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下降的時候,雨水量不是應該減少的嗎?這燕京府都快被淹了!”趙桓看著窗外的雨幕,嘆氣的說道。
大雨滂沱的砸在了屋檐上,叮叮咚咚的響聲不絕于耳,雨水順著磚瓦而下,形成了一道雨幕,落在了憑欄處。
外面的小池塘被砸出了一個個小小的水泡,荷花堅挺著綠葉,迎接著滂沱的夏雨。
氣溫的下降和降雨量沒有直接的關系,受到強對流天氣的影響,最近燕京城會有暴雨,請出門時,帶好雨具。
趙桓無奈的看著窗外,下著大雨,連燕京城大工地都開始停工,等待著雨停。
而趙桓也少有的歇息了幾天。
從汴京送過來的札子都變得少了些,沒什么太多的大事,就是最近汴京城準備官考。
考試題目上趙桓沒什么意見,有一道題,他不是很會做,稍微研究了下,才理清思路。
“長江納眾水,百折不回頭,碧海能容揚濤,日夜向東流啊。這題,有點意思啊。”趙桓看著題目也是撓頭。
數學這個東西充斥著生活,無所不包,這群官考的學子,要受苦了。
趙桓嘗試的算了一下,這題倒不是很難,就是一時沒想起來而已。
朱璉端著一盞茶放到了案上,看到了趙桓在算題,問道:“官人,我能看看嗎?”
“想看就看看吧。馬上就要官考了,朕登基來的第一次官考,茲事體大,但是這題目都是算學十四本里的簡單變形體,倒不算難。”
朱璉放下了茶盞,歪在了趙桓的懷里,調整了一下身子,讓自己舒適的躺在官家的懷里,她端著札子讀了起來。
“問庫有布、棉、絮三色,計料欲制軍衣。”
“其布:六人八匹少一百六十匹,七人九匹剩五百六十尺。”
“其棉:八人一百五十兩,剩一萬六千五百兩,九人一百七十兩,剩一萬四千四百兩。”
“其絮:四人一十三斤,少六千八百四十斤,五人一十四斤,適足。”
“欲知軍士及布、棉、絮各幾何”
“一道很簡單的雙套盈朒的問題嘛,很簡單。”朱璉笑著看了這道題說道。
雙套盈朒,其實就是基礎的統籌學,多運用在實際的事務中計算,比如這道題就是軍隊勤務和保障管理中的軍衣制作管理題目,類似的還有很多小的分類。
是典型的應用數學。
趙桓點了點頭,他也覺得不難,既然朱璉這個姑娘都會,那應該不是很難才對。
在他的印象里,女孩子的數學一般都比較差。既然她都會,那大宋的學子們應該不覺得難才對。
趙桓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數學這東西,壓根就不論男女,是統統都不會!
雖然普遍上確實是男性的數學邏輯要強一些,但是和所接受到的教育有極大的關系。
朱璉坐在趙桓身上,想要把這道題的答案寫下來。
趙桓起身,讓朱璉坐下,寫毛筆字肯定要坐姿端正,要不寫出來字跡,實在是差強人意。
朱璉的字跡極為娟秀,整篇的作答做到了邏輯自恰,給出的答案也是有理有據。
“不錯啊。”趙桓吹了吹紙上的墨跡,放到了信封里,就按著這個答案就可以。
不過他很快也寫了一份答案,吹干了墨跡,正準備裝入信封之中,朱璉好奇的說道:“官家寫的什么,能給我看看嗎?”
“不能。”趙桓說道。
“哦。”朱璉略有些失意,大概是什么軍國大事吧,她安慰自己的想到。
“除非你……”趙桓附耳在朱璉耳邊說道,提出了一個非常好的建議。
朱璉羞紅了臉,嬌嗔道:“官家真是什么時候都不忘記這茬…”
“那你給我看看。我就應了你。”朱璉紅著臉點了點頭。
趙桓哈哈大笑起來,將朱璉一把抱起,下雨天反正也出不了門,又沒有札子,美人在側,安能不食指大動?
“官人!這是白天啊!”朱璉驚懼的拍打著說道。
“要的就是白天。”趙桓沒有理會朱璉無力的拍打。
“嚶…”
信件和趙鼎的車隊擦肩而過,來到了汴京城主考李綱的手里。
一個優秀的宰執,知道什么時候應該加大吏治,官家雖然明面上罰俸半年,但是李綱還是讀出了趙桓想要給朝堂換血的想法。
否則為何要在燕京、汴京、臨安、成都府四處設立行政學院呢?
教別人怎么當官?
李綱并不覺得會這么的簡單。
他端坐在考場上,收到了這封來自燕京的標準答案,李綱一看字跡,就知道這不是官家手書,應該是朱璉寫的。
作答極為正確和優秀,一個后宮的妃子都能做出來的題,沒道理寒窗苦讀數年的學子做不出來。
只要是個人,就逃脫不了一種心理學效應,名為暈輪效應。
當某個人具有某種特征的時候,就會對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斷。當你看到某人有某種特征時,就看不到其他特征。
李綱看到的是他們十年苦讀的詩詞歌賦的能力,卻忘記了學子們并不是和他一樣,長期鉆研在軍器監,對各種算理,如臂使指。
他的試卷上,大部分都是如此類的雙套盈朒,或者稱之為統籌學的數學問題。
結果在閱卷的時候,李綱看著考卷上的作答情況的時候,不禁撓頭,自己出的題難了嗎?
“劉大家,你來看看這道題,這很難嗎?”李綱將題目給了劉益,劉益拿著看了一會兒說道:“很簡單啊。”
“這是從燕京傳回來的答案,應該是朱貴妃寫的,你給看看。”李綱將答案遞給了劉益,他自己當然有標準答案,只是學子們做的答案五花八門,讓他有些猶豫。
“置人數左右之中,置所給物名于其上,置盈數與其下。這第一步的擺放,極為正確。”
“令維相乘,先以人數互乘其給率,相減余為法,次以人數相乘為寄。這一步的十字相乘的算術功底極好。”
“后以盈乘其上未減者,得上。這一步也沒有錯誤。”
“以上下皆并之,上并之,為物實。下并之乘寄為兵實,二者皆如法,而一,得兵一萬五千一百二十人。則其余三物,皆可解出:布兩萬匹。棉三十萬糧,絮四萬兩千三百三十六斤。”
“好!”
“五步法非常明確,步驟完整,條理清晰,朱貴妃也是個能人啊。官家沒給出結果嗎?”劉益看完答案問道。
李綱拿出了一張紙,笑道:“這是官家寫的,用了一大堆方外的問字,我看的有些頭昏腦漲,不過稍微梳理一番,發現官家這方法也有可取之處,對于死記硬背不求甚解的學子來說,可能這方法才好些。”
“但是咱們是選官,不求甚解怎么可能?”
“哦?”劉益拿過來趙桓給出的答案。
方外文字其實劉益見過,畢竟城內可是有樂業人在,他們的文字劉益也曾見過,倒是知道這些方外文字,每一個單獨的沒有什么含義。
但是又能代表萬物,只是因為書寫簡單。
“李太宰啊,你大大的誤會了官家,官家并非是單純的推到了一個公式,更多是一種…一種…歸納和總結的思想!沒錯就是這個!”劉益看著官家給出的各種假定,推導出來的公式說道!
“哦?真的有深意嗎?”李綱拿過來,好好看了看,依舊是沒看出來什么大的內涵。
劉益哈哈的笑了起來,說道:“方外也不是一無是處,這個答案我且收著,我總覺得這是官家在反復的提醒我一些靈感,可是我卻無法領會圣意。”
“你們這些人,都是修仙求道的人,誰知道你說的什么。”李綱照著朱璉的答案繼續批卷。
糊名批卷,是官家反復強調的教育公平的一種方法和方式。
趙桓神清氣爽的等待著汴京城的國考的結果,不過卻先等到了車馬勞頓快車而來的一百名學子和趙鼎。
他們在滂沱的雨中帶著蓑衣,來到了燕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