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鄭善愿上門

  一住筆趣閣.

  想到這里,王鴻忽然嗤之以鼻。

  他覺得江南豪族、陳朝、蕭梁的遺老遺少們太過不知好歹了。

  今上對南方的重視已經超過了關中貴族與他們山東士族,甚至是現在的中原士族也多有不如。

  征高句麗,動用了大量的關中子弟兵去遼東送死,征發了幾十萬的河北、山東民夫。

  開鑿大運河,河北與山東兩地更是死傷慘重。

  可是江南呢?

  什么也沒有,在這個天下動蕩的時刻,那里是平靜的地區,卻沒想到那些狼子野心之輩不思報恩也就罷了,居然還暗中謀反。

  “不當人子!”王鴻冷哼一聲。

  他們山東士族之所以走到今天這一步,全是因為皇帝的忌憚打壓,但是南方豪族卻從未被打壓,甚至一度得到今上扶持。

  在這樣的情況下,居然還敢謀反。

  裴矩呵呵一笑,對王鴻的態度并不意外,當初他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也覺得南方的豪族們有點過分了。

  不過細想之下,卻也在情理之中。

  “王兄不必驚訝,這百年的分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愈合的。江南人最喜內斗。當年江左的士族扶持陳霸先建立陳朝,荊州豪族扶持蕭貫建立梁朝,連蜀中的那些土著不也扶持了劉宋么。”

  說到這里,裴矩冷笑道:“區區南國,四分五裂,同族戕害,咱們北方縱然被柔然人打得一度家破人亡卻也咬著牙挺過來了,扶持姜家統一了天下......江南之地,不必擔憂!”

  對此,王鴻頗為贊同。

  “那我們該何時動手?”王祎問道。

  裴昀建議道:“我覺得不能著急,現在陛下剛剛將武都王留在朝中,咱們要是操之過急,恐怕會引起陛下的懷疑,應該過一段時間。”

  “其次,大哥不是說了李源暫且不能成事么,那我們就給他一點時間。”

  其余三人皆是點了點頭。

  嚴肅的問題解開了,氣氛也就變得輕松了起來。

  王祎笑著道:“裴兄,聽聞寧清現在跟著武都王做事情,應該是獲益匪淺吧。”

  王鴻瞇了瞇眼,不動聲色的注視著裴矩的反應。

  在支持姜承梟這件事情上,他們王家其實應該是山東三大家中最后一個入局的。

  鄭家就不說了,那是他外孫,近水樓臺先得月。

  但是裴家,素來與趙王府沒有任何的聯系的他們,居然在幾年前就開始看好了姜承梟。

  在將裴寧清送去之前,裴元儼就已經跟著姜承梟了。

  這不得不讓王鴻承認,裴矩這老東西的眼光真的很毒辣。

  王祎說這種話,裴矩怎么可能不知道他的潛意思。

  不就是眼紅他裴家現在有兩個年輕的子弟跟著武都王么。

  “哪有的事,你們可不知道武都王的脾氣,沒有才華的人,武都王一點面子都不會給的,你們知道鄭如意的事情嗎?”

  裴矩先是打了個哈哈,而后又詢問他們。

  王祎搖了搖頭,他哪知道鄭家的小輩發生過什么事情。

  裴矩笑著給他解釋了之前的一些事情,當然,這其中不免添油加醋,總結而言就是沒有才華的人,武都王不會因為他是誰家的子弟就會收納。

  王鴻道:“這卻也是應該的,擇才而從,此乃常事。我太原王氏族學,梓才輩出,想必武都王一定會滿意的。”

  裴昀暗自翻了翻白眼,這王家還真是夠不要臉的,你覺得是梓才,那也要武都王覺得是梓才啊。

  “對了,武都王那邊,我們需不需要通知他,以免他...”王祎說道。

  裴矩道:“不必了,武都王不是沖動之人不會兵行險招的。此外,

  一住筆趣閣.

  一定有人比你還要著急。”

  這個人,自然就是鄭善愿了。

  自從得知了讖言之后,他立即就想到了現在的后果,不過因為朝事的關系,他也只能等過了一段時間才親自登門找姜承梟。

  其實鄭善愿心中很不滿意,出了這樣的事情,姜承梟居然沒有找他商量,這是不信任他嗎?

  “外祖嘗嘗這菊花茶,這可是純茶鋪子新推出來的茶葉,市面上沒得賣的。”

  姜承梟與鄭善愿相對跪坐,中間的案幾上飄蕩裊裊的青煙,一股茶香鉆入了鄭善愿的鼻子。

  “你倒是悠閑,老夫白白給你擔心了。”

  嘴上說著埋怨話,手卻很老實,端起茶盞抿了一口菊花茶。

  鄭善愿找他的原因,姜承梟大致能夠猜到一點,無非是因為讖言的事情,過來勸解他不要輕舉妄動。

  “外祖,這菊花茶是降心火的,喝著可還行?”

  鄭善愿‘嗯’了一聲,放下茶盞,說道:“讖言的事情你不必放在心上,自有我們來解決,這段時間你就在禮部跟著裴矩到處看看就行。”

  聞言,姜承梟眉頭挑了挑,面色平靜的伸手給鄭善愿又添了一杯。

  “外祖此言何意啊?”

  “我們都覺得,這個時候你不宜出去,留在朝中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你也不必擔心,過段時間,我們就會想辦法將你送去太原。”

  太原!

  又是太原!

  自從鄭家、裴家、王家表達了支持的意思之后,他們已經提了無數次太原。

  縮在袖袍中的手緩緩握緊,姜承梟面露‘感激’之色。

  “讓外祖以及諸位大人費心了。”

  鄭善愿很滿意外孫的態度,不在意道:“不過些許小事罷了,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其他的,自有我們來處理。”

  頓了頓,鄭善愿面露遲疑之色,旋即說道:“如意現在也在禮部任職,你看...”

  幾年前鄭如意犯下了過錯,姜承梟排斥了他,原本屬于鄭如意的機會變成了鄭如炘的。

  現在鄭如炘在姜承梟手底下混得風生水起,鄭善愿看了自然很不是滋味,畢竟如意才是嫡子。

  姜承梟能明白鄭善愿的意思,當時他確實很氣憤鄭如意的所作所為,可是時過境遷,現在有些事情他也要分成兩面來看。

  “其實我也想念如意,上次去江南,我還準備帶著如意一起去的,路上他也好給我幫幫忙,只是寧清才華確實出眾,如意又不在洛陽,我便從裴公那里借了寧清。”

  姜承梟感概道:“如意畢竟是我親表兄,沒有什么解不開的矛盾,外祖放心吧。”

  “如此甚好。”

  鄭善愿笑呵呵著點頭。

  雖然他對裴寧清這個字眼很不爽,但是卻沒有直接說出來,而是婉轉提醒道:“如意畢竟是自己人,你放心的交給他任務,他不會讓你失望的。”

  “這個自然,外祖安心。”姜承梟一口答應。

  而后倆人就天下的局勢又聊了一會兒。

  見天色不早,鄭善愿才起身離去。

  臨走時,帶走了姜承梟的兩斤菊花茶。

  送走鄭善愿,姜承梟一言不發的回到了內書房。

  “太原那邊發生了什么事情?”姜承梟眸色冷厲的詢問蒯嗣羽。

  隨著情報網絡的擴大,姜承梟也開始分割一些任務交給別人,不然全都壓在霽云身上,遲早會因為疏忽出亂子。

  并州就是蒯嗣羽負責。

  剛剛鄭善愿信誓旦旦的保證一定有辦法將他調去太原,他一下就猜到太原絕對不安靜。

蒯嗣羽拱手道:“主上,那邊傳回消息,太行馬匪暗中被人  一住筆趣閣.

  大量收編,幕后是祁縣的縣令于秉鴻。”

  姜承梟了然了,于秉鴻什么身份?

  難怪鄭善愿可以保證將他送去太原。

  不過有一點很奇怪,于秉鴻為什么要在太原起兵,他回關中不好嗎?

  摸著下巴,姜承梟在書房來回走動。

  裴矩他們一定是發現了這件事情,但是沒有告訴皇帝,想等到一個合適的時機放出來,到時候借著這件事情將他調去太原剿匪。

  可是他想不明白,于家在太原起兵有什么意思?

  如果打不進關中,他們注定無法成功啊。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