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十章 溫小大人

  雖說雙方第一次交戰未分勝負,但是王序跋卻有點畏縮了。原因無二,還是因為此次交戰讓他有點絕望。

  他又一次對自己產生了自我懷疑。

  到底能不能擊敗北晉軍。

  從人數上來說,他與劉建漢加在一起無疑是超過北晉軍的,但是從實力上來說,他們打不贏。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陷入了苦惱。

  “先生,我們到底該怎么做才能打敗北晉軍?”

  大帳中,王序跋的目光看向高熙。

  說實話,高熙也不知道,因為兩者在實力方面相差太多,想要正面擊潰北晉軍何其難也。

  “陛下,只有背水一戰,否則北晉軍長驅直入河北,吾等必將為人所擄。”

  這一點毋庸置疑,在北晉朝廷眼中,他們就是該死的反賊,一旦兵敗被擒,必死。

  王序跋深深的吸口氣,點頭道:“若是高烈愿意出兵增援,未嘗不能一戰。”

  這人總有短視的地方,或許在高烈看來,北晉軍并不值得他警惕吧。

  高熙拱手道:“陛下,我們應當盡快和劉建漢取得聯系,兵合一處,共擊北晉軍,否則北晉一旦增兵,我們危矣。”

  “先生放心,我已經讓人去了。”

  而另一邊,劉建漢見到了王序跋的使者,想都沒想便同意了王序跋的建議,現在對他而言,必須要擊敗北晉軍,否則他必死無疑。

  “使者回去告訴你們陛下,我愿意傾盡所有配合他。”

  “好,只要我們兩家攜手迎敵,北晉軍必敗。”使者一拱手,轉身離去。

  劉建漢也是發了狠要孤注一擲,現在的情形于他而言已經是最壞的地步,他只能將所有的家當都堵上。

  勝,他能茍延殘喘。

  敗,要么投降北晉,要么自刎。不過劉建漢覺得北晉朝廷一定不會同意自己投降的,他可是反賊啊。

  翌日,劉建漢打開城門,親自率領收攏的殘兵敗將三萬余人配合王序跋的大軍攻打北晉軍。

  雙方大戰一觸即發,在河間周圍開始了斷斷續續的廝殺戰爭。

  另一邊,李藥師率領三萬軍隊已經悄悄的進入了河間郡,穿過了文安,直襲王序跋都城景城!

  漁陽郡。

  作為北地一郡,此處的耕地實際上并不多,只是占了一點河北平原的光,不過對于人口稀少的漁陽郡來說已經足夠了。

  自從漁陽郡的暴匪被昭王平復之后,此處的民生在郡守溫大雅的治理下快速恢復。

  三月初春之季,已經能看見農田中有百姓開始務農除草,整理田畝。

  北方的庚水滋養著這一方百姓,使得他們并不缺少水源,他們只是缺乏安定的環境。

  為了能盡快恢復生產,北晉朝廷下達旨意,免除漁陽郡百姓三年的賦稅,以讓他們休養生息。

  “溫小大人,今天又來啦。”老農看著身著麻衣的青年,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老丈這幾日過得怎么樣?”溫雁飛淡淡一笑,彎下腰,擼起衣褲,脫了鞋子,光著腳踩在爛泥地里,向著老農走過去。

  對這位溫小大人的行為老農并不感到意外,事實上他第一次見到這位官老爺下地的時候著實吃了一驚。

  “老樣子唄,咱家就指望今年能有個好收成。”

  “一定的,朝廷已經免除了漁陽郡的賦稅,老丈放心吧。”

  老農點點頭,“我當然放心,昭王真是大好人啊,去年沒有他給咱們一碗飯吃,誰能活到現在,我相信朝廷說的話。”老農信心滿滿。

  溫雁飛呵呵一笑,旋即又與其他幾名老農聊了起來。

  日中之時,溫雁飛與老農們隨地找了一處陰涼,席地而坐。

  “來,溫小大人嘗嘗我家婆娘做的肉餅。”一名老農熱情的將自己的肉餅掰開一半分給溫雁飛。

  “喲,都吃上肉啦!”溫雁飛接過肉餅笑著打趣。

  “嘿嘿,我家三郎在遼東當兵,每月都有羊肉牛肉,他吃不完就托人送回來給我們。”

  “三郎爭氣啊。”其他老農紛紛稱贊。

  溫雁飛屈起附滿爛泥的雙腿,一邊咬著肉餅一邊喝水。

  “對了溫小大人,你這常常下地做甚,你又不是咱們泥腿子。坐衙門,它不舒服嗎?”

  溫雁飛呵呵一笑,解釋道:“舒服,怎么不舒服。但是坐在衙門里面可不知道老丈們的情況,不知道老丈們需要什么,缺少什么,這怎么治理呀。”

  一名老農伸出大拇指,“溫小大人是個好官啊。”

  他們以往除了主管郡里面農事的戶曹和倉曹官員以外,很少見到其他官員。

  “能讓大家吃得飽,穿得暖,我這個官才算做的稱職。”

  溫雁飛吃完肉餅,舔了舔手上的殘渣,又灌了一口水。

  這話可不是他說的,而是那位昭王給他說過的。

  他覺得很有道理!

  作為地方父母官,百姓若是吃不飽穿不暖,他還能算好官嗎。

  “說得好啊。”

  一道聲音突然傳來,溫雁飛等人同時轉頭向后看去。

  只見幾步外,一名玄服男子騎在馬上,周圍護衛著一圈武裝的衛士。

  溫雁飛心神一震,來人正是昭王!

  他剛欲起身參拜,不想姜承梟擺了擺手,示意他稍安勿躁,旋即下了馬走過來。

  “諸位老丈,在下是北上的商旅,路過此地,向幾位老丈討口水喝,不知可否?”

  姜承梟笑著拱手。

  “這有什么的,小兄弟坐吧。”

  老丈們也不疑有他,熱情的招呼著姜承梟坐下喝水。

  “小兄弟,這兵荒馬亂的還要做生意,不要命啦。”

  “沒法子啊,這每天一睜眼,家里幾十口人要養著,不出來不就坐吃山空了嗎。”姜承梟放下水壺,笑著回應。

  “說的對。”

  溫雁飛從未見過能與老農聊的熱火朝天的昭王,而且更為關鍵的是昭王似乎對農事并不生疏,甚至極為熟悉,提出的一些看法頗有效益。

  這是溫雁飛萬萬沒有想到的,因為在他的印象中,昭王這類存在,或許對打仗治國很有心得,可是沒想到對農事也這么擅長,這讓他刮目相看了。

  而且,能以王上之尊,毫無顧忌的與老農們相談甚歡,這是最讓他吃驚的。

  陽光正好,暖風呼嘯。

  姜承梟牽著馬,走在官道上,兩旁或遠或近的能看見百姓在田地里耕作。

  回想幾年前,這地方可是暴匪縱橫,田地荒蕪的景象。

  “溫郡守治理的不錯,這才是百姓該有的樣子。”姜承梟道。

  溫雁飛趕忙拱手,“不敢,都是王上善待百姓之功。”

  “我再怎么善待百姓,若是底下的官員陽奉陰違,百姓還得遭殃,所以說,你們當得起稱贊。”

  今天見到溫雁飛是個意外,他此行的目的可不是為了溫雁飛。不過見他下田務實,這讓姜承梟很滿意,是個為民的好官。

  “謝王上。”溫雁飛一拱手。

  “怎么樣,這些日子下地以來,有什么收獲嗎?”

  “收獲良多。”溫雁飛整理言辭,緩緩道:“以往坐衙門,很多事情都是憑空胡想,根本沒考慮過老百姓的實際情況,很多的政令對老百姓來說不是幫助,反而是累贅......”

  聽著溫雁飛倒豆子一樣的講述,姜承梟知道他是下了功夫的。

  倆人一邊走一邊說,不知不覺就到了漁陽的城門口。

  “王上是要去見溫郡守嗎?”

  走到這里,溫雁飛才止住他的話頭,尋問姜承梟此行的目的。

  “你去吧,我會去見溫郡守的。”姜承梟笑著道。

  聞言,溫雁飛知道昭王有事要做,所以躬身一禮告退。

  看著溫雁飛遠去的背影,姜承梟問道:“霽云,你覺得溫雁飛怎么樣?”

  南霽云道:“依屬下之見,溫雁飛是個做實事,聽得進勸導的人。”

  “不錯,當年我確實提點過他,沒想到他真的愿意為之付出努力。”

  姜承梟輕輕一笑,旋即翻身上馬。其身后的親衛紛紛上馬等待命令。

  “好了,咱們也該去做正事了。”

  言罷,他率領親衛們進入漁陽。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