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39章 你悟了嗎?

  “陛下,臣以為派王守仁平亂,有些不妥,土司對朝廷的態度反復不定,狡詐如狐,此子年輕,臣怕他吃了暗虧。

  不如由廣東巡撫陳廣平,帶兵平叛?”兵部尚書秦道。

  當兵部尚書前,他在九邊戍守,沒聽過王守仁的事跡,知王守仁是王華之子。

  “秦大人可否聽下官一言?”嚴成錦問。

  弘治皇帝和李東陽等人看了過來,嚴成錦走出一步:“清剿土司,快則一年半載,慢著十年,若倭寇和海盜侵入廣東,誰來統御?”

  秦陷入沉思,慎重小子說得有點道理。

  嚴成錦繼續:“破山中寇易,破心中寇難,此行不僅要平亂,更重要是教化黎人,天底下,再找不出比王守仁更通教化之人,包括在座諸位。”

  謝遷皺著眉頭,明顯有點不高興。

  李東陽等人投來有心氣的目光。

  嚴成錦低下頭,不看他們。

  海南采取以峒治黎,將有一個極厲害的黎人暴起,此人叫符南蛇,派其他人,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明初到明末,黎亂平了一次又一次,匪不教化,終究還是匪。

  “就令王守仁做巡按御史,平定海南吧。”弘治皇帝看中王守仁的軍事才能,正好看看,他能否平定海南的黎亂。

  “這次調遣的兵力,恐怕要十萬才夠穩妥。”嚴成錦正色。

  弘治皇帝和李東陽差點沒噎死。

  “嚴卿家,土司未操練過,遠不如韃靼人兇悍,三千兵馬,足矣!”弘治皇帝面色古怪。

  派遣十萬大軍去海南,路途遙遠,足矣吃空國庫。

  千里迢迢去打個土司,弘治皇帝覺得像溜騾子似的。

  嚴成錦卻道:“陛下,再加一千屯田營吧?”

  “好,不能再多了。”弘治皇帝頷首點頭。

  雖然不知道玉米是何物,值得嚴成錦這個家伙大動干戈,再加一千人遠征,是他的底線了。

  嚴成錦只好作罷。

  從明初到明末,海南的黎亂共發生了兩百多次,小冰河期嚴重,沒有米糧交賦稅,干脆造反。

  導致了萬歷時,那邊的黎亂極為嚴重,后期萬歷才意識到了那塊土地的重要性,命人去平亂開荒。

  “李康只開出了一千頃田地,海南全部開荒,不知還要多久,全數開墾出來,國庫屯糧會大幅上升。”

  嚴成錦想將京營的屯田營,全隊調到海南,只怕陛下不會同意。

  海南就是一個糧食生產機器。

  一年四季都能種,一刻不停歇。

  弘治皇帝顧忌九邊的軍餉,這么考慮也是常情。

  片刻之后。

  兵部下調令,戶部撥軍餉,一道圣旨去了京營。

  京營,雪化了。

  軍士們在營地上操練劍術和箭術,王守仁和張懋在營地里下棋,張懋抓耳撓腮,王守仁古井無波。

  “讓老夫一個子!”

  “已讓國公十子。”

  沒法玩了,他niang的,下不過這小子,張懋綠著一張臉,他棋藝比馬文升高,一盤棋要下大半日,才能分出勝負。

  跟王守仁下,半個時辰就能看出輸贏來。

  射箭百步之內正中靶心,精通排兵布陣,下棋不想就落子,還每次都穩贏……

  張懋覺得坐在他眼前的,是妖怪……

  “伯安啊。”

  王守仁微微抬頭,望著:“嗯?”

  “你真的是人嗎?”

  正在這時,大帳的門簾被撩開,一個親兵領著太監進來,“刑部主事王守仁接旨!”

  王守仁和張懋跪了下來,“臣王守仁接旨!”

  小太監用喜氣的聲音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海南土司劫掠軍田,觸大明綱紀,特命王守仁出征平亂,教化土司。”

  王守仁沉吟片刻,多半又是老高兄的主意。

  這小子要走了,張懋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氣。

  “王大人,接旨吧!”

  王守仁接過圣旨,海南是囚犯流放之地,素來荒蕪,大明在海南所設衛所少,由廣東代為管理。

  哪里來的軍田?

  軍田中必定有糧,土司才會劫掠,可是如今冰天雪地,萬物枯寂,海南怎么會長出糧食來?

  王守仁有許多疑惑。

  收拾行囊,與張懋告辭后,回到王府。

  王華聽說兒子要去海南那放逐之地,腿都站不穩了,但在兒子前面,硬生生站得筆直。

  王天敘杵著竹棍,微微張著嘴巴,站在王華身后,看他收拾行李。

  “云兒,你非武官,為何朝廷會派你去海南?”

  “是老高兄諫言,大父且保重,平定黎亂,我會回來。”王守仁道。

  王華嫌棄地瞥了兒子一眼:“嚴成錦是何居心,先是諫言你去安南,隨后又揭露京營之弊,哪一次不是九死一生,你相信他!”

  “兒相信老高兄。”王守仁微微低頭,朝王華行了一禮。

  王華冷哼一聲,當爹的不聽,聽一個外人的,他酸了……

  “天底下,只有老高兄一直在助我求道。”王守仁道。

  王華若無其事:“什么道?”

  “圣人之道!”王守仁正色道:“天底下,老高兄也是唯一相信兒能成圣人的人,總說兒有圣人光環……”

  你這傻子,別人恭維幾句,你還真聽進去了!

  王華不敢揍王守仁,看了眼旁邊的王天敘,忽然身子一緊。

  只能目送兒子離開。

  從王府出來,王守仁來跟嚴成錦道別。

  嚴成錦估計,兩個月后,王守仁將抵達海口。

  “平定黎亂后,用儒家文化教化那里的百姓,讓他們知法懂禮,才是長治久安之計。”

  “老高兄這是?”王守仁大驚失色,三輛車被運來。

  “這是我讓書坊印制的四書五經,黎人家家戶戶一套,綽綽有余,方才我說的,你悟了嗎?”

  據李康傳回的輿圖,他們開墾瓊州府的郊野,不過瓊州府的十分之一。

  王守仁讓屯田營的士兵,押著三大車書,離開了京城。

  朝鮮,勤政殿。

  韓浚帶著使臣回漢城,立即進宮,向燕山君繳旨,恭敬:“陛下,這是大明朝廷,命臣帶回來的諭旨。”

  燕山君微微蹙眉:“你父親呢?”

  “讓大明朝廷留下了,說是有……還有要事。”韓浚說話時,聲音在顫抖。

  燕山君殘暴,卻諂媚大明,若知道父親偷了大明的重寶,破壞朝貢關系,定會誅殺十族。

  “因何留下?”燕山君嘴角彎起月勾,直勾勾盯著韓浚。

  “臣……臣也不知道。”

  韓浚驚得冷汗只冒,躬舉著手,頭埋進衣袖里。

  看他不敢吱聲,燕山君打開信,讓他惱火的是。

  打卡一個信封后,還有一個蠟封的信封……

  連續打開三個信封,才抽出一張小紙條。

  片刻之后,忽然笑了出來:“你父親做得好,今后工曹參議,就由你來擔任吧。”

  一旁站著的幾個大臣瘋狂交換眼色。

  韓浚是戶曹佐郎,升工曹參議,直升三品!

  “陛下,升官之事,還是由議正府商討后,再決定。”

  把信燒在火盆里,燕山君笑了笑:“不必,韓斯門父子立了大功,朕自己決定,貢禮呢?”

  “在……在宮外。”

  韓浚不敢相信,他沒看過那封信,是姓嚴的大人,叫他給燕山君的,壓根不是什么狗屁朝廷諭旨。

  怎么可能,他怎么可能升官了?

  “到底寫的了什么……”

  皇宮外,

  燕山君看著好幾車四書五經,氣得直罵nian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