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和李稽有底氣不招供,背后有李東陽撐腰,如今李東陽親筆手書讓他們招供,二人不敢隱瞞。
戴姍看了手書后,臉色大變,正準備入宮向弘治皇帝稟報。
嚴成錦道:“大人稍后,此案尚未明朗,李大人的嫌疑尚未排除。”
聽說這小子連他也懷疑了,戴姍沒好氣道:“本官相信西崖兄,此二人已招供與西崖兄無關,你為何連自己的老師也不相信?”
“下官只是想將案子查得水落石出。”
戴姍將手書和罪狀整理一番,連忙進宮面圣。
一刻鐘后,暖閣,
“宣府參將王杰,是李卿家的侄子?”弘治皇帝有些錯愕看向李東陽。
“臣本想讓都察院查辦,不成想還是驚動了陛下,王杰乃臣兄長李東仁之子,入贅王家后,王杰改了姓氏。”李東陽一口氣說清楚。
小案變成了大案,連內閣大臣也牽扯進來了。
猜到陛下憂慮,戴姍繼續道:“據王杰二人所言,此案與李公無關,陛下請放心,這次破案多虧了嚴成錦,說來也奇怪,嚴成錦竟知道李公與王杰是叔侄。”
“這家伙查了我與王杰的原籍戶冊。”李東陽道。
嚴成錦安置順天府的流民有功,這個家伙也不向他討要,弘治皇帝問道:“都察院官職可還有缺?”
這是要給嚴成錦升官?
“有!自嚴恪松調任寧夏副總兵后,右僉都御史一直空著。”戴姍心中一喜。
大明官場定制,文臣和武官只能任一職。
若調任為武官,就要放棄文臣的職位。
劉健覺得有些不妥:“陛下,嚴成錦升任御史不過半年……”
“誰能安置順天府三萬流民?宣嚴成錦吧。”
陛下心意已定,劉健知道難以改變,嚴成錦雖年盛,卻有著與年紀不相等的慎重和多慮,陛下才信任他。
都察院值房,
嚴成錦在寫彈劾疏奏,彈劾宣府總兵徐仁,老爹正好頂替他的位置。
這次破案有功,萬一陛下不給他封官。
上這封疏奏,正好提醒一下他,右僉都御史的位置有缺,空著也是空著,臣年富力強,陛下您看是不是……
“嚴大人,東暖閣來宣!”
給了二兩銀子小太監,打聽到方才陛下問都察院的官位,嚴成錦就知道有七成概率要升官。
來到了東暖閣,嚴成錦行禮道:“臣嚴成錦參見陛下。”
“朕聽聞破軍餉案是你的功勞,想要什么賞賜?”弘治皇帝若無其事問。
給其他大臣封賞時,從容不迫。
唯獨給這小子封賞,心中卻是忐忑,上回宮中的免死金牌之數被這小子瞧見了,不會又要免死金牌吧?
弘治皇帝強迫自己鎮定起來,道:“為何許久不說話?”
嚴成錦仔細想了想,圓潤不刺耳的聲音響起:“臣想升官。”
弘治皇帝和李東陽竟有松了一口氣的感覺。
戴姍道:“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有缺,不如就讓嚴成錦……”
這也不過是合了陛下的心意。
“嚴卿家安置流民有功,破宣府軍餉一案有功,朕升你為右僉都御史,祿米加五十石。”弘治皇帝嘴角噙著笑意,喜笑顏開。
“臣謝陛下隆恩!”嚴成錦從懷中掏出一本冊子:“陛下,來都來了,臣就順便一道彈劾吧。”
蕭敬忙把嚴成錦疏奏呈上去,弘治皇帝翻開一看,是彈劾宣府總兵徐仁。
“徐仁督管不利,固然有罪,眼下朝中無良將,朕暫且不問責了。”
“陛下,家父是被埋沒的將才,若放到宣府,定能發揮他的才能,整飭宣府士卒。”
寧夏太安全了,老爹不挪位置,沒軍功。
去宣府好。
宣府是大明的九邊之首,韃靼人一旦破了宣府,就能直達京師,所以很重要。
在九邊之中,總兵也有高低之分,雖然都是守門的,但宣府總兵,類似保安隊長的角色。
“此事還需與兵部商議,不可定論。”李東陽道。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吏部和禮部兩個位置,尚有空缺,明年便是秋闈了,豈能空著位置。”
嚴成錦微微低頭。
還沒開始推選,他已經知道了答案。
馬文升為吏部尚書,張升為禮部尚書。
這一次天官換選,極為激烈。
兩個御史因此下獄,李東陽和禮部左侍郎反目。
爭吏部尚書的,除了馬文升,還有現任吏部右侍郎王鏊,詹事府的前任詹士,教過朱厚照,是太子之師。
爭禮部尚書之位的,有一個極厲害的人,現任禮部左侍郎,焦芳!
本來不打算參與大亂斗,但對老爹卻是一次機會!
馬文升升任吏部尚書后,兵部尚書的位置就空了出來,史料中,接替他位置的是劉大夏。
同時秦紘將升任三邊總制。
若是讓秦紘升任兵部尚書,三邊總制就空了出來,老爹的職業天花板將再次被打開。
“只能彈劾劉大夏了。”
運氣好的話,還能將程敏政拉回來,嚴成錦暗想。
“陛下,程敏政在良鄉教化流民有功,又蓋了藏書館福澤天下書生,您看是不是……”慎重起見,嚴成錦留了半截話。
弘治皇帝眼底深處閃過一絲鋒芒,輕描淡寫道:“程敏政致仕便因鬻題,如今掄才大典又至,不能啟用,內閣覺得,馬文升和王鏊誰更能勝任吏部天官一職?”
劉健直言:“臣以為,馬文升安兵部,由王鏊升吏部尚書,如此再合適不過。”
李東陽卻道:“臣以為,馬文升更合適。”
“臣也覺得,馬大人更合適。”嚴成錦站出來一步,馬文升上去了,兵部的位置才會空出來。
要是他不挪位置,老爹就得再坐十年板凳…
“朕想想。”
弘治皇帝命眾人散去。
從奉天殿出來,
戴姍故意落后幾步:“本官知道,李東陽是你的老師,朝堂之上也不必為他說話,吏部天官之爭,摻和進去會遭殃的。”
王鏊要找也是找李東陽,與我何干?
回到都察院,嚴成錦看見文森和張津兩人在寫彈劾疏奏。
“兩位可是要彈劾兵部馬大人?”
“正是,成錦你來執筆?”文森滿臉期待看著他。
馬文升是個好官,彈劾他會被罵五百年的……
雖然他也不是重名聲的人,嚴成錦推遲道:“部堂大人說吏部選舉,咱們都察院不摻和。”
彈劾吧,早就知道你們看本官不順眼。
史料記載,被下獄的兩個御史,正是叫文森和張津,不知道是不是這兩個同名的家伙。
這疏奏一交,都察院八成又要招人了。
“哼!如此慎重,如何擔得大事?”文森冷然道。
慎重起見,嚴成錦還是與王越一起下值。
次日清晨,
都察院和往日一樣平靜,嚴成錦在翻看史料典籍,都察院有自己的典籍房,存放著各式各類的案宗。
雖然穿越過來的時候,在府上查看了半年的史料。
但能看到的卷宗有限,不如都察院齊全。
“當初成化皇帝命人查《鄭和出使水程》時,劉大夏一把火燒了,這是后世史料的傳聞,不知都察院有無卷宗記載。”嚴成錦翻著劉大夏有關的典籍。
馬文升升吏部尚書是板上釘釘的事,到時候兵部尚書就空了出來。
留下的時間不多,要早做準備。
正在這時,錦衣衛突然沖進值房,將文森和張津兩人帶走。
“你們抓我二人做什么?”
“吾等自然是奉陛下御旨。”
沒過一會兒,嚴成錦聽聞弘治皇帝降了一道旨意,升兵部尚書馬文升為吏部天官。
接下來陛下將會任命兵部尚書和禮部尚書。
直接彈劾劉大夏有些冒險,慎重起見,下了值,嚴成錦決定起身先去李府一趟。
在下馬碑遇到了馬文升。
“恭喜馬公高升。”
馬文升回頭,原來是都察院那個慎重的御史,笑著道:“明日在府上,老夫擺家宴,你來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