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748章 猴王脫困,遭遇六賊

  頭戴金盔光爍爍,身披鎧甲龍鱗。護心寶鏡幌祥云,獅蠻收緊扣,繡帶彩霞新。這一個鳳眼朝天星斗怕,那一個環睛映電月光浮。他本是英雄豪杰舊勛臣,只落得千年稱戶尉,萬古作門神。

  佛法東傳乃是天庭靈山策劃五百多年的大事,自然要大張旗鼓的辦,神仙那里已經安排妥當,凡間當然也要弄出大排場。

  恰好,涇河龍王和袁守城打賭,為了一時之氣違背玉帝圣旨,被判斬首之刑,著魏征監斬。

  龍王怕死,求唐太宗李世民救命,李世民答應了,以下棋拖住魏征,不想魏征元神出竅,夢中斬龍。

  涇河龍王心懷怨氣,擾得皇宮不得安寧。

  為了讓李世民睡個好覺,秦瓊尉遲恭兩位大將軍頂盔摜甲,拿著名震天下的鎏金熟銅锏和竹節鞭守在門口。

  征戰沙場殺戮萬千的煞氣釋放出來,李世民早年間也是征戰沙場的悍將,對此頗為享受,安然入睡,涇河龍王的冤魂卻不敢正櫻其鋒。

  只不過兩位大將終歸是肉體凡胎,李世民心疼手下,便讓畫師畫了他們的畫像貼在門上。

  雖然由于多種原因,最終沒有效果,但這做法卻流傳開來,秦瓊和尉遲恭也成了千古流傳的門神。

  門神聽起來就是個守大門的,沒什么威風,實際上是頗為重要的神位。

  單單類別,便有驅邪類、祈福類、宗教類、武將類、文官類以及由于傳播不廣影響不大而歸于一體的“其他類”。

  武將門神中,除了秦瓊尉遲恭,比較著名的還有云臺二十八將中的“武瘟神”馬武和“漢太歲”銚期。

  前文說過,財神爺趙公明的神職中也包括門神,因此馬武和銚期兩位漢朝時期的大將都被趙公明招攬到麾下。

  馬武銚期沒機會,魏征這個“文門神”日后肯定是去文曲星君那里任職,秦瓊尉遲恭這兩位武門神,林軒可就不客氣了。

  為了增加招攬機會,也表明自己不吃獨食,林軒把王善和馬靈耀一同帶上。

  結果林軒差點被氣死。

  林軒卻是忘了王善和馬靈耀本就是道教護法神,有門神神職,更得秦瓊尉遲恭親近。

  王善擅長使用金鞭,因此尉遲恭選擇跟隨王善,秦瓊則是選擇跟隨馬靈耀,林軒一個沒撈著。

  好在唐朝被尊為門神的大將不止秦瓊尉遲恭,同時期的還活著的可以被招攬的還有程咬金和徐茂公。

  林軒試探了一下,發現徐茂公已經被武曲星君“預定”了,唯有程咬金還無人招攬,立刻托夢招攬,把程咬金成功招攬到手。

  神仙修行靠香火,聚攏香火靠名氣,以名氣而言,程咬金絕不弱于秦瓊尉遲恭半分,甚至其“福將”的名頭更加吸引香客。

  這位福將能活到九十多歲,林軒也無心壞他的人間富貴,等他壽元到頭再帶回去也不遲。

  林軒這邊忙著收人,唐玄奘已經行了一段時日,到了兩界山。

  兩界山便是五行山,只不過李世民征西定國,改名為兩界山。

  唐僧到了兩界山之后,自有人領著去見孫悟空。

  五百年風吹雨打,孫悟空的形象早已大不如前,頭上堆苔蘚,耳中生薜蘿,鬢邊少發多青草,頷下無須有綠莎,看起來更像是個石像。

  這倒不是林軒長時間沒看探望,而是孫悟空近來心有所感,沉思悟道,進入禪定狀態,數月時間不曾動彈,這才成了這般模樣。

  人不可無傲骨,但不可有傲氣。

  五百年的鎮壓對于孫悟空而言并非沒有好處,至少他這只“心猿”已經收了大半的凡心,變得更加澄澈,佛心越發圓滿。

  唐僧到來,孫悟空心有所感,問道:“你可是東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經的僧人?”

  “正是!”

  “我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只因犯了誑上之罪,被佛祖壓于此處。

  前些時日觀音菩薩從此過,說是去東土尋取經人,我請她救我一救,她勸我再莫行兇,皈依佛法,保護取經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后自有好處。

  晝夜提心,晨昏吊膽,只等師父來救我脫身,我愿保你取經,與你做個徒弟。”

  唐僧道:“我又沒斧鑿,如何救得你出來?”

  “無需斧鑿,你只要虔心叩拜,請佛祖收走山上的金字壓帖,我便能出來。”

  唐僧依言,望西禱祝道:“弟子陳玄奘,奉旨意求經,果有師徒之分,揭得金字,救出神猴,同證靈山,若無師徒之分,便揭不得起。”

  叩拜完畢后,五方揭諦取走壓帖,孫悟空神通得以施展,大喝一聲,一拳劈開五行山,脫身而出。

  五百年時間,孫悟空的衣物都已經朽壞。

  但孫悟空并不在意,運轉仙元凈了凈身子,拿出一枚儲物戒指,取出衣物穿戴好。

  林軒上次來的時候,送來的儲物戒指不只有瓜果仙酒,還有衣物鞋襪,孫悟空發現的時候,林軒已經離去,沒來得及問,只能暗自思索。

  后來見了觀音菩薩才知道,這是給他脫困穿的。

  收了心的孫悟空倒還真有幾分佛性,唐僧看了心中頗為歡喜。

  西行取經并非易事,艱難險阻是一方面,孤獨也是一方面,雖然這個徒弟面目丑陋,有個伴總比沒有好。

  這天,師徒二人正在講經,突然聽到一聲哨響,崩出六個兇神惡煞,持刀掛劍的強盜。

  以孫悟空的本事,別說六個強盜,六百萬個強盜也就是一頓棒子的事。

  可這六個強盜不同,他們一個喚做眼看喜,一個喚做耳聽怒,一個喚做鼻嗅愛,一個喚作舌嘗思,一個喚作意見欲,一個喚作身本憂。

  這六人的名字,恰好是“六賊”。

  人身因有六根,則有六識;因有六識,則有六塵;因有六塵,則有六賊;因有六賊,則耗六神;因耗六神,則墜六道也。

  六賊是修行中的障礙,清除六賊便是清除障礙。

  孫悟空早已得道成仙,一頓棒子擊殺六個強盜,唐僧卻只見得孫悟空“殘暴”,一陣冷言冷語把孫悟空氣走。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