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二章 太史慈喜肥碩?

  說完之后,兩人一齊回到縣衙,劉毅去處理遺留的公文,令書則繼續去做此前被劉毅打斷的事項。

  ............

  太史慈同劉毅招呼一聲之后就連馬也沒騎,自己一溜煙的往家跑。反正他家就在附近,有那取馬的功夫他都跑到家了。

  沒一盞茶的時間,太史慈就跑到了自家小院門口。

  院門開著,里面隱隱有女子的談笑聲傳出。

  太史慈平復了一下心情大步走了進去。

  剛到屋門處,太史慈就看到屋內自己母親李氏正和另外一個中年女子在攀談,兩人似乎正聊得高興,完全沒有注意到門口處的太史慈。

  “阿母!”

  太史慈輕喚了一聲。

  李氏聞言一怔,緩緩轉過頭來,她先是面色一喜,隨后“騰”的一聲站起,把對面那中年婦女丟在一邊,幾步就走了過來,一把抓住太史慈的手:“吾兒,你.....”

  太史慈面色激動,他嘴巴翕動著剛要說什么,就見到李氏面色忽然一變,語氣一轉,厲聲道:“你怎么回來了?是不是私自跑回來的!”

  跑回來的?

  太史慈被問的一懵,隨后他在才反應過來,哭笑不得道:“阿母怎會有如此想法,我怎么可能未經明廷同意就私自回來。”

  “不是?”李氏語帶狐疑,“劉明廷不是前不久讓你回來過一次么?況且前些天你才傳書說過要陪明廷出一趟門,歸期未定,怎么就跑這來了?”

  原來是這樣。

  太史慈聞言恍然,他笑了笑說道:“明廷也回來了,他在縣衙務公,許我先返家。”

  聽到自家兒子解釋后李氏才放心下來,她點點頭,隨后拉著太史慈對著那一直沒坑聲的中年婦女介紹道:“這便是吾兒太史慈。”

  那中年婦女起身點點頭,同太史慈施了一禮,隨后對李氏笑道:“如此,我便走了,你可細細參詳。”

  說完那婦人也沒待太史慈回禮,就匆匆離去。

  太史慈看得一頭霧水,他疑聲問道:“阿母,那人是誰?為何如此倉促離去?”

  其實太史慈想真正想問的是“這人怎么如此失禮?”

  因為在通常的禮儀習慣上,行禮是個互動的過程,要么就是一方行禮,一方扶起或是出言邀起,要么就是雙方互禮。

  這種自顧自行禮然后徑自起身就走的行為其實是很異常很失禮的。這有點像劉毅前世之中有個人沖上來一把握住另外一個人的手,然后狠狠晃悠幾下,隨后不待他反應就把手拋開,扭頭就走。

  被握手的人肯定是一頭霧水,覺得那人是不是有毛病。

  “我知道你想問什么。”知子莫若母,太史慈一開口,李氏就知道他的意思。“她非是失禮,而是身為媒人不便與你相見,所以才倉促離去。”

  在漢代,若是有長輩在,媒人一般只會與長輩交流,而且通常都會避開說媒的當事人。

  又是媒人!

  太史慈聽到媒人二字就是一陣頭大,他猶豫了一番,終于鼓起勇氣:“阿母,此事是否可以暫緩?”

  “暫緩?”李氏有些驚訝,“為何?”

  還沒等太史慈回答,李氏就好似想起了什么:“噢!我知道了。”

  她微微一笑:“吾兒且放寬心,此次給你挑的,都是你喜歡的那種類型,你一定會滿意的。”

  我喜歡的類型?

  還一定會滿意?

  這……

  太史慈猶豫再三,還是把到嘴的話咽了下去,換了另外一句:“阿母,都是哪些人家?我先瞧瞧罷。”

  “采納和問名都合適的現在只有附近的田家和趙家。”

  田家和趙家……

  太史慈微微頷首。

  田家和趙家他知道,雖不是官宦之家,但都是附近的“大家”。

  此時對于非官宦之家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大家”,“中家”,“小家”,劃分規則很簡單,按財力。

  有產百萬錢者,方可稱為“大家”,產十萬者為“中家”,三萬以下者,為”小家”。

  所以這幾家雖然沒有人為官,但是都是富豪。

  太史慈點點頭。

  雖然不是將門,但也還不錯,起碼能供得起女子習武所需。

  他繼續問道:“阿母,可有畫像?”

  李氏聞言轉身,從一旁的桌案上拿起兩幅帛卷,一手一個遞給了太史慈。

  她努了努嘴:“這便是了,左為田氏,右為趙氏,可別弄混了。”

  太史慈點點頭,將帛卷徐徐展開,剛看了一眼便如遭雷擊,呆怔在了原地,十數息后,他好似想起了什么,趕緊把手頭那卷放在案上,迅速拿起另外一卷展開,只是瞥了一眼,就又猛然合上。

  “阿母!這……為何如此……健碩?”

  李氏從自己兒子的語氣和神態中發現不大對勁,她疑聲問道:“吾兒,不是據說你喜肥碩么?”

  我喜肥碩?

  太史慈聞言一急:“阿母,我何時說過喜肥碩了?”

  李氏也有些懵了,“是附近夏氏所言,她說據一同出征的郡兵家書說所,太史軍侯喜肥碩。我見此前各類女子你都不滿意,便想著她所說當是為真。”

  李氏頓了一頓,繼續道:“吾兒莫急,待我問個清楚!”說完,李氏就撇下太史慈,匆匆出了家門。

  這一去就是半個時辰。

  半個時辰后,李氏一臉無奈的回到了家中,對著太史慈嘆息道:“吾兒,此事就此作罷吧,非是他人故意為之。”

  “阿母,究竟是為何?”

  李氏踟躕了一陣,還是把緣由說了出來,這一講就是近一刻,最后李氏說了一句,“吾兒勿怪,婦人一向如此,非是她們故意敗壞你名聲。”

  太史慈聽的目瞪口呆,這事情就是他在營中閑聊的時候曾說過,“女子能陪他切磋,方為良配。”

  結果這件事被人順口寫在了家書里,給傳了回來。

  從張氏的太史慈喜武藝高強女,傳到王氏變成太史慈喜強悍女,后傳到周氏變成太史慈喜強健女,再傳到吳氏變成太史慈喜健壯女,又傳到夏氏變成太史慈喜健碩女,最后到了李氏這里,就變成了這一句話。

  “吾嘗聞,汝子太史慈喜肥碩女。”

  …………

  劉毅忙碌了一天后拖著疲憊之軀回到縣令府邸的時候,發現早就有一個人在那等著他。

  這人就是太史慈。

  劉毅感覺有點奇怪,他思量著太史慈是不是有什么急事,不然按說此時他應該在家才對,畢竟現在是飯點,但是轉念又把這個想法給排除了。

  要是真的有急事,太史慈肯定直接跑到縣衙去找他了,沒必要在這里等。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