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黃偉忠要改革

  教育部會議廳里面,黃偉忠召開教育部黨委擴大會議,具體討論關于高考加分制度的改革方案,李天舒則是莞爾一笑,顯然他的金元計劃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了。

  各司司長都已經來到了會議室內,教育部黨委成員也是悉數來到了這邊,他們都是有些奇怪,一直對此事漠不關心的黃偉忠今天怎么突然好好的抽風了起來了。

  有一些黃偉忠的堅定支持者原本認為這一次校車事件李天舒沒有能夠處理好,黃偉忠應該是非常的生氣的,這一次高考加分制度的改革,黃偉忠一直的態度都是不喜。

  但是現在好像是六月天的天,說變就變啊,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時候,竟然會變成這個樣子。

  黃偉忠和李天舒一路談笑風生的走了進來,現在的黃偉忠對李天舒的態度可是要比過去好很多了,李天舒的背景無論怎么樣都是非常的強大的。

  華家的家主華國東都為了這件事情親自找自己談話了,黃偉忠就算是在清高在不識時務,他也應該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了。

  如果他還是一意孤行的話,恐怕他這個所謂的教育部長也應該是當到頭了,華國東的字里行間里面已經明確的表示了一個信號,那就是李天舒的到來是中央的決定。

  這個中央的決定幾個字信息量非常的大,黃偉忠想的就是天,而不是其他的一些人,他認為李天舒應該是高層授意才能夠到這邊來的。

  畢竟李天舒的履歷進入教育部那是綽綽有余的。

  黃偉忠看到眾人都坐下之后,于是清了清嗓子道:“今天召開這一次的會議,我也跟大家說明白了內容了吧?”

  眾人都是點點頭,黃偉忠繼續道;“教育與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面有著極為緊密和深刻的本質聯系,對國家或民族的生存和發展的全局生產著關鍵性影響,這一點我相信大家也都不否認吧?很多國家為了健全教育制度已經做了很多的努力和嘗試,這一點是非常的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們國家的教育制度我相信大家也是有所了解的,難不成就已經健全到了一定的程度了么?顯然跟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是有差距的,我們要為了這個差距而努力……”

  “同志們,咱們的任務非常的艱巨啊,我舉個例子吧……”

  “有關研究報告指出,教育是促進日本經濟發展的強有力的重要因素。戰后日本的經濟以驚人的速度發展為世界所關注,究其原因可歸納為教育的普遍和迅速發展,正是由于經濟實力和增強和社會的進步已從單純依靠人口數量的增加轉移到依靠人口素質的提高,從依靠體力勞動轉向更多地依靠智力的開發和技術的革新,教育在國家和民族生存與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才變得越來越重要。”

  “日本我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曾經侵略過我們的國家,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戰敗國,被打得千瘡百孔的戰敗國,經濟崛起的速度讓我們嘆為觀止。閑話我也不扯多少了,有一點我要說明的就是,我們現在教育制度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這個需要我們大家同心同德的去解決他,為咱們的教育公平創造一個有利的條件……”

  底下的人竊竊私語,黃偉忠剛才的一番話明顯就是要為李天舒造勢了,這個更加的讓人看不懂了,李天舒作為教育部第一副部長,算是直接威脅到黃偉忠的人。

  這個時候黃偉忠為什么會創造條件給李天舒呢?這個顯然是不符合邏輯的,難不成這個中間有什么內幕是他們不知道的事情么?

  眾人都是在想著,蔡明奇作為發展規劃司的司長,他也是有些佩服起李天舒來了。

  原本他擔心的就是要是黃偉忠不支持的話,那么他們的改革之路就是非常的艱難的了,可是現在看來并不需要擔心這些,黃偉忠竟然主動的提出了要改革了。

  這個真的是罕見,他依稀記得當時校車事件,李天舒和黃偉忠之間的爭論是非常的熱鬧的,黃偉忠甚至一度不和李天舒交流,這個蔡明奇也是知道的。

  可是李天舒部長這才幾天的功夫,硬生生的讓黃偉忠主動的提出了要改革,這個能力讓蔡明奇真的是無言以對。

  李天舒呵呵一笑道:“我支持黃部長的意見,改革對于我們來說是一道看似無法逾越的難關,但是對于我們來說更是一次巨大的挑戰。教育制度在我們國家已經歷經了很多的變革,越變只能是越好,這些天我和發展規劃司的蔡明奇司長研究了一下改革的方案,跟黃部長也交流過了……”

  “黃部長非常的支持我們的工作,能夠遇到這樣一個部長是我李天舒的榮幸,我相信也是國家之幸,民族之幸。”

  黃偉忠呵呵一笑道:“天舒同志說的哪里的話,我這個做的事情跟你相比顯得倒是有些微不足道了。這一次的改革是李天舒同志牽頭的,高考加分制度也確實要改一改了,至于怎么改,我想還是要聽一聽各位同志的意見……”

  “部長,高考加分制度的改革牽扯的利益群體實在是太多了,我擔心阻力太大……”

  “部長,我個人認為高考加分制度目前改革真的是有些不合時宜……”

  “我認為高考加分制度是需要改革的,地方上很多的同志已經是把這個當成了一種斂財的工具,一種權力的釋放,這個是非常危險的信號,我們國家選拔人才的途徑以高考為主。如果在這個上面還要出現那么多的貓膩的話,我只能說對于那些寒窗苦讀等著出人頭地的學子們來說太過殘忍了一些……”

  黃偉忠看著這些人,他也知道這些人絕對是不會都同意改革的,教育部的改革歷來內部阻力其實都是非常的大的,即便是有自己坐鎮。

  如果李天舒單獨提出改革的話,恐怕泡湯的幾率就更大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