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 妻妹來訪

  繼北晉占據巴蜀,打退梁軍震動天下之后,又一件事情震動了天下,北晉要開科舉!

  按照公開的信息,此次開創的‘科舉’制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古今未有之制度,對此不少人報以懷疑態度。

  中正選士之制度經過數百年發展,早已深入人心,突然來了一個所謂的科舉,公平競爭,這讓很多世家嗅到了一絲危機。

  支持北晉的世家倒是無話可說,畢竟這是昭王和六位尚書同時通過的舉措。但是暫時沒有支持北晉的世家則有些不高興,他們已經習慣了中正選士帶來的福利,自然不想打破這個規矩。

  對于這部分人,北晉朝廷絲毫沒有理會,完全無視。

  有人不支持,就有人支持。

  脫離于世家之外的小型門閥子弟紛紛看見了機會,卯足了勁想要參加太原的九月科舉。

  而在太原,大朝議正在進行。

  此次大朝主要是為了商議組織科舉的事情,各大派系都已經妥協了這件事情,自然沒有人站出來反對,少數出身寒門的官員更是舉雙手贊成。

  科舉的議題很快通過,下一個議題卻有些出乎姜承梟預料。

  “臣啟奏王上,太原乃我朝之都城,以舊名有些不合禮制,請王上為都城賜名。”禮部尚書裴矩拱手道。

  為太原改名?

  說實話,這件事情姜承梟沒有想過,他并沒有打算將來以太原為都城。畢竟長安和洛陽才是經濟中心,日后他要么以洛陽為都城,要么就是以長安為都城。

  關于這件事情,他暫時還不想發表看法。

  “眾卿家怎么看?”

  話音落下,刑部侍郎獨孤羅站了出來。

  “王上,此舉不妥,太原之名已有歷史,擅自改之有些不妥。”

  這不是該不該名的問題,這是定都的問題。

  獨孤羅一眼就看出來裴矩的心思不是要改名,而是為日后統一天下定都太原做準備。

  這他肯定不能答應。

  不論是長安還是洛陽,遠比太原要好得多。

  關于太原改名的事情,朝中大臣意見主要分成三派,一派以并州官員為主,他們自然是贊同改名的,另一派則是關中系,他們強烈反對改名。

  江南系和河北系則保持沉默,關于定都的事情他們不想摻和,因為改來改去也不會定在河北或者江南。

  兩派陳詞利弊,都希望姜承梟能采納他們的主張。

  對這件事情,姜承梟內心顯得很平靜。改個名字而已,他倒是沒有太多的想法。日后定都在什么地方還不是他說了算,誰能掣肘他?

  不過,他還是希望暫時不改,于是駁回了裴矩的請求。

  三個時辰后,例行大朝結束,姜承梟踱步走在廊下,時不時駐足遠眺。

  目前朝堂已經平穩,地方的農桑之事也在步入正軌,但是他的政務并沒有輕松,關于巴蜀和漢中兩地的事情忙的他有點焦頭爛額。

  好在六部尚書和各寺大員都是有真才實學的人,眾人智慧聚集在一起倒是幫了他不少忙。大權集于一身,雖然很爽,但是卻也很累。

  “王上,是去垂拱殿還是去哪位娘娘的宮里?”

  “鳳儀殿吧。”

  “是。”

  此刻,鳳儀殿中。

  “這么說,你沒有聽你爹爹的話?”

  長孫清漪一身樸實衣裙,但卻難擋她身上的貴氣。北晉的節儉之風是由她帶起來的,她自然是一直遵守,哪怕搬進了王宮,她也絲毫沒有懈怠,依舊以身作則的保持著節儉。

  在她身邊,族妹長孫薇正在品茶。

  “姐姐,恒兒有仁善之心,這是好事情啊。”已為人婦的長孫薇滿臉的笑意。

  長孫氏出了一個北晉王后,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將來北晉一統天下,那王后就會變成皇后,不早點過來依附難道還等著王后飛黃騰達了再來?

  只怕到那時候想要巴結都沒她們的位置,更何況長孫清漪現在已經飛黃騰達了。

  此次長孫薇尋得好機會進宮和長孫清漪敘舊,也是希望王后能給她幫幫忙,將自己的丈夫在朝中安排個好點的職位。

  “阿娘,虞師說了,不可擅自殺生。”姜恒小聲辯解。

  剛剛,姜恒和長孫清漪說了一天前跟著爹爹外出狩獵的事情,原以為母親會贊賞他仁善,沒想到卻招來質問。

  “這么說來,你以后只要聽虞師的話就行了?”長孫清漪腦門上鼓起了青經,她有些生氣了。

  姜恒雖然年紀小,但是卻聰明,聽母親這語氣就知道他可能做錯了。

  “以后,你不要聽你爹爹的話,只要聽虞大人就行了?”長孫清漪再度逼問。

  這下子,姜恒意識到了什么,連忙跪在地上。

  “阿娘,孩兒知錯。”

  長孫薇見此,立馬低頭喝茶,佯裝什么都沒聽見。

  因為還有外人在場,長孫清漪也不好多加斥責。

  “你爹爹昨晚和吾說了養兔子的事情,既然是你爹爹答應的,那吾就會答應你。”

  不待姜恒高興,長孫清漪接著道:“但是你要記著,功課不能落下,否則定叫你好看!”

  “是,孩兒知道了。”

  “你立馬去內室將抄寫一遍。”

  姜恒抿了抿嘴,點頭離去。

  姜恒走后,長孫薇方才笑著道:“姐姐,孩子年紀還小,哪兒能知道什么呀。”

  “這小子,唉。”長孫清漪搖了搖頭不想多說,旋即轉移了話題,兩人聊著過往的小趣事。

  不多時,姜承梟來了。

  一進門姜承梟便聽見殿內有女子的笑聲傳入耳中,待他走入內室,正好瞧見了長孫薇。

  起先他也不知道長孫薇是誰,直到長孫清漪給他介紹,提起了當年他們成婚的時候,長孫薇還做過伴娘的事情。

  這讓他有些印象,當年確實有個長孫家的小娘子做個伴娘。

  上下打量了一番長孫薇,此女生的貌美,肌膚如雪,身材雖不如長孫清漪那般高挑,但卻也是玲瓏有致,渾身散發著一股熟婦的氣息。

  “參見王上。”長孫薇微微一福。

  姜承梟笑著走了過去,伸手托著她柔軟的肩膀,將其扶了起來,而后淡笑道:“既然是王后族妹,以后可多多入宮陪伴王后。自從搬進王宮之后,孤就一直擔心王后會因王宮的沉悶感到無趣。”

  “王上!”長孫清漪嬌嗔一聲。

  “好好好,孤不說了。”姜承梟拉著長孫清漪跪坐下,又讓長孫薇跪坐。

  兩姐妹聊著天兒,姜承梟倒像是一個陪客的。當然,偶然姜承梟也會插上一兩句,大多數時間,他都在時不時的打量著長孫薇。

  時至七月,天氣漸暖,婦人服飾也漸漸的變成了衣裙紗披。長孫薇一身淡黃色高腰連衣裙,將兩團生命之源擠得甚為雄偉。加上其貌美,別有一股美婦的氣息蕩漾。

  女人總是敏感的,長孫薇能感覺到昭王好像是在打量她,但是她也不敢貿然看向昭王確認,只能一邊笑著和長孫清漪聊天兒,一邊時不時的提起自己丈夫的事情。

  但是長孫清漪貌似沒有聽懂一樣,總是忽略了她的話。

  半個時辰后,長孫薇有些如坐針氈,便起身告辭。

  出了鳳儀殿,長孫薇咬了咬嘴唇,她感覺昭王應該就是在看她。可是她又不確認,想起自己來這兒的目的,她不由得嘆口氣,看樣子這件事情不好辦,王后貌似不想幫她。

  “你妹妹肯定很失望。”姜承梟把玩著手中的柑橘,嘴上說著一件事情,腦子里面想的卻是長孫薇。

  “失望也沒法子,若是在妾身這兒有了先例,這日后還得了。”長孫清漪伸手拿過丈夫的柑橘,親手給他剝開,送了一瓣橘子進姜承梟嘴里。

  姜承梟故意連著長孫清漪纖纖玉手一起咬進口中,嘬了一下。

  “夫君!”長孫清漪面色羞紅。

  “嘿嘿。”

  “夫君別鬧,妾身和你說事情呢。”

  “什么事。”姜承梟拉著夫人的玉手,輕輕的揉捏著。

  “關于恒兒的事情。”長孫清漪說道。

  聞言,姜承梟挑了挑眉,緩緩坐正了身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