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 梁使再至

  科舉考試給太原的商業發展帶來了很多的機會,尤其是深夜消遣行業。

  學霸士子們自制力比較強,不愿在這個關頭因為自身的德行問題丟掉前程,這部分人畢竟屬于少數。大多數的學渣士子們就沒有太多顧及了,反正也考不上,不如好好瀟灑一回。半桶水士子們則半推半就著跟著去了。

  然后,太原東、南、西、北四個商市的姑娘們迎來了生意大爆發,夜夜笙歌,被無處安放激情的士子們喂的很飽。當然,口袋也喂的很飽。

  考完之后,等待考試結果是一種漫長的折磨。這一點,不論是學霸士子還是學渣士子都是一樣。

  策問考試的閱卷比前兩項要繁瑣很多,因為這次考的比較全面,而且沒有固定答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有的士子策問答案可能符合某個官員的口味,但是不符合另一個官員口味,有些難以決策。

  不過基本的要求還是有的,字跡潦草認不清的第一輪直接拿掉,言之無物的接著被拿掉,剩下的才能進入最后的評選。

  這一次姜承梟沒有親自一份一份的閱卷,因為那個工作量太大,所以他讓六部尚書和幾位侍郎共同閱卷,最后篩選出來的自己再看。

  進入九月以后,朝政平穩運行,在姜承梟的勤奮治理下蒸蒸日上,各地也沒有人敢動什么歪心思。

  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姜承梟被累壞了,經過孫十常的診斷之后不得不讓自己暫時休息。

  盡管,姜承梟覺得自己年輕能抗得住,但是孫十常一句‘落下病根’,又讓姜承梟不得不乖乖的休息。

  他的工作是個持久戰,能活得越久,才能做的越好。

  休息三天以后,姜承梟再度投入到工作中。經過三天的閱卷,底下的閱卷官整理出了最優秀的十幾份策問試卷。

  后花園中,姜承梟安靜的看著考卷,另一邊六部尚書恭敬的跪坐一邊,或是品茶,或是觀賞園中景致。

  裴矩倒是聽聞了王上最近休息的事情,不過據他觀察王上貌似也沒什么大問題,看樣子相比較厲帝的勤政,昭王似乎更偏向于勞逸結合。

  這就讓裴矩很糾結了,他是支持昭王的,希望能在昭王手中成為名臣,甚至流傳青史,所以他希望昭王能夠更加的勤勉。可是他又不希望昭王太勤勉,什么都一把抓,這很可能會步厲帝后塵。

  想著想著,裴矩又覺得自己杞人憂天了,就自己這一把年紀還能在朝中呆多久?

  可惜了,若是在年輕一些,說不定真的能輔佐昭王干出一番大事業。

  “這一份寫巴蜀的倒是不錯,可以用來治理蜀地百姓。”姜承梟放下策問試卷,笑著贊了一句。

  虞世南笑著欠身道:“吾等俱是如此認為。”

  刑部尚書韋施筧有不同意見,“王上,臣倒是覺得那篇經略草原的不錯,很多思路開前人未開之路,可以采納。”

  姜承梟拿起韋施筧說的那份試卷,蹙眉搖了搖頭,“歸化蠻夷,終究非長遠之道,我朝強盛蠻夷自然臣服,若我朝稍有松懈,蠻夷必當得寸進尺。此策用于太平盛世自是無妨,現在天下未定,不可取。”

  言罷,將那份試卷放下。

  韋施筧稍稍可惜,不再多言。

  “諸位,策問一卷,你們覺得誰當定為第一名啊?”姜承梟笑著詢問。

  這還用問了,大臣們悄悄翻了個白眼。您都說那份寫巴蜀的不錯了,誰還敢說不好?

  于是,眾人都覺那份寫巴蜀的好,給了第一名三十五分。

  至于為什么扣五分?

  這還不簡單,哪有誰作文給滿分的。

  再說了,如果姜承梟給了滿分,這不就說明自己覺得這篇策問非常好么,對于一個統治者來說,喜好不能表現的太明顯。扣五分不多不少,既能讓大家明白這篇策問寫的不錯,又不至于讓別人多想。

  定下第一名,緊跟著便是第二名和第三名等等。

  弄完之后,裴矩問道:“王上,此次取士幾何?”

  這個問題昭王始終沒和他們說,他們也不知道昭王到底什么標準,什么想法。不過現在都考完了,這總該說清楚了吧。

  “以六十分為基準,十取一,寧缺毋濫。”

  嘶——

  六位尚書紛紛吸了口冷氣,這話的意思就是只取總分六十分以上的,而且還是十成取一成,這未免太殘酷了。

  緊跟著,姜承梟又道:“總分前十名之士子,朝廷發下文書,通告各郡縣,以揚其名。”

  “是。”

  得到具體細節,六位尚書立馬下去合計分數。

  第一次科舉算是圓滿完成了,姜承梟微微松了口氣,這段時間他還擔心會不會有人不長眼跳出來搗亂,沒想到白擔心了,沒有人跳出來。

  九月的陽光是溫暖的,空氣也十分友好,躺在后花園就不想動了。相比較垂拱殿繁重的政務,這里無疑更加的吸引人。

  可是他知道,這只是暫時的。

  便在這時,南霽云走了過來。

  “主上,梁國使者來了。”

  “梁國?”姜承梟登時一怔。

  這個時候梁國怎么會有使者過來?

  晉梁兩國因為巴蜀一戰已經分道揚鑣,基本上是敵國無疑,這個時候梁國不應該會派遣使者過來吧。

  “他們什么時候來的,怎么一點消息沒有收到?”姜承梟皺眉。

  “梁國丞相岑楨苯匿名而來,目前已在鴻臚寺下榻。”

  匿名?

  姜承梟臉上露出些許玩味之色,他可是知道梁國和許國背地里勾搭的事情,這個時候他們悄悄來太原是什么意思?

  想陰一把許國?

  不對,陰了許國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

  姜承梟闔目沉思了一會兒,言道:“陳國那邊有什么消息嗎?”

  “正要呈報主上。”南霽云取出一封信件交給姜承梟。

  姜承梟打開看了一遍,戲謔道:“原來如此,這個陳仇晉的腦回路和別人還真不一樣啊。”

  信是北晉在陳國的細作發來的,上面說了陳國最近的動向,主要提及了陳國往梁國邊境調兵的事情。

  看樣子,根據細作的消息,陳仇晉因為梁國在巴蜀失利之后,準備敲梁國竹杠。

  目前北晉屯兵在巴東郡秭歸,梁國不得不將大量優勢兵力西調,防備北晉,這就給了陳國動手的機會。有北晉在西邊牽扯,陳仇晉覺得梁國沒膽子和自己大戰,所以堂而皇之的在邊境調兵意圖進攻梁國。

  這個時候梁國派遣使者過來,恐怕是為了兩國修好的事情。

  之所以說陳仇晉腦回路和常人不同,那是因為姜承梟自己都沒想到都這個時候了,陳國居然還想著攻打梁國,估計他的便宜母舅蕭統要氣瘋了吧。

  蕭統確實被陳仇晉給氣瘋了,他原本覺得,北晉打下巴蜀,陳國就算不跟他結盟,也不至于在背后捅他刀子。

  可事實呢,陳仇晉還真準備給他捅刀子。

  蕭統很想當面噴一噴陳仇晉腦子里面是不是裝的全是屎,這他娘的都什么時候了,居然還看不清局勢,難道要等北晉滅了許國,陳國那幫庸才才能夠幡然醒悟?

  那他娘的不是一切都遲了么!

  “先晾著他吧。”姜承梟淡淡道。

  反正現在兩國臉面已經撕破,他也沒必要慣著。

  更何況,現在可是他占據全面優勢,要不是因為今年為了穩定內治,姜承梟早就準備讓李藥師順江而下直取江陵。

  北晉的野心,天下人皆知,姜承梟沒打算和一群反賊維持表面上的和睦。

  南霽云道:“那個岑楨苯聽聞宮里蕭娘娘誕下王子,想要入宮拜賀。”

  姜承梟面色古怪,這是想走后宮路線?

  “蕭側妃收到消息了嗎?”

  “暫時還沒有,鴻臚寺那邊只是安排了岑楨苯暫時住下,并沒有為他傳遞消息。”

  “唔,先讓岑楨苯在鴻臚寺待著。你去發鷹信給陳國那邊,搞清楚出了什么事情。”

  “是。”

  南霽云退下。

  姜承梟休息了一會兒便準備前往垂拱殿,科舉的事情還沒結束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