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李秋生不知道的是,他以為這一千三四百道劍光是個普通的開始,但這個對一般劍光分化練到這個程度的,一般是金丹中后期的劍修才能做到的。
一般劍修就是專心于劍心無旁騖的,也就是能分化出兩三百道劍光,至于能夠分化出李秋生數目的一半的也就是六七百道劍光的已經是金丹初期劍修中的佼佼者了。
而分化到這個程度,即使曾鐵牛這樣的劍術天才,也是在金丹中期才做到的。
而李秋生只因為墨跡融合了小黑這樣的靈氣化形的靈物,才有這樣的能力,讓李秋生在一起步的時候就比別人起點高得多,算起來算是一件難得的幸事了。
但是李秋生一開始練習,才發現這個栩栩如生很不容易。
劍光有一千多道,又在快速運動,想用神念鎖住每道劍光,又要在每道劍光上合理的分配法力,也只有短短的半柱香的時間,李秋生就覺得頭疼欲裂,丹田和經脈中的法力也因為想要過度的控制法力變得紊亂起來,多股細小的法力甚至開始在經脈中亂撞。
讓李秋生不得不停了下來。
簡單的打坐恢復了一下,法力平靜了下來,識海中的痛感也是大大減輕。
想一想剛才,李秋生真正控制好的劍光也就是百中二三。
“我就不行這么難!”
李秋生暗道一句,一伸手劍光又被盡數招出,李秋生又指揮劍光飛舞起來。
和剛才時間差不多,李秋生又氣喘吁吁的停了下來。
因為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訓,李秋生又微調了一下自己的驅使之法,能夠達到栩栩如生的劍光比第一次增加了一小半。
又恢復了一會,李秋生又要開練的時候,發現識海有一種不太穩定的感覺。
一想栩栩如生又不是一天可以練成的,只要盡力就好了,于是收好墨劍圖,又開始做起每天的功課來。
等到第二天一早,李秋生祭出墨劍圖之后發現昨天那種識海不穩的感覺消失的無影無蹤,于是李秋生又練了兩次栩栩如生,又是稍有進步。
就這樣一天一天的下去,栩栩如生按著李秋生的步調一步步的推進。
只是李秋生不知道的是,在修習栩栩如生的初級階段,能夠把一千多道劍光每天練上兩次的也是絕對不普通的。
劍術的修煉就這樣緩步推進,又過了大概一年,雖然能夠栩栩如生的劍光不足整體的三成之屬,這當然是李秋生能夠分化出的劍光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李秋生覺得運用起栩栩如生來,應該能在實戰中用上一些了。
莽矛的情況也差不多,用的材質都是李秋生機緣巧合之下得來的,本來就是出眾,又在李秋生的丹田中不斷被滋潤,現在已經到了法寶的邊緣。
美中不足的是有一蓮隨著李秋生的煉化,那種恐怖的雷電之力并沒有展現出來,這個問題李秋生也經常想,如果這個雷電之力能夠出現的莽矛上面的話,那么莽矛會有多大威力。
不過憧憬也沒啥作用,沒有顯現出來是現實,至于什么時候顯現出來或者根本不會顯現出來也都是說不準的事情。
干什么事情都要面對現實。
除了每天練習一會墨劍圖,莽矛李秋生也沒有放下。
剛剛進階金丹的時候,李秋生的身體出現了一個比較大的強化,力量速度反應甚至是耐受性、恢復能力各個方面都進步不小。
而可能是李秋生結丹之時用了三件天地靈物,其功效也慢慢的發揮出來。
李秋生發現自己身體方面的強化也遠沒有停止。
只不過速度比較慢而已。
龍龜煉體決也在進階金丹后不久到了氣血充盈的大成,而這功法李秋生只有第一層,現在繼續練習也意義不大。
在體修功法方面也只有得自殷家的煉身訣。
李秋生也一邊修煉一邊觀察,發現應該有一定的效果,所以也就一直練下去。
大概在一年之后,李秋生突然感覺胸前的那個青色的角,就是沈岳亭和沈家人口中的那個圣角開始發熱。
有點像自己此前在那棵血玉蜈蚣幫著找來的小樹下睡去后那種暖洋洋的感覺。
倒是也沒有其他反映。
又過了一段時間,李秋生輸入法力后,發現這個角傳出來的氣息貌似更強了一點。
再過一段時間,李秋生終于能夠確認,這個角是在開始生長。
其實這種生長效果很慢,李秋生很早之前就出現類似的暖洋洋、清涼還有麻酥酥的感覺,而且到現在為止什么也沒有發生。
而根據李秋生和血玉蜈蚣的交流,血玉蜈蚣出現這些感覺之后不久后就有了那種龍威。
所以李秋生就得出結論來,這種感覺可能有用,但是起到效果很慢,所以圣角的這種生長的感覺李秋生也沒有太在意。
不過這次的結果讓李秋生有點意外。
以前一直讓李秋生捉摸不透,而又出現的概率極低的空爆在不久之后好像有了比較大的進展。
首先是出現的概率多了好幾倍,而且發動也更加簡單,基本上貌似只是心念一動,就能瞬移出去,瞬移不出去就按原來的方式繼續打就好了,而且移動的距離比此前要遠上不少。
身體更加強橫,再加上空爆的進階,讓李秋生的近戰能力提高很快。
修煉上李秋生還是用的玄龜解,一起得到的真水訣李秋生也開始參悟,可能是結丹用天地靈物的關系,還進行的比較順利。
此前閔家人說修煉真水訣必須要玄龜血脈,李秋生貌似并沒有玄龜血脈,不過也在不知不覺中修煉下去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閔家的消息有誤還是別的。
體修和木屬性功法都已經缺失了,貌似很難找到,李秋生這一段時間再考慮是不是換一種功法或者是把一種現成的功法按照自己的體質或者是改造一下。
這個想法一涌現在李秋生的腦海,立刻引起了李秋生很大的興趣。
其實到了金丹期,自創功法的也不在少數。
主要是因為到元嬰的功法本來就少,而且到金丹的基本上都是地靈根,而到元嬰期的很多都是特體或者天靈根,所以這些功法的適應面本來就窄。
如果一開始就選擇了一個元嬰功法,那么身體已經很大程度上適應了,自創功法的必要性不大,如果是半途更換一門元嬰功法,那么出現不適應的可能也很大。
所以自創功法其實也很普遍,還有不少的典籍,李秋生也一下子扎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