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 什么打算

  紫微堂剩下三人,堂內寂靜無聲。

  南霽云面色古怪的看了一眼杜如明,在他的印象中,這位杜大人可是相當的果決,怎么這次扭扭捏捏的跟個小娘一樣。

  “何事?”姜承梟板著臉,語氣生硬。

  盡管之前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單獨面對王上的時候,杜如明還是很緊張,想起馬上要說的事情更是內心中十分糾結。

  “王...王上,臣...臣想請求王上...賜...賜...”

  說著說著,他的聲音就越小,最后仿佛聽不見似的。

  姜承梟心里好笑,面上依舊冷淡,不耐煩道:“到底什么事情。”

  杜如明心一橫,“王上,臣想請求王上賜婚!”

  “哦,哪家的姑娘啊?”

  “是...是...八公主。”杜如明面色羞紅,看的姜承梟眉毛直跳,這哥們不會還是個初丁吧。

  見此,姜承梟越發起了玩笑之心。

  “王后都將事情告訴孤了,小八那邊孤也問了。”頓了頓,姜承梟語氣一轉,有些生冷道:“如明,真沒想到你竟能通過丫鬟勾搭孤的妹妹,好手段啊。”

  杜如明面色一苦,干巴巴解釋道:“臣,臣沒有,臣只是......”

  王上說話未免太難聽了,怎么能算勾搭,明明是兩情相悅。

  好吧,這話打死他也不敢說出口,畢竟原先王后是打算將三公主下嫁給他的,結果發生這樣的事情。

  有口難辨啊!

  見他這副不知所措的摸樣,姜承梟差點沒憋住。

  “咳咳。”姜承梟咳嗽兩聲,清了清嗓子,“行了,孤又沒打算責怪你,回去好好準備吧,王太后那邊孤會替你擺平的。”

  杜如明先是一怔,旋即心中感動異常。

  “臣,萬死難報王上之萬一。”

  他很清楚自己的門第是拍馬不及皇室的,若想要出身滎陽鄭氏的王太后松口,可想而知王上費了多大力氣。

  姜承梟嘴角噙笑,伸手拍了拍他,“回去好好準備吧,孤會讓王后給你和小八挑個好日子的。”

  “謝王上!謝王后!”杜如明深躬行禮。

  姜承梟輕輕一笑,帶著南霽云離去。

  杜如明預想過很多次自己向王上坦白之后的情形,唯獨沒想到王上會如此爽快而利落的同意。

  他的想法中,最好的結果莫過于王上對他加以斥責,并不在管理此事。根本沒想過王上不僅同意,還會親自勸說王太后。

  感激、感動、各種情緒混雜在一起,最后他竟眼眶濕潤了。

  回去的路上,南霽云忍不住道:“主上,沒想到杜大人也會有這樣窘迫的一面。”

  姜承梟哈哈一笑,言道:“不奇怪,畢竟是終生大事。”

  想起這個,他也不由得有些唏噓,緣分二字當真是妙不可言,看來三妹妹與杜如明確實無緣。

  “對了霽云,你呢,有看上的姑娘沒有?”姜承梟笑著問。

  南霽云愣了愣,旋即搖了搖頭,“還沒有。”

  “眼光還挺高。”

  “不...不是。”他其實沒想過自己的事情,能跟著主上建功立業就很滿足了。

  姜承梟也沒有追問,拍了拍他肩膀,“要上心一些,不然將來你的爵位誰來繼承呢?”

  南霽云一怔,嘴角露出笑容。

  昭王歸來,大朝自然是即將開啟。

  八月十五,百官匯聚晉陽宮,開始大朝。

  因為沒有皇帝的關系,太后也表示自己不參加朝議,所以皇位是空著的,在皇位的左下手邊,擺放著一張案幾,一只蒲團。

  待百官入殿之后,姜承梟身著黑色王服,頭戴冠冕,腰配漢劍,緩緩走到高臺上。

  “參見王上,王上萬年無期!”

  百官行禮。

  姜承梟面無表情,淡淡道:“免禮。”

  言罷,一手撫劍,轉身走到那張專屬的案幾后跪坐。

  “謝王上。”

  常規程序很快走完,緊接著開始朝議。

  大多數的時候,姜承梟一言不發,默默的看著鄭善愿、裴矩、王鴻等人表演,偶爾會直接下定論。

  涉及軍國大事,一概由姜承梟專斷。

  此外,較大的議題便是論功行賞。其中,李藥師被封為將軍,衛仲烮等人都有升職,除此之外還有普通士卒的耕田獎賞。

  雜七雜八的事情一說就是三四個時辰。

  這些都結束之后,姜承梟先是宣布任命崔文瓀為內史令,高巽為太師,這兩項很快通過。

  接下來涉及盧懷慎是否進入六部,朝堂議論紛紛。

  大體的意見只有一種,不準盧懷慎進入六部。

  姜承梟對這個結果心知肚明,依舊平靜道:“諸位愛卿以為,范陽公可任何職?”

  眾大臣面面相覷,最終,工部侍郎鄭仁果站了出來。

  “啟稟王上,盧老大人德高望重,依臣之見,可為光祿寺卿。”

  聞言,姜承梟嘴角抽了抽,多看了兩眼鄭仁果。

  光祿寺,掌控宮廷膳食,說白了就是后勤主官。人家德高望重,你讓人家做這個?

  戶部郎中張仁拱手道:“王上,臣附議。”

  “臣附議。”

  不少大臣居然贊同了這個。

  姜承梟目光轉向裴矩,“裴愛卿以為呢?”

  裴矩面露一絲難色,他其實不想摻和這件事情。因為從目前的情形來看,很明顯昭王是想將盧懷慎塞進工部的。

  但是現在的工部侍郎是鄭仁果,他對工部尚書一直很有想法。

  “臣唯王命是從。”

  “善。”姜承梟一笑,旋即道:“范陽公在先帝朝位列戶部尚書,若是將他放在光祿寺的位置,未免有些屈才了。再者,范陽公德高望重,孤以為,可入禮部,掌教化禮儀。”

  “諸位愛卿以為呢?”姜承梟一臉的微笑。

  鄭仁果眨了眨眼,反正盧懷慎別來工部就行,其他的無所謂。

  “臣唯王命是從。”

  裴矩嘴角抽搐,有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感覺,難道這是王上在給自己上眼藥?

  一念至此,裴矩連忙道:“不知王上打算安排范陽公何職?”

  “裴公覺得呢?”姜承梟反問。

  裴矩鎮定道:“王上,禮部兩位侍郎,幾位郎中、員外郎等職位皆以有人。”

  那意思就是,咱禮部沒空缺了。

  “那吏部呢?”姜承梟看向王鴻。

  “啟稟王上,吏部也是如此。”王鴻有樣學樣。

  裴矩心中暗罵‘老狗’。

  姜承梟嘴角莫名一勾,旋即淡漠道:“看樣子,孤對朝事疏遠已久,實在慚愧。”

  鄭善愿心中微微一動,昭王這是有些生氣的征兆啊。

  “王上,范陽公常常秉公直諫,故臣以為可拜其為御史大夫。”

  “可。”姜承梟回了一個字。

  鄭善愿等人松了口氣,唯獨裴矩滿腹疑惑。

  王上到底想要干什么,這個結果難道不是顯而易見的么,為什么一定要在大朝上提出來呢?

  是為了看清多少人結黨?

  不對,不會是這個。如果是為了看清多少人結黨,他完全可以用其他更有效果的法子。

  到底,王上在想什么?

  裴矩有種莫名的危機感,他總覺得王上不會做這種毫無意義的事情。王上不可能不知道,此事放在大朝之上也不會有什么改變,王上到底什么意思?

  倒不是說他們在官員的任職方面完全和昭王對著干,只是他們對范陽盧氏這樣的威脅比較敏感而已。

  此外,姜承梟完全可以不在乎鄭善愿和鄭仁果的意思,直接將盧懷慎任命為工部尚書。

  他是王,他有這個獨斷專行的權力。

  不過,要是真的那樣做,影響可不太好,尤其是現在這樣的時候。

  此番大朝,一共進行了六個時辰,一大半臣子結束后走出來都是恍恍惚惚的。

  通過、決定的朝政有七十六項。

  最難決定的無非就是關于盧懷慎任命官職的那一項,拖得時間比較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