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34章 回朝

  “晉城大君為何會知道本官?”嚴成錦問道。

  程敏政吁嘆一聲:“韓斯門,是大君的老師。”

  嚴成錦不見晉城大君,是不想給六部的言官彈劾機會。

  上一回,讓程敏政收晉城大君作門生,便觸犯了陛下的威嚴。

  如今是升官之際,冒然面見,極有可能落人口舌。

  程敏政嘀咕道:“世叔覺得你也不會見,就沒答應。”

  史書里的晉城大君,極為懦弱,易被大臣左右擺控。

  程敏政當他的老師,日后極有可能攝政朝鮮。

  雖不知李懌為何會來良鄉,但嚴成錦猜測,八成不是他自己的主意。

  在良鄉,李懌見識了許多新奇之物后,明白韓斯門所言之理。

  良鄉擁有許多出眾的技術。

  女真和韃靼通過擄掠大明的匠人,獲得鍛造和紡織的技術。

  可朝鮮是大明的朝貢國,不能做這等缺德事。

  據韓斯門所言,而傳播這種技術的人,極有可能就是嚴成錦。

  想見嚴成錦,此人卻不見他,心中暗自焦急。

  在鴻臚寺等了幾日,等來了面圣的機會。

  早朝,

  弘治皇帝目光注視著大殿中的李懌,這就是朝鮮國王,比朕當初登基時還要年輕幾歲啊。

  念及此處,多了幾分好感。

  李懌極為有禮的拜見了弘治皇帝,又向內閣和六部大臣問安,一番寒暄后,才問道:“不知……嚴成錦大人可在殿中?”

  大殿中寂寥無聲。

  弘治皇帝眉頭微微一動,嚴成錦的聲名都傳到朝鮮去了。

  李東陽和劉健等大臣露出詫異之色。

  嚴成錦這家伙明明就在殿中,卻不作回應,此時,定又是在這般推測那般推測了。

  “這位國王,你要見嚴成錦做什么?”

  一道聲音不知從哪里飄來,回蕩在大殿中。

  聲音中透露著那股謹慎的氣息,卻是極為熟悉。

  弘治皇帝嘴角邊上的胡子抽搐一下,視若無睹,或許嚴卿家是別有深意吧。

  程敏政心中一動,弟子倒是聰明,在朝堂上當著陛下的面,嚴成錦必定不好推脫。

  礙于禮節,總是要見一面的。

  不過,令他大跌眼鏡的是。

  依舊不見嚴成錦其人。

  李懌恭敬地道:“有一事想請教。”

  “此乃朝堂,只議朝事,大君有事請教,還請下朝后再討教為好。”

  嚴成錦淡定地聲音回蕩在大殿中。

  雖未見面,卻已猜到了晉城大君的目的。

  韓斯門未能將帶走,定是讓晉城大君來尋,他一掏袖口,此書就能落入朝鮮。

  程敏政在良鄉買了一座兩進兩出的宅子。

  算不上豪府大院,卻靠近青山藏書館。

  站在院子里抬頭,便可以看見青山藏書館的大匾,他面露喜色,極為滿足。

  李懌每日必去青山藏書館,背誦宋氏天工。

  書不能帶走,卻能借閱。

  只要背得夠快,就能在返回朝鮮之前,就能將宋氏天工全部背下來,帶回朝鮮。

  良鄉的新織機做出來了。

  嚴成錦制定了兩種方案,一種是集體生產,流民們到工坊上工,按工時給流民算銀子。

  一種是出售織機和生絲給流民和百姓,自個買回家中,織好的絲綢錦緞,再賣給工坊。

  這是流民為數不多的機會。

  草棚中的流民,經過這一年多的積攢,有了一些積蓄。

  梁中靠賣燒餅和兒媳去鴨絨廠上工,全家攢有五十多兩銀子。

  足夠買一臺織機和數十匹生絲。

  可聽聞江南的絲綢價格大跌,都保持觀望的態度。

  梁中忍痛買了一臺織機和十匹生絲,每天打聽江南絲價的漲跌。

  他敢買下一臺織機,是相信良鄉商會定會如約收絲綢。

  織得多,賺的銀子就多。

  比在工坊做長工要賺錢。

  可等了幾日,卻聽聞江南的絲綢跌得更厲害了。

  這下王不歲也急了,織機和生絲幾乎是用他的銀子買的。

  若全賠了,那還玩個啥子?

  老王書坊京營得來的銀子,就全賠光了。

  “老高,江南的絲價真會漲嗎?”朱厚照一臉認真地問。

  嚴成錦淡定道:“當然會漲,臣買了幾萬匹生絲呢。”

  “何時漲?漲多少?”

  “等劉瑾把大船帶回來,絲綢價格就漲了。”嚴成錦疑惑:“殿下問這個做什么?”

  “本宮要入股!”

  朱厚照小心翼翼掏出來一百兩銀子。

  嚴成錦白了他一眼,以朱厚照的小金庫實力,至少有兩千兩銀子。

  “殿下不相信臣?區區一百兩,是不能入股的。”

  朱厚照冷笑:“本宮早就問過張賢了,一股一兩銀子,本宮能買一萬股,你還想騙本宮!”

  就知道老高這狗官會忽悠,他提早做了許多準備。

  嚴成錦命人拿來契約:“殿下想買,只能從臣的手上買,他人無權出賣股權。

  兩千兩銀子,就讓殿下入股。”

  朱厚照遲疑道:“你能保證,絲綢一定會漲價?”

  嚴成錦想了想,道:“絲價定然會漲,殿下等著看好了,若賠了銀子,臣還給你就是。”

  朱厚照樂了。

  賺了可以得銀子,賠了也能回本,便回東宮將兩千多兩銀子,全都交給嚴成錦。

  朝中,不少人官員關心絲綢和茶葉的價錢。

  尤其是戶部,按銀子收商稅后,價錢對稅收有極大的影響。

  原本三十而稅一,收取貨物作為稅銀。

  但換成了銀子,一匹絲綢賣七兩變成了賣二兩,稅銀也由七兩變成了二兩。

  且價格走低后,江南極少有人走商了,榷關收到的銀子變得少起來。

  弘治皇帝以往只關心糧食的收成,如今有了商稅一大部收入,便漸漸重視經濟。

  他看向韓文道:“絲綢和生絲的價錢如何了?”

  “回稟陛下,還是沒漲。”韓文道。

  “兵部,松江府可有消息傳來?”弘治皇帝問道。

  秦竑搖搖頭,道:“還沒有。”

  弘治皇帝嘆息一聲,嚴成錦說劉瑾奪回大船,絲綢價格才會漲。

  雖不完全相信,卻也相信幾分。

  王守仁真可惡,大半個月竟一封疏奏沒傳回京。

  十二日后,京城外的官道。

  王守仁、劉瑾和左宗彝駕著馬,很快便到了京城。

  在松江府,王守仁整飭軍屯,傳授心學,忙得不可開交,見劉瑾回來,便一同回京復命,便不寫疏奏了。

  “王大人這次回去,只怕又要升官啊。”劉瑾羨慕道。

  王守仁道:“劉公公奪回三艘大船是大功,陛下也會賞賜。”

  劉瑾愁著臉:“咱只想在嚴大人身邊活下來。”

  王守仁嘆了一口氣,道:“本官替你與老高兄說說。”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