一次會議議事之后,秦歌似乎真的坐穩了大先生的位子了!

  他距離大先生那個位子,是越來越遙遠了。

  甚至于終身無望!

  當即,秦歌則稍顯費力的揮了揮手:“今日議事就到此為止,趙老留下,其余人解散!”

  “喏!”

  整齊劃一的應諾聲響徹。

  柳平過等六人迅速退去,而宿老趙至誠則開始跟秦歌講述起他所知的山醫命相卜來。

  半個時辰后,宿老趙至誠也離去了。

  偌大的瓦房中,便只剩下了秦歌獨自一人。

  他正在回想著柳平過所說的山醫命相卜五術。

  其中山術乃是一些有著匪夷所思功能的神奇術法,例如蟻木尋人,也例如趙至誠宿老所說的一種敲山之術,但卻并不見得真的有著改天換地的威力。

  醫術則是一些治病療傷的術法,多是以尋常草藥治療傷勢病痛。

  據說古時真正的道家高人可以隨時隨地隨便摘取草木樹葉蟲鳥來治療任意一種疾病傷痛,真可謂是信手拈來無病不治。

  命術則有些玄乎,連宿老趙至誠也只說是聽老師那一輩的人曾說過命術之中有斷命之術,但趙至誠也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斷命之術。

  相術則是察天地人之術,相天可知陰晴雨雪,相地可知地脈走向,相人可知人心高下、人性善惡,且天地人又相交,于是,人法地,地法天,又天象地,地象人,相互糾纏,一法通萬法通。

  卜術則是預測,對未來進行一定程度的預知,這更是玄乎得不行。

  聽完趙至誠這番話之后,秦歌雖然還是對山醫命相卜所知不多,但這些東西卻真正的給他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窗口,讓他的認知刷新了一次。

  當即,秦歌閉上眼睛,看著腦海中的源典。

  “組織斷命之術的理論!”

  邪氣不足!

  邪氣?

  這是秦歌第一次遇到需要邪氣來組織的理論。

  只是,邪氣的獲取方法還沒半點頭緒,他不打算在邪氣上面浪費時間。

  “組織敲山之術的理論!”

  正氣不足!

  “組織一個最淺薄的相術理論!”

  正氣不足!

  醫術?

  卜術?

  秦歌沒有再繼續浪費時間了。

  山醫命相卜五術似乎都很高端。

  甚至連最淺薄的相術理論都遠遠超越了他所擁有的1453正氣。

  拋開這些暫時來說太過遙遠的理論之后,

  秦歌準備試一試組織煉體之術,徹底將自己身軀脆弱的短板彌補起來。

  但仔細想想,這也并不是太過急切的事情。

  何況,在聽完趙至誠的這番話之后,他發現,他認知越多之后,對于某個理論的限定會更加具體一些。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