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資源是工業發展的基石。
隨著我國工業發展步伐的逐漸加快,對于礦物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高。
我們一直自詡為“地大物博”,實際上,我們的礦產資源儲備遠遠達不到自身工業發展的需求。
去年,我國進口的鐵礦石高達12億噸。這還僅僅只是鐵礦石一項而已。
從國外進口這些資源,難免會被他人卡脖子,停止資源供應。
以前,石油是最大的缺口。陸離的可控核聚變技術一出,石油……我們不需要那種落后的能源了!
但是,除了石油之外的其他礦產資源,缺口仍然十分巨大。每年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滿世界買買買。
現在……我們有了新的礦石來源!
海洋!
在浩瀚無垠的海洋底下,儲存著這個世界最豐富的礦產資源。
世界大洋海底,錳結核的總儲量達三萬億噸,僅太平洋就有一萬七千億噸,其中含錳四千億噸,鎳兩百億噸,銅一百億噸,鈷六十億噸。
其中,錳結核就是最關鍵的礦產資源了。
錳結核,這是一種高純度的鐵錳混合物,這是天然的錳鋼。只要采集回來,熔化重鑄,就能直接變成高強度錳鋼材料。
冶金煉鋼的成本低得可怕!
錳結核的儲量大得嚇人。以海洋底下現有的錳結核儲量,人類使用三萬年都還用不完。
錳結核的產生,就是海水中溶化的礦物質結晶析出生成的。只要大海不干涸,礦物儲量時時刻刻都在增加。錳結核儲量,每年可以增長一千萬噸。
這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富資源!
以前,這種全世界最豐富的礦產資源,人類根本無法利用。深入幾千米的海底采礦,這完全是不可能做到的,只能望洋興嘆。
現在……力場發生器技術,可以在海底撐開一層防護罩,連建城市都可以,更不用說采礦了!
華國政府當即宣布,組建“國家海洋資源開發集團”,全面開發利用海底礦產資源。
國外的媒體酸溜溜的發表聲明:海洋資源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不是獨屬于某個國家。海洋資源的開發需要全世界共同參與。
這種屁話,根本沒人理睬。
有本事,你們自己也下去采礦就是了,又沒人不讓你去!
下次,我們還去月球采礦呢!你們去不去?
“陸教授,這是國家海洋資源開發集團發來的函件。”
田助理將一份文件資料,送到了陸離的辦公室。
陸離伸手接過文件,翻看了一下。
這是“國家海洋資源開發集團”發來的邀請函,請陸離主持設計“海底礦場建設方案”。
請陸離來設計,這也是最正常不過的了,畢竟力場發生器才是這個海底礦場最關鍵的設備。
國家海洋資源開發集團確定的第一個采礦點,在以太平洋中部北緯6°30′——20°,西經110°——180°海區。
看到這個位置,陸離笑了起來。
眼光很毒辣啊!
這個位置的錳結核儲量最為富集。該地區約有600萬平方公里的高品位錳結核,儲量占據全世界海底錳結核儲量的三分之一,其覆蓋率高達90以上。
也就是說,這片海底下面,一腳踩下去,全都是錳結核。
單憑這片海域的錳結核儲量,我們國家瘋狂使用一萬年,都還用不完!
從此之后,高品質的錳鋼,簡直就是最便宜的鋼鐵材料了,用來砌墻都行。
陸離看完這份資料,笑著點了點頭,“行,我來主持設計這座海底礦場吧!”
要設計海底礦場,要真正開啟海底采礦,還有很多具體事情要做。
首先就是海底測繪!
這片采礦點,足有六百萬平方公里,處于六千米深的海底,這是人類未曾踏足的領域。
第一步要解決的,就是對這片海底地形和礦產分布,做一個詳細的測繪。
如果放在以前,這完全是不可能做到的。
即使有深海潛艇之類的東西,那也只能短暫的在深海停留,無法長時間搜索測繪六百萬平方公里的海底。
第一步,就需要在潛艇上安裝力場護罩,讓潛艇可以承受六千多米深海的海水重壓。
但是……這又會帶來一個問題。
力場護罩是用強大的能量力場,形成的一層防護隔離層。這東西……對外和對內都是一樣的效果。
也就是說,外面的進不來,里面的出不去!
用在武器裝備上的時候,都是配合雷達偵測一起使用,探測到外來攻擊的時候,才會啟動力場護盾,并不是一直開盾,也沒必要一直開盾。
潛艇深入六千多米的海底,時時刻刻都在承受海水重壓,就必須一直開起力場護罩了。
所以……還必須設計一個可以隨時關閉的力場護盾預留缺口,用于安裝探測雷達。
而且,這個沒有力場防護的探測雷達,還必須能夠承受住六千多米的海水重壓。
要做到這一點倒是不難。
可以在潛艇船首設計一個類似于劍魚的尖刺形探測雷達,用碳化鉭硬質合金制造,內部的電子部件用石墨烯,可以承受住海底壓力。
而且,這個劍魚雷達,只是在探測的時候才會關閉雷達部位的力場護罩,不開雷達的時候可以開啟力場護罩,并不會長時間工作。
陸離計算了一下海底壓力和碳化鉭硬質合金的耐壓強度,預留了十倍壓力的安全余量,開始設計一套新型海底耐壓型探測雷達。
設計完畢之后,陸離緊緊的皺起了眉頭。
這個雷達的效果……有點差呀!
在海洋環境下,而且還是金屬含量超高的海底環境下,電磁波雷達和光波雷達的效果都很差。
電磁波雷達就不用說了,金屬含量超高的海底,磁場干擾大得嚇人。
光波雷達在海底的效果也很差,水是流動的,光會折射,效果同樣很差。
一般來說,潛艇使用的都是聲納探測。
聲納這玩意……精確度和探測能力同樣很差。雖然能聽到回聲,卻無法準確的判斷出目標到底是什么東西。一條鯨魚和一條潛艇,經常都分辨不出來。
看來,我還要設計出一種全新的雷達探測工具了!
不用電磁波雷達,不用光波雷達,也不用聲波雷達(聲納),還能用什么呢?
對了!量子雷達!
陸離突然哈哈大笑。沒人比我更懂量子技術了!
連自身的存在形態都變成了量子意識形態,可以說,陸離是這個世界最懂量子技術的人了!
量子雷達,這玩意可以有啊!
而且……量子雷達這東西,完全是力場護罩都無法隔絕的,可以在力場護罩包裹之下,仍然正常掃描,正常通訊。
量子這玩意,很違反人們的常識。
舉個例子,從北京到上海,宏觀世界的移動方式,自然就是途經這段距離,然后抵達終點。
在量子世界里,那就不是這樣的了。量子可以直接從北京跳到上海,根本不需要經過中間那段距離。
這叫“量子躍遷”!
所以……量子雷達,量子通訊,這才是力場護罩之下的最佳雷達掃描方式和最佳通訊方式!
只要把量子雷達技術和量子通訊技術搞出來,力場護盾可以從主動技能變成被動技能,可以一直開著護盾都不影響雷達掃描和通訊了。
這個可以有!
咦?我不是在研究海底礦場設計嗎?好像……又搞出了一個了不得的技術了!
而且……量子雷達和量子通訊都搞出來了,量子計算機……這個也可以有啊!
唉!實力太強了,隨便想想就搞出個嚇人的新技術。
陸離忍不住笑出聲來。
量子技術,這是個吊炸天的黑科技。
從量子雷達和量子通訊來說,這里用到的是“量子糾纏”原理。
一對相互關聯的量子,其中一個發生狀態變化,另一個也會同時發生狀態變化。
無論間隔多遠,就算在宇宙的盡頭,這種量子糾纏現象也是無法阻隔的。
所以……用在量子雷達上,就是一顆量子碰到了什么,發生了狀態改變,另一端的另一顆量子,也會同時發生相同的變化。
比起電磁波、光波和聲波,量子雷達完全不受任何干擾,探測精度極高,靈敏度極高。
在量子雷達掃描之下,什么隱形飛機,什么深海潛艇,完全無所遁形。
量子雷達和量子通訊,都是同樣的原理,全都是基于“量子糾纏”現象。
一顆量子發生狀態變化,另一顆量子同時發生變化,完全不需要經過傳播距離,即使跑到宇宙的盡頭,也能即時通訊。
更重要的是,量子通訊無法破解,具有絕對的安全性。
因為“觀測者效應”的存在,任何試圖截取信息進行破解的行為,本身就會破壞量子運動的狀態,得不到真正的信息。
至于量子計算機,那就更加吊炸天了!
我們都是到,經典計算機的原理,就是基于晶體管通電斷電的0和1,兩種狀態來進行計算。
但是……量子計算機的原理則是基于“薛定諤的貓”,處于生和死的疊加態,同時具有0和1兩種狀態。
單個量子和單個晶體管比較,量子的計算能力是晶體管的兩倍。
只是兩倍,看起來很一般,對吧?
但是,一個棋盤格子上放一粒米,第二個格子上放兩粒,第三個格子上放四粒……依此類推,當基數大到一定的程度,這個倍數也會大到令人目瞪口呆。
量子計算機的計算速度,比經典計算機超出萬億倍,甚至是無窮倍!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當初,愛因斯坦跟薛定諤打架的時候,怒吼著:如果量子糾纏和量子疊加是真的,我把這個桌子吃掉!
現在……愛因斯坦正在棺材里面啃桌板呢!
陸離笑了笑,開始編寫量子通訊技術、量子雷達技術和量子計算機技術的論文資料了。
“自不量力”,在物理學上有個全新的成語解釋,叫做:不要自學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這東西,完全就是反常識。
對于陸離來說……沒有人比我更懂量子技術!
這是絕對的!
陸離自身都變成了量子意識形態,對量子的認識足以吊打薛定諤,碾死薛定諤的貓!
都不用做實驗,陸離只要思考一下,就能編寫出量子通訊技術,量子雷達技術和量子計算機技術的技術資料。
把這些資料寫完,陸離馬上提交了上去。
中樞辦公廳。
首長又看到了陸離發過來的內部加密郵件。
“陸教授的郵件?”
首長愣了一下,“海洋礦場的設計任務,才剛剛發給他吧?這么快就完成了?”
伸手點開郵件,首長看到,這確實是跟海洋礦場有關的資料。
按照陸教授的說法,這是為了解決海底礦場探測而研發的一種全新雷達技術,后面還引申出了新的通訊技術和計算機技術。
“全新的海底雷達技術?”
首長生出了興趣,連忙打開文件,認真的看了下來。
這一看,首長滿臉呆滯,半天都沒回過神來。
量子雷達技術,量子通訊技術,量子計算機技術!
陸教授,您為了解決海底礦場的探測問題,就把這么駭人的技術研究出來了?
因為口干想要喝杯水,您就把整個太平洋都搬回來了!
這……這……這也太厲害了!
陸教授恐怖如斯!
首長都不知道該做出什么樣的表情了!
事實上,世界各國都在研究量子技術。國內甚至還研發出了“九章”量子計算機,“墨子”量子衛星。
只不過,無論是“九章”量子計算機,還是“墨子”通訊偵查衛星,都還算不上是成熟的技術。
要真正走向成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現在……陸教授為了解決海底礦場的探測問題,讓量子技術跨越了漫長的研究過程,直接走到了終點,直接拿出了成熟的技術。
這個驚喜……簡直不要太大!
宇宙飛船的雷達探測技術和通訊技術,已經徹底解決了。
就算宇宙飛船飛到了宇宙的盡頭,也能隨時保持通訊。宇宙飛船的雷達探測距離,已經可以用光年來計算了!
星辰大海的征途,真的已經無可阻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