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零八章 銅精

  秦歌揮了揮手,示意免禮,而后問道:“我要的大鐵……恩,我要的鼎,做得怎么樣了?”

  趙鐵匠轉身指向一個巨大的泥巴團,道:“模子已經做好了,但青銅液還不夠,約莫還要三天才能夠融化足夠多的青銅液,而且,為了讓這大鐵鍋足夠堅固,必須一次性澆灌而成,不能分多次澆鑄……”

  “所以,大概還需要四天才能累積足夠的青銅液,才能開始澆鑄。”

  “澆鑄完成之后,還需要冷凝打磨,大約需要一天時間,所以五天后,應該就能做好。”

  聞言,秦歌點了點頭,繼而問道:“那銅精呢?”

  銅精……

  趙鐵匠搖了搖頭:“按照大先生的說法,銅精乃是銅之精華,欲要冶煉出精華,就必先去其糟粕……然而,爐溫不夠,無法將雜質取出,也就無法冶煉出銅精來……”

  聞言,秦歌眼中閃過一絲微不可查的失望。

  如果沒有銅精刻畫那些奇怪的符文的話,這鼎打造出來了還真就只能是個大鐵鍋,而不可能成為煉器爐了。

  爐溫不夠嗎?

  秦歌當即便閉上了眼睛朝著腦海中的源典看去。

  而趙鐵匠看見秦歌閉上雙眼,還以為是秦歌對他冶煉不出銅精的極致失望。

  可爐溫不夠的話,他再如何也無法冶煉出銅精來啊!

  但不管怎么說,這都是他的失職。

  萬般無奈之下,趙鐵匠直接雙膝一彎跪了下去,默默等待著秦歌的責罰。

  但片刻后,秦歌卻是睜開了雙眼。

  他眼中閃過一抹喜色和一抹憂慮。

  喜的是凝聚出了提升爐溫的方法,憂的卻是那個方法很難做到,而且,正氣越發的少了。

  當即,秦歌收斂了心緒:“提升爐溫的事情,我來想辦法……你……趙叔你這是?”

  說了半句話,秦歌才發現趙鐵匠直接雙膝跪在了地上。

  趙鐵匠支支吾吾。

  秦歌也差不多明白過來趙鐵匠為何跪伏在地了。

  當即秦歌道:“趙叔快起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爐溫不夠,罪不在你,秦歌自然也不會胡亂責怪人!”

  “趙叔,且快起來!”

  趙鐵匠這才應聲而起。

  但他緊接著卻是狐疑道:“大先生要怎樣提高爐溫?莫非是狩獵隊發現了先代所說的煤礦?”

  煤礦?

  秦歌搖了搖頭:“等之后你會知道的。”

  也實在是那個方法太過駭人聽聞,說出來的話,只怕趙鐵匠無論如何都要阻止他的。

  秦歌接著道:“接下來,除了這青銅鼎之外,我還需要你再做一個東西。”

  “這個東西叫做彈簧,涉及到獸潮。”

  “如果你能夠及時做出來的話,接下來的獸潮或許就可以更輕松的度過!”

  聽聞可以對獸潮有所助益,趙鐵匠眼睛微微一亮,當即便拍著胸脯保證,一定在最快的時間內將之做出來。

  但拍胸脯保證完畢之后,趙鐵匠卻是滿臉納悶的問道:“不知這彈簧到底是何物?”

  他四十七年的人生,竟然從來沒有聽說過彈簧二字……

  秦歌也沒多說,直接就蹲下了身子。

  而有過上次畫大鐵鍋三視圖的經歷,趙鐵匠也明白是大先生要畫圖講解了。

  當即,趙鐵匠也條件反射的跟著蹲了下去,滿臉認真的看著。

  就見秦歌隨意撿了一塊小石頭,在地面上開始畫起了圈圈。

  只不過,不同于一般的圈圈,秦歌這一次全部只畫半個圈圈,然后無數個半個圈圈緊密的挨在一起。

  依稀能夠看出這不是無數個圈圈組成的東西,而是由一根線彎曲環繞成緊緊挨在一起的圈圈。

  同時,秦歌解釋道:“你先煉出銅絲或者鐵絲,最好是銅絲,再將銅絲按照這個樣子一圈一圈的圈起來,圈起來之后壓緊,就成了彈簧……”

  “彈簧會有著強烈的彈性,比弓弦的彈性還要更強烈許多倍……”

  彈簧!

  彈性比弓弦還要強烈許多倍的彈簧!

  聽到這里,趙鐵匠眼睛微微一亮:“莫非大先生是想改良弓箭,將弓箭的弓弦換成這東西之后,增加弓箭的威力?”

  秦歌輕笑:“是改良弓箭不假!”

  “但不是用這東西替代弓弦……好了,你就照著這樣先做一個試試,后續需要多少、需要多大的彈簧,木匠王叔會來跟你說的,你做出來的彈簧,乃是要配合王叔做出一種新的武器。”

  說著,秦歌站起身,將小石子丟到一邊,拍了拍手手上的灰塵,笑著道:“趙叔,麻煩您了,這東西對于書之鄉來說,真的很重要!”

  趙鐵匠點頭,鄭重道:“趙安很少上戰場,也不狩獵,也不種田,能做出對書之鄉有益之物,便是趙安的天命!”

  “趙安必定全力以赴!”

  “那就麻煩趙叔了!”

  秦歌來得快,走得也快。

  他又帶著崇安去了一趟王木匠那邊。

  與趙鐵匠那邊守著一個爐子就基本不用干別的事兒不同,王鐵匠這邊手上的活兒很多。

  已經五十多歲的王木匠正在拿著刀具劈砍著一根名為青岡的木材,青岡堅硬至極,是鋤頭木把的最好選擇,也是弓臂和箭桿的上等木材。

  而在暗黑紀年之后,土地有所變異,變得堅硬無比,若是不修煉煉體之術,就會像曾經的秦歌一樣,連泥土都翻不動。

  但就算翻得動泥土了,那堅硬的泥土對于鋤頭的損毀也是極大的。

  同時狩獵隊和城衛隊那邊,每天都會消耗大量的箭矢,并不是每一個箭矢都能回收的。

  有些時候就算能回收,箭桿卻是損壞無疑了。

  于是,王木匠幾乎天天都要做新的鋤頭木把、弓臂、箭桿,以及一些其他書之鄉需要的木制品。

  當下,眼見著秦歌過來。

  王木匠微微驚訝之際,也是快速上前行禮。

  秦歌卻隔著老遠就喊道:“王叔就不用行禮了。”

  說著,秦歌大步而來,跟王木匠噓寒問暖了一番之后,這才道出來意:“秦歌此來,是想讓王叔幫秦歌做一件東西!”

  “大先生請說,王釗照做便是!”

  當即,秦歌將崇安喊了過來。

  崇安也將秦歌一早就讓他帶著的大沙盤放在了地面。

  沙盤上面有著密密麻麻的文字。

  與趙鐵匠不同,王木匠是識字的。

  一番看了下去。

  越看王木匠就越是疑惑,等看完的一瞬間,王釗王木匠卻是渾身顫抖起來。

  王木匠豁然抬頭:“大先生!這當真可行?!”

  實在是驚訝!

  真正是驚訝!

  盡管王木匠小時候就聽先代說過大中國時代有著一種叫做機槍的武器,能夠連綿不絕的連續發射兩三百次類似于箭頭的子彈。

  但,王木匠可一直以為那是假的,一直以為那是普通人做不出來的東西的。

  但此刻,秦歌擺放在他面前的沙盤,赫然寫著能夠做到連續發射二十枚箭矢的諸葛連弩……

  連發二十枚箭矢,與連發兩三百差距巨大。

  可一旦有了做出連發的方式,在二十連發的基礎上去尋求兩百連發的量變……難度就會瞬間削減十倍以上。

  正所謂萬事開頭難。

  一旦度過了最初最艱難的開頭,后續就有了慣性,就會簡單許多,往后就是蕭規曹隨,隨便改一些小細節便可。

  這一刻,王木匠真正是看到了將曾經先代所說的機關槍做出了的可能性。

  所以他驚訝,驚駭,乃至于覺得不可思議。

  他眼中又浮現一絲更大的疑惑。

  如果只是先代曾說的機關槍的話,就那點威力,即便做了出來,也難以破開兇獸的皮肉,甚至是連異獸的皮肉都未必能夠破開。

  那樣的武器……

  所以,在吸取那個機關槍的連發理論的基礎上,他覺得他還需要同時注意發射出去的箭頭或者箭矢的威力才行。

  不能做出一個無用之物來。

  也正是此時,秦歌開口道:“諸葛連弩的確可以做到連發,但光是照著這所說的去做的話,做出來的東西,發射出的箭矢只勉強有著兩石的力量,難以對異獸破防……”

  “所以,我希望王叔能夠將之改良一番,讓其射出的箭矢能夠達到三十石以上的威力!”

  聞言,王木匠沉默著。

  但他的眼中也是浮現出躍躍欲試的神色。

  他也有個夢想。

  他想成為曾經的先代口中的最偉大的木匠——超遠古時代的魯班和子墨子。

  他想成為像魯班和子墨子那樣能夠造出一切神奇之物,甚至是造出能夠飛翔的木鳥的、可以隨手化腐朽為神奇的偉大木匠。

  但沉默著激動了片刻后,王木匠卻是皺著眉頭指著沙盤中的文字之間頻繁出現的兩個字問道:“大先生可否告知,這個彈簧是何物?”

  在這諸葛連弩的理論中,彈簧才是整個弩機的關鍵所在。

  在秦歌看來,彈簧更是提升弩機發射箭矢力量的關鍵。

  王木匠顯然也看出了這彈簧是關鍵,甚至看出的東西比秦歌看出的還要多。

  當即王木匠便補充道:“若是沒有這個彈簧……那這整個諸葛連弩便都沒辦法制作了,就算能找到替代品,做出來的恐怕也是殘次品……”

  聞言,秦歌輕笑:“彈簧我已經讓趙叔開始打造了,最多到明天就能打造出來實物。”

  “這一點王叔沒必要擔憂。”

  “另外,后續做諸葛連弩需要多大的彈簧、需要多少彈簧,都還需要王叔跟趙叔好好說說才行。”

  畢竟到底需要怎樣的彈簧,也只有做諸葛連弩的王釗才知道。

  說到這里,秦歌略微不放心的補充道:“還有,這個彈簧可能就是讓弩機射出的箭矢威力增強的關鍵,王叔可以多研究一下!”

  聽到趙鐵匠那邊已經開始制作彈簧之后,王木匠眼睛微微一亮,甚至都顧不上秦歌外行指點內行的那句話了。

  王釗當即深深一拜,恭敬至極的道:“喏!王釗必定不辜負大先生的期待!”

  不辜負期待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則是,若果真能做出這樣跨時代的東西,他或許就真的距離魯班和子墨子不遠了。

  看著滿臉熱枕,似乎恨不得立馬開始著手制作諸葛連弩的王釗,秦歌笑著點了點頭。

  到此之后,往后的事情就看趙鐵匠和王木匠了。

  諸葛連弩到底會被做成什么樣子,能不能有著想象中的威力,也不是秦歌能夠插手的了。

  而此刻,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提升爐溫的方法,他之前便已經通過消耗三百點正氣凝聚出來了。

  只是……難度很大!

  但,再難也得想想辦法。

  畢竟,銅精到手才能真正煉制煉器爐。

  而煉器爐一旦成功的話,都不需要他去煉制什么法器了,光是賦靈就能將書之鄉的整體戰力全部提升一大截。

  縱然書之鄉的整體戰力依靠賦靈提升之后,依然對獸潮沒有太大影響。

  但賦靈提升的防御力,卻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書之鄉在獸潮中的損失。

  當即,秦歌辭別了王木匠,帶著崇安朝著農人那邊走去。

  七十多年前,書之鄉選址的時候,并非選擇的一片平地。

  在這十萬大山之間,除了黑暗紀年以前的那些繁榮地域之外,也不存在什么面積廣大的平整地方。

  而黑暗紀年以前那些繁榮地域,卻一直繚繞著數不盡的危險,于是,當初的大先生陳如海并沒有選擇一處災難之前的廢墟城市作為根據地。

  也因此,書之鄉的農田并不是分部在一個地方的,而是分布在相對平整的地方,構成了數十個小方田,數十個小方田又根據地理位置組成了五個大的區域。

  五個區域分別是東、南、西、北、中五田。

  而眼下秦歌要去的,則是書之鄉東邊靠城墻的東田。

  東田區域算得上是書之鄉內最為平整以及土壤肥沃的地區,每年書之鄉的糧食收獲,東田能夠占據三成多,穩穩壓住了其余四田。

  趕到東田的時候,還有不少農人在田間拔草除蟲。

  秦歌在農人之間出現了一下,還親自下田假模假樣的研究了一把稻谷的長勢、又真心實意的關切了一下農人的困難之后,他便讓農人叫來了四老江濤。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