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百零六章 逐禽左

  “至于儒教,讀儒人未必不信儒教,儒家弟子也未必不會成為儒教中人,如何判斷此人是儒家還是儒教?”

  “一切以仲尼之道為先者,都可以審視一下自己,是否已經成為儒教中人。”

  曾參“儒教,這是你自己搞出來的概念嗎?”

  這個時期還沒有所謂的宗教,程知遠道“個人崇拜便已經近似于教了,這要提及一個可能出現的東西,那就是宗教。”

  “學派歸學派,宗教是宗教,性質不同,學派可以談,可以討論,可以誹謗,可以辯駁,但是這一切,宗教都要下壓,甚至不允許。”

  “這里,要談到魯國。”

  程知遠“魯國就有一些宗教國家的苗頭,他信誰?自然是天禮,在這個時候,禮樂作為儒子心中所向往的東西,也是作為道所存在的”

  宗教可怕之一在于個人崇拜,雖然儒教并沒有其他宗教那么狂熱,甚至在后來諸多宗教中甚至沒有什么存在感,但不可否認,孔子確確實實是被推上了教主的位置,并且在太史公寫的史記之中,認為魯國就是這種神權與公權合一的政教國家。

  只是這個時期,仲尼雖然被尊崇,但不可能是教主,所以魯國相信的是天禮,嚴格來說也不太算宗教國家。

  儒教,以夏商周的五教和祭禮為本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以天子為宗教領袖,以孔子為先師,以詩書禮樂易春秋中的神道設教。

  現在子思一脈,確實是有著向儒教轉化的態勢。

  “仲尼也是人,天禮不過是變化了外皮的天道而已,崇拜與尊奉,仲尼并非是神,不應該也不值得尊奉。”

  “需知,子不語怪力亂神。”

  曾參失笑“你是在教訓我們么?”

  程知遠道“你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定位,我教訓一下也無不可。”

  這句話出來,許多人立刻嘩然,甚至有人低聲驚怒,不知道程知遠怎感如此無禮。

  “無禮?我本就是一個狂悖之徒!”

  程知遠“狂人說狂言,講的是瘋話,談的是詭辯,但比起我來說,你們卻連自己究竟是儒家弟子,還是讀儒之人,亦或是儒教中人都分不清楚,找不到自己站在哪里,又怎么好在這里談論儒家的本質呢?”

  “說什么君子,是告訴你們吧!”

  “讀儒之人,他們認為君子是一種理想!”

  “儒家弟子,他們認為君子是一種道德!”

  “而儒教中人,他們認為,君子是一種規矩!”

  這便言簡意賅的告訴了很多人,三者究竟哪里不一樣!

  之前嘈雜的聲音消弭了很多,曾參道“以君子為理想,樹君子之道德,得君子之規矩,那按照你的道理,這種全都做到的人,豈不是在三家橫跳?”

  程知遠“錯了,理想是理想,道德是道德,規矩是規矩,曾子似乎并沒有搞清楚?”

  “理想是你心中自己愿意且希望成為這樣的人。”

  “道德是你因為道德的約束而應當成為這樣的人。”

  “規矩,是因為在規矩下,你必須作為這樣的人!”

  程知遠對曾子道“曾參先生,你如果被規矩束縛,那么你就不應該作為第一種人,而如果你覺得你不被規矩所束縛,那你就與第三種毫無瓜葛。”

  “現在呢?”

  “哼!”

  曾子冷著臉“到此為止吧!”

  程知遠頷首“我也是這么想的,既然你并不知道自己所處于哪個立場,那么,還是留有一些時間慢慢思考好一些。”

  陳良道“這場辯論既然終止,那么,便”

  “誰勝了?”

  勾踐忽然問他,陳良笑道“越王問的是什么?”

  “若是子思與程子之賭,那程子已經勝了。”

  勾踐道“不,我問的是,你既然是白鹿宮的主事人,那么你覺得,曾參他們屬于哪一種?”

  “之前那么多人發言了,總要說一個第一吧!”

  勾踐問的是得罪人的話,但好死不死陳良也不是怕事情的,但是秉著公允的態度,陳良還是道“爭斗這個沒有意義,如果大家連自我表述都需要爭一個高下,那么越王如今,也應該壓服天下所有的劍客才是,但事實上,越王的劍門之中,也多有圣者不服,是為了挑戰越王而加入的吧?”

  勾踐摸了摸下巴“是,是這個道理,是我蠢了,這天下本就沒有能讓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的道理,若是有,也就不會出現春秋之世,以及當下這‘戰國’之世了。”

  陳良向眾人道“儒門之比,開道之辯到此為止,接下來便是六藝之較,但,我私以為,這五禮六樂,大可不試。”

  “已淪為周室糟粕之物,如今天下誰人興祭祀,儒生可學,但卻無益于天下的東西,大可不必拿出來了,便是要比,此時也沒有施展空間,無非是走一套流程,口上背誦一下而已,這誰人不會?”

  “至于六書,乃造字之法,這和儒家正統與否,似乎不搭太大干系。”

  “故而只需要拿射,御,數”

  曾參“數也要比嗎?數與天下正統又有什么干系?要我說,都不用拿出來了。”

  他指著程知遠“這人在這里,對我們的弟子,公平嗎?”

  程知遠倒是有些懵,而子循苦笑道“這也兩年前的事情,大可不必再重復上演了吧。”

  陳良思索了一下,道“各方弟子憑借自己本事,哪里不公平?數算不好,是你教的不行。”

  曾參不置可否。

  陳良又道“不過我也尊重曾子的想法,但開道之辯后,六藝不教,拿什么來試?”

  “是圣人之試還是弟子之試?”

  曾參道“圣人有自己的較量法請萬民錄!”

  子思一脈有大賢出現,手中幻化書卷簡牘,伴隨著那枚書簡展開,子思一脈的文運也顯示的清清楚楚,那是極為壯大的文運。

  “至于接下來的六藝,便用‘逐禽左’來試吧!”

  逐禽左,是驅車追趕野獸,進行射獵的行為,屬于“御”的科目,但卻是“御”、“射”合一的行為。當然,這一次不是野獸,恐怕是人對戰人。

  這就是儒門的“武試”!

  戰車,有意思!

  陳良頷首“那么請車!”

。全本書免費全本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